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6 电视先锋-
V16 电视先锋 下载阅读 上一版 |
16电视先锋
  • ·在餐桌外

《舌尖3》的格局

在餐桌外

从美食诱惑到匠人精神

  

美食+美器+“美”人阔别4年,国民下饭神器《舌尖上的中国》(简称《舌尖3》)终于又出第三季啦。自大年初四晚《舌尖3》登陆央视频道后,收视率与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无愧于2亿元的巨额赞助。尽管延续了前两季的关注度,本季却一反过去令人垂涎欲滴的镜头语言,跨越到美食背后的器皿文化和养生哲学。然而当美食节目上升至学术境界,群众的吐槽便开始按捺不住了:食物居然沦为了配角,不如改名叫《舌尖上的养生堂》……然而,即使遭受了从美食地图沦为厨具带货王等非议,《舌尖3》依然致力于打开餐桌以外的格局,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更多因食物而生的纽带。
IT时报见习记者■李蕴坤
  前两季《舌尖上的中国》铺陈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味,加上饮食习惯、制作工艺的解析,让多少观众失陷在对着美食珍馐画饼充饥的冰火两重天里,连古法榨出的一滴油都能令人食指大动。总导演陈晓卿说:“我需要在这个片子里,看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
  出身于摄影专业的陈晓卿拥有十余年的央视纪录片拍摄经验,在他创作下的《舌尖1》叙事轻松明快,画面精巧细腻。执行总导演任长箴也曾以自由人的身份在央视纪录片栏目《人物》工作了6年。为了展现中国长久以来的饮食流变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他们从大量的中国地理杂志中汲取灵感,不断地分拣、撕书、按地域入册,经手的资料堆起来甚至有三人高。在《舌尖2》中,陈晓卿还规定分集导演乘坐公交工具做调研,方便与当地人交流,亲自品尝每一道菜。因为这些兢兢业业的考究,最终呈现的纪录片不仅成为许多人隔着屏幕的压饭榔头,也带给我们身为华夏儿女的感动。
  第三季的总导演是央视从事《东方时空·生活空间》与《中国人在非洲》等纪录片栏目的刘鸿彦,她带领的创作团队变得更加年轻且国际化,有来自荷兰的摄影师和剪辑师,接近200人的规模。制作团队的新血液同样开启了《舌尖》系列的新视角,第三季开播后率先走红的竟然不是新奇的中华料理,而是第一集《器具》中的章丘铁锅,由83岁高龄的打锅手艺人王立芳引出传统铁锅这个日渐式微的行业,告诉观众一口铁锅如何经过3.6万次的锤炼,方可成就厨师的一手爆炒技能。例如鲁菜经典的煎转黄花鱼,厨师在烹饪时常常需要将食材大力翻转,有时一次性翻转180度,好的工具给予了厨师舒适的手感,且铁锅内部深的构造更适合煎转,能够保证食物整齐不乱、汁水不洒。刘鸿彦相信器具是美食产生的基础,无论铁锅还是菜刀,都与中国独有的烹调术息息相关,传递出用心打磨的匠人精神。
食物、人物、文化 一个都不能少
  比起前两季中毫不吝啬的美食制作过程,第三季的画面似乎不那么“解馋”了,有时甚至被打太极的老爷爷抢了风头。这或许是因为以往《舌尖》聚焦于味道,现在则根植于文化。《食养》一集中,就以一席世界万物相互联系,人体是宇宙中一个微观世界的思考牵引出药食同源的中华食养文化,讲述了中国人如何通过药膳调理身心、固本培元,并通过一个个温馨的小故事,渗透出食养生活下的互助、友爱的人文情怀。
  比如西方留学生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就是为了学习中医,探讨中国人怎样从寻常食物中挖掘出养生奥妙。广东天气湿热,容易上火,因而煲汤文化盛行,可年轻人鲜有时间为自己煲汤,于是广东女孩郑雅甄就开始根据现代人的习惯,每天研究美容养颜、康健去疾的煲汤方法。看到她和父母一起围着汤锅打转,再把悉心熬制的成果用单反拍下,发布到自媒体上与大众分享,有时还在网上接单去写字楼里送汤,暖心的同时,也让人见识了一番美食网红是怎样炼成的。
  文化的内涵还融合在家庭的孝道精神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的王泽平将论文的研究方向定在食养,是因为母亲刚做完化疗,身体仍感到不适。于是儿子一边和母亲视频通话,时时了解她的身体状况,一边亲自调制药膳为母亲滋补。这正像《舌尖3》里的金句所说的——“爱是最好的调味品”。
  陈晓卿曾表示,拍摄《舌尖上的中国》就是想要以吃的角度反映现代中国人生活发生的变化,这与第三季形散而神不散的人物故事恰恰有异曲同工之妙。呼吁手工打锅的技艺重回民间,鼓励养生习惯在人们心中复苏,因此刘鸿彦才强调:“食物、人物与文化,一个都不能少”。《舌尖上的中国1、2、3》收视路径:天翼视讯—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