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6 时报独家-
6时报独家
  • ·喧闹的炒鞋

信鞋不信邪?月赚10万?没准一单赔一半

喧闹的炒鞋

消失的球鞋文化

  

IT时报见习记者孙鹏飞李玉洋
  当一件物品,被冠以一个动词“炒”后,原先的价值逐渐消弭。随之而来的,金钱和欲望。炒鞋,亦是如此。
  对于球鞋,市面上有两种声音,爱鞋之人执着于每双球鞋背后的价值,认为这是一件“艺术品”,而炒鞋之人,看到的更多是有利可图,一夜暴富。似乎后者,更为喧嚣。
  在诸多新闻中,不乏90后炒鞋实现财富自由一类的报道。如今,炒鞋的金融属性更强,甚至出现“期货”交易,这让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非常感”的虚火。
  鞋市火热。据央广网报道,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个热门款的成交金额已达到4.5亿元,超过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
  这一天,任杰(化名)隐约感受到了一丝不安。“8月的那个周一(19日),早上起来价格比周日翻了一倍,但上去快,下来也快。”他觉得可能庄家在操盘,没有出手。在庆幸于自己没有被套的同时,任杰也为追高的韭菜捏了把汗。半年前,他入手的20双AJ黑粉鞋,最后以一半的价格卖出。
  从2003年初中起,任杰便开始关注球鞋,2016年他加入了炒鞋,他发现,炒鞋作为副业赚得比主业多,今年6月份,他赚了10几万元。但与此同时,他明显感觉,自己对球鞋的喜爱不再。“可能现在球鞋的理财属性增加了,没这么纯粹了。”
  另一边,冯坎还留守在爱鞋人的阵地,只买不卖。从2014年起至今,他囤了几百双鞋,自嘲是“蜈蚣”。他还有另一重身份,虎扑的小网红,网名“安静地下雪”。2017年1月,他因一组球鞋婚纱照登上虎扑装备首页。照片中,一对新人坐在一个由球鞋围拢的圆圈中,俩人各执一只鞋,笑意盈盈。这是他人生中的两大所爱。
  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小众的sneaker(鞋文化爱好者)文化开始燎原,一切都变了。疯狂涌入的黄牛、真假难辨的产品和交易形式的变化,令那份单纯的爱,不复从前。
大妈入场,一张排队票卖2000
  黄牛有着灵敏的嗅觉。如果回顾这一波炒鞋潮,一切似有预兆。
  2016年2月21日中午,冯坎离开了李宁淮海路店。他是失望的。为了买到那双透着彩虹反光颜色、售价1499元的韦德之道4全明星鞋,他提前一天来到上海,一大早便来现场排队。现场队伍中,有从各地赶来,通宵等候的消费者,也有不时插队的人。
  令他没想到的是,上海的8双鞋子,竟被一个淘宝店卖家全包。在虎扑上,这个消费者被称为“8双哥”。次日,这双鞋在淘宝上的售价高达19999元。不过目前这双鞋在电商平台上还未被流通。
  愤怒过后,冯坎不再从线下排队抢鞋,虽然在线上,他还需要和黄牛的外挂竞争。
  任杰则会去线下排队摇号。他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他发现,从2017年起,不时有大伯大妈的身影出现在排队队伍中。而从今年5月起,排队现场光跑腿的大伯大妈就有几十人。
  大多数大伯大妈并非sneaker圈中人,但他们的大肆涌入,带来的是中签率大幅降低。任杰怀念着从前,“只要排队就好,中签率在一半左右。”即便在2014年众人疯抢一双藤原浩AJ1之时,不过是线下800人抽10双。
  但如今,要抽到一双鞋,还得过了线上一关。“8月底开售的红丝绸(Air Jordan 1 Retro High Satin Black Toe),一家店参与人数至少上万,从线上先选出200个号,再抽五六十双。”如果按照任杰给出的数据,抢到这双鞋子的最大概率只有0.6%,不过,任杰还是会选择去碰碰运气,他期待那种类似中彩票的兴奋感。
  人海战术不止在线上,黄牛也在争夺着线下摇号的资格。任杰透露,他曾在喵街上抽中一款鞋的线下摇号资格,那款鞋子的发行量并不小。在杭州武林银泰排队之时,他遇到有黄牛愿意出价2000元,用来购买他的线下排队资格券。
  距离获得那双Nike倒钩鞋,他有九分之七的概率,当天门店将在900号中抽出700多人。
  任杰在纠结。从博弈的角度上看,千元入手万元卖出的概率是77.8%,而稳赚两千的概率是100%。任杰最终拒绝了黄牛。只是这份幸运,最终没有降临在他身上。
  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尽管黄牛一直都在,但随着更多炒鞋人的涌入,鞋市迎来爆发期。最明显的感知,便是鞋子的溢价越来越高。“现在鞋子两三个月的涨幅,可能在之前要好几年才能达到。”任杰说。
  今年6月11日,任杰从网上以两三千元买入一双耐克与Sacai的联名鞋,一周后价格便翻了1倍。时间恰逢电商的6.18。就任杰观察,最近几年,在6.18前后,鞋子的价格会起来,原因莫过于平台的活动,带热了普通人的购鞋欲望。
