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4 特刊-
4特刊
  • ·第1幕

第1幕

“三日战役”夜未眠

《无问零一》

  

主题曲《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听清
  熬夜开发的人三日不眠不休的叹息
  夜空中最亮的星
  是否在意
  是等随申码亮起
  还是意外先来临
  我宁愿所有痛苦
  都留在心里也不愿忘记你的眼睛给我不破不立的勇气越过数据孤岛去拥抱你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照亮我前行“
  如果提前了解
  了你们要面对
  的人生,不知道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电影《无问西东》的开篇,画外音幽幽念完这句台词后,镜头转向一排躺在保温箱里的早产儿。在巨大的“黑天鹅”面前,世人也像初生婴儿般弱小、无助。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同样是“黑天鹅”,重构了世界经济。
  数字化成为抵御风险、抗击疫情的有效方式,这推动更多城市、更多企业意识到数字化的魅力,一股更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来袭。
  在上海,疫情发生后及时推出“随申码”,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抓手,在这背后,“一网通办”开花结果。联合国将上海“一网通办”经验作为经典案例,写入了《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
  城市数字化不是数字零和一的变化、组合,更是落地于随申码、“一网通办”这样的实事上。
  但行前路,《无问零一》!
  2020年2月8日,元宵节。这天子夜一点,星环科技资深工程师李光跃的电话突兀地响起,电话来自公司研发总监刘汪根。收到通知的不只李光跃一位工程师,他们来不及发出惊讶,就在黎明时分被召集到一个临时开辟出来的办公区。公司领导已经来到现场,等待所有人的将是一场迎接“随申码”上线的“三日战役”。
  彼时正值疫情高发期,面对加长版春假,最初的兴奋过后,剩下的便是不知何时才能返工的迷茫。
  “当时上海的病例数量还在上升,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顶,不清楚未来还有多少人会返回上海。大家非常焦急,希望尽快有一个手段能够标识出高风险人群,在进入各场所之前切断传染源。”星环科技CEO孙元浩后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道。
  如何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管齐下?上海想到通过大数据和AI的科技手段来判断病毒的传播路径,这才有了随申码的诞生。
  绿色放行,黄色观察,红色隔离,根据每个人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区域进行标识,随申码的工作原理简单且高效。研发、测试、多方联调,支撑每秒至少10万+的并发查询,这些都要在72小时内完成。终于,经过工程师连续两个通宵的不眠不休,随申码终于如期完成了灰度上线。2月17日,“随申码”在“随申办”客户端、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同步推出。
  亮出随申码逐渐成为上海市民的习惯性动作。到2020年9月中旬,随申码累计使用12亿多次,累计用码人数3400万多人。而在前些天由《民生周刊》杂志社、复旦发展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上海随申码位列其中。
第2幕
“一网通办”开花结果惠民生
  随申码诞生于非常时期,是为了及时了解和判定市民的实时出行状态,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而且,随申码从未停止自己的进化步伐,从最初赋予的健康出行、防控管理功能,到现在的医保就医、交通出行、文体旅游等多个线下场景,发展成为真正的“随身码”,深度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0年6月上线的“随申码·医疗”(医保电子凭证)服务就是一次典型的升级改造。疫情放大了排队烦、耗时长、缴费难等就医“老大难”,忘带医保卡也是令患者头疼的问题,经过上海市医疗付费“一件事”改革试点后,只要有手机就不愁看病开药。两个月前,市民小雍就在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尝到了这份甜头,“肠胃不舒服,走到医院门口才发现身份证包括医保卡都没带,听说现在推广电子医保卡,可以用随申码进行挂号、看病,到医院来试了一下还真的可以,随申码的功能还挺强大的。”
  通过随申码的医保无接触支付,患者不仅无需携带任何证件,还能大大缩短候诊时间,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疫情之下,上海市卫健委开始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一码统管”在医疗服务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
  小小的三色随申码,背后其实是对一个千万级人口城市的精确管理。随申码内融合了通信运营商、航空、铁路、卫健、公安等社会数据,这么多个人信息保存在哪里?又要如何保障数据安全?于是,幕后推手“一网通办”逐渐浮出水面。随申码的设计架构依托”一网通办“,运行于上海市电子政务云,数据分布在自主可控的云平台,安全体系比较强,数据安全更有保障。
  “一网通办”是上海自2018年起全力推进的一项政务服务,旨在将面向企业和群众的所有线上线下服务事项逐步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如果用最简单的形容词来概括“一网通办”的使用体验,那一定是“真香”。2020年4月,长宁区开始试点线上居住登记、居住证办理即审即批便民措施,外地来沪人员童先生仅花3分钟,就在长宁虹桥街道党群之家的“一网通办”服务终端机上拿到了现场制作的居住证。放在以前,申办人还需前往窗口提交纸质材料,可能得多等一个月才能顺利领证。曾在“一网通办”系统上办理落户的留学生也忍不住感叹,户口从申报到办结不足2个月,感觉就像“坐着火箭办落户”。让群众从“一次一次找部门”转向“只跑一次找政府”,从而助推政府角色转变,这是“一网通办”给政务服务带来的又一大变化。
  而且,“一网通办”触角不断蔓延,目前“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综合类自助终端已经覆盖全市16个区,涵盖全市所有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部分为老服务中心、商业中心、园区及医院等,市民家门口就有“最强大脑”,线下办事实现“就近办、自助办、随时办”。第3幕
打通智慧城市“毛细血管”
  推动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一网通办”改革,从此将“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用一个随申办App就能办完所有事,带来的不仅是一点点方便,更大的意义在于打通了智慧城市的“毛细血管”,使其为“大脑”供血。
  2020年11月18日,上海斩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城市。此前,上海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到2022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
  城市会“思考”有什么用?华泰证券描绘了以下几个“城市大脑”的作用:在交通治理方面,可在云端对车流、事故、天气等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给出云端智能调度建议,让每辆车选择最合适的道路以提高交通效率;在能源供给方面,可以帮助城市更好地调度和利用能源,比如电能调配、交通灯智能开关以及在电动车普及之后的充电桩规划;在社会治安方面,可以实时了解不同社区、不同商圈的人流量,帮助政府更好地规划公共服务,甚至可以据此调度治安资源,比如监测到某地因为重大活动人流量密集,就可以加派治安力量。
  让上海这样一座特大型城市学会“思考”,需要怎样的“大脑”?负责上海“城市大脑”顶层设计的上海仪电智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云赛智联CTO陈正伟在某次论坛上表示,2018年至今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已迈入第三阶段,“城市大脑”的提出便是聚焦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张大网,最终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整座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引擎,引擎转动的前提是数据的开放共享,2019年上海开放了3600多项公共数据。“智慧城市最近三年内的主要任务就是夯实数据层,因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涉及许多跨委办的应用,理清了各委办之间的关系,数据和算法才能赋能于人工智能,让场景成为有源之水,从而发挥政策的作用。”陈正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