IT时报 -V5 新闻产业-
5新闻产业
  • ·金融+人工智能是上海的“一体两翼”
  • ·前置仓模式“起势”受生鲜电商欢迎

金融+人工智能是上海的“一体两翼”

  

IT时报记者孙妍
  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一直以来的既定目标,而建成全国人工智能高地是上海近两年制定的新目标,这两者会碰撞出哪些应用与趋势?近日,人工智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专题研讨会召开,就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中心的建设又会给人工智能带来哪些契机等问题展开讨论。
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相互促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乔依德认为,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能促进金融集聚,这也是上海有待解决的一块短板。ATM和银行网点正在减少,2018年底中国ATM比2017年减少6.8%,无人银行、5G银行的出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同时也创造了新的金融业务,比如P2P、数字货币、移动支付和新型跨境支付等;另一方面,科创板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公司的融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金融中心的建设也为人工智能人才提供了发挥场所,可以参考的数据是,纽约非科技行业的科技岗位数量是科技公司的两倍,招聘机器学习岗位最多的三家公司都是金融机构,分别为摩根大通、花旗和高盛,同时也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金融与科技结合的速度越来越快,对监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前,Facebook剑指跨境支付,预计在2020年推出数字货币Libra,两次听证会后,Facebook提醒投资者,Libra可能永远不会面世。乔依德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与马化腾类似,他们认为,数字货币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但关键是监管,因为如今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信用货币,用国家信用在支撑,国家必然要考虑社会影响、系统安全等不确定因素。
大数据中心从便民开始
  证通股份有限公司在探索的便是监管科技,如今发展到3.0阶段,就是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科技手段来完善监管与合规行为,通过预测相关金融行为发现金融欺诈、监管不力等行为。目前,证通公司想做的是“行业外部数据中心”,通过对外部数据源进行加工处理,向监管科技业务场景提供聚合数据源、场景化应用,提供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识别及管理的一站式服务。
  去年,上海成立了大数据中心将全市的公共数据汇集起来,今年开始一网通办的尝试,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浦东新区也建立了大数据中心,践行企业市民服务一张网、城市管理一张网等,通过这些网,可以看到浦东每天要为浦西消耗8000吨垃圾,还能通过水电、外卖的数据来治理群租等。
  值得一提的是,浦东也建立了经济运行一张网,包括P2P、小贷、长三角一体化、科创板在内的100多个场景,比如在招投标中设立保证金管理平台等,不断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城市管理、经济运行的新方法。
AI芯片提升银行风控水平
  在AI芯片这条赛道上,已经有不同的巨头进入,华为推出AI芯片后,阿里巴巴也推出了一款AI芯片——玄铁910,主要面向的领域是5G、人工智能、网络通信、自动驾驶等。如果说巨头进入是AI芯片领域成熟的标志,那么AI芯片的大发展到底能为金融领域带来哪些影响?AI芯片领域已经孕育了一家独角兽公司——寒武纪,其联合创始人罗韬分享了AI芯片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在智能金融领域,人工智能被较多应用在智能风控环节,比如计算机视觉和生物特征的识别,反欺诈识别以及正常用户的还款意愿和能力评估判断等。
  在服务了400多家银行后,云从科技深谙AI赋能银行之道。近年来,国内银行利润创造能力持续走低,提升对风险的精确判断能力是向价值银行转换的核心,不良资产率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对风险的把控不仅包括设置客户门槛,还包括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支撑决策。
  据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温浩介绍,其风控平台体系包括了网贷系统、反欺诈云、智能催收平台和星云数据分析平台。除了风控以外,银行都会考虑ATM备付金要放多少,比如建设银行仅在上海就有2000多个ATM机,准确预测备付金的数量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