  和大多数炒鞋人一样,任杰会着重抢41、42码的男鞋和36.5、37.5码的女鞋。这是大众鞋码,往往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以一双Nike和Sacai的联名款为例,男码中41、42码比最低价高出1400左右。要知道,这双鞋的线下价格,也就一千多元。
  不过,并不是每一次炒鞋,他都能赚钱。
  今年三四月份,任杰以2500元左右的均价屯了20双AJ黑粉鞋。但这双鞋价格经过短暂上涨后持续走低。1300元左右的时候,任杰选择出货,一双鞋子损失近一半,这一单他赔了2.4万元。他将此归因为过年后大家的购物欲望下降。
  欲望下降的另一重原因,或许是假鞋、高仿鞋丛生,真假难辨,消费者望而却步。避免购买假鞋,一直是sneaker文化圈每天在议论的话题。
  95后sneaker林风(化名)从虎扑上学到,鉴别假鞋需要看的是鞋舌。“鞋舌上的字母和数字都有讲究的,仿制鞋厂商不可能花很多心思放在这些细节上。”他告诉《IT时报》记者。
  但即便是虎扑小网红,熟知一些鉴别技巧,冯坎还是有失手的时候。他在淘宝上看中一双鞋子,认为价格在合理区间,便入手了。这双鞋子外观和正品没有太多差别,直到上脚,他发现鞋垫有些异样,他退了货。
  炒鞋人任杰的鉴鞋方法,是闻气味。
  他认为高仿
  鞋用的
  胶
  和正品不一样。他熟悉正品鞋的味道,而非劣质胶水的刺鼻味。但无论经验如何丰富,玩鞋之人不得不承认,鉴鞋本就是一项主观行为。对于还原度很高的高仿鞋,他们还是很难看出来。
  鉴鞋师,成为他们的心灵港湾。这是一份站在金矿上的工作。据《IT时报》记者了解,在平台上鉴定一双鞋子花费5元,快则10秒可以出结果。如果按照一位鉴鞋师日看1000双鞋算,年入百万不成问题。
  但有时候鉴鞋师的报告带来的,还有疑惑。在贴吧中有不少网友反映,不同的鉴鞋师对于同一双鞋子有着不同的鉴定结果。究竟该信谁,他们并不清楚。
  另一重的忧虑,来源于这份职业可能带来的利益关联。冯坎注意到,很多鉴鞋师都是签约购鞋App方,他们能否做到客观公正,不得而知。而任杰的担忧,则落在卖鞋方,可能会买通鉴鞋师,导致假鞋以正品的身份流通到市场中。
  利益相关,鉴鞋结果能否准确,是一个谜。
球鞋变期货
  风口之下,玩鞋人开始深思,鞋子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冯坎认为,一双球鞋是一件艺术品,代表着一段承载着青春的记忆。“当你喜欢的球星,穿着这双鞋子在比赛中拿到高分,这是鞋子背后的纪念意义。”
  玩鞋人顾欣则表示,鞋子背后,是每个人的价值主张和身份标签认同。在潮鞋圈子里,喜欢Air Jordan的人大多了解篮球与NBA,追崇美国篮球文化;而喜欢Yeezy的人则可能崇尚说唱文化,了解侃爷与说唱圈,嘻哈是他们的风格和标签。“不是每一个朋友都有机会见到你的泳池别墅和迈凯伦,但他们低头就能够注意到你的Yeezy。”他补充道。
  但在任杰看来,鞋子俨然成了一款理财产品。
  是的,当鞋子的定义被改变后,鞋子的金融属性逐渐凸显。甚至炒鞋从某种程度上已经类似于炒股。买卖报价被列在一列,K线在红绿间切换。有些平台甚至出现耐克指数、阿迪达斯指数、AJ指数。
  以一双OFF-WHITE和耐克的联名看Waffle Racer为例,在斗牛App上,最低售价为3459元,最高售价则飙涨至
  16789元。讽刺的是,最高求购价仅9
  元。
  有价无市,供需两端情况似乎无
  法匹配现实中的火热。记者从多位采
  访对象处了解到,部分炒鞋App存在
  一定程度的交易刷量。但究竟有多少
  量是机器交易?C端的用户并不知晓。
  令鞋子脱实向虚的,则是App平台的存储仓服务。一个月花费仅10元。如果租用平台的存储仓,用户还能享受交易费用的优惠。以一双标价1559元的AJ3 Tinker黑水泥为例,租用平台存储仓减免77.95元的技术服务费。这反映出平台鼓励用户租用存储仓。
  但在买卖交易过程中,用户看不到鞋子实物。平台究竟有多少双鞋,多少笔交易真实有效,留下疑云。
  目前鞋子的交易,还具有期货性质。多位采访对象告诉《IT时报》记者,部分鞋子还没开售,用户就可以在平台上实现买卖交易,堪称官方未开,平台先行。“千万别买这类鞋子,如果市场上发售的量少了,商家可能以各种理由不发货。但如果价格跌了,店家也不会补差价。”在冯坎看来,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当鞋子成为一种不可见的金融产品,令sneaker对于未来多了一份迷茫。任杰承认,随着黄牛、炒鞋人的进入,疯狂的鞋市,对sneaker老玩家来说是一种伤害。
  看到好多鞋子被贩子拿走时,冯坎内心会有一种失落。他认为,鞋子应该用来珍藏,留给爱鞋之人。他会为一双爱鞋定制一个鞋盒,想要留下每个赛场的记忆。
  当一幅画被悬挂在博物馆,被大量制作成印刷品,在德国哲学家沃尔特·本雅明看来,它的灵韵消失了。灵韵,指的是艺术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独特性,一种由历史感、距离感带来的沉思。
  当炒鞋潮到来之际,球鞋的灵韵,早已瓦解。
冯坎的结婚照也离不开爱鞋们图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