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新闻产业-
3新闻产业
  • ·无线充电、人脸识别等产业化提速
  • ·国际漫游需求相对饱和
  • ·中银基金:养老目标基金启航公募基金助力个人养老大有可为

新技术带来新风向 《IT时报》记者带你逛信博会

无线充电、人脸识别等产业化提速

  

IT时报记者章蔚玮摄影报道
3月14日,第十五届上海国际信息化博览会(以下简称信博会)开幕,本届信博会共吸引来自全球的400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无人驾驶、人机智能交互、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多项前沿技术亮相,其中不少将与人们的未来生活产生紧密联系。来,跟着《IT时报》记者去看看哪些未来已经到来。
国产手机人脸识别技术将全面升级
  “下半年,会有一批应用升级版人脸识别技术的国产手机问世,预计小米和华为会是最早一批。”2017年,本报曾报道一批装载人脸识别功能的国产手机不具备活体检验技术,仅通过双摄提高摄入像素及景深,这种所谓的“人脸识别”在手机安全运行上存在漏洞。今年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善,据此次参展芯片厂商透露,一批主流的国产手机品牌已开始将“结构光”三维成像技术应用于新款机型,最快将在今年下半年面市,届时国产手机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将有显著提高。
  在此次展会上亮相的“结构光”三维成像方案,最早应用于苹果公司去年发布的iPhone X人脸识别功能,即通过光点阵的变化来计算人脸深度。“iPhoneX投射在人脸部的点阵由300000个光点组成,通过计算光点列阵变形的数据来反推脸部深度的信息,可有效降低人脸识别的误判率,是目前行业内公认的最高技术水准。”据来自光传感器制造商ams(奥地利微电子)的研发人士介绍,目前,行业内依赖结构光识别人脸的算法已经有了更多衍生版,其中不少算法难度降低,成本降低的“普惠版”目前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主流。不少国产手机也在加紧跟进,包括去年推出人脸识别功能的OPPO、华为等手机厂商已经在企业内部组成了相关技术的研发团队,同时团队规模在不断扩大。
  与该“结构光”三维成像方案相关的产业链在最近一年内异常活跃,“结构光”元件制造企业竞争十分激烈,据上述工程研发人士透露,目前除了拥有独立实验团队的国产手机厂商外,大部分手机厂商还是依靠供应链提供解决方案,掌握核心技术的头部制造商扩张速度尤其快,包括为iPhone X提供元件的制造商一度被担心产能不足,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批安卓手机厂商的订单依然悬而未决,有业内人士透露,“生产厂家都在加紧扩产,工人规模以几百人为单位递增。”
  不过,上述研发人士看来人脸识别技术要真正走向成熟,国产手机厂商依然面临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能,甚至专利限制等多重考验。
无线充电全面普及最快三年
  尽管行业内对无线充电所引发的隐患质疑不断,但在今年的信博会上,无线充电依然是热门的参展项目之一,与无线充电相关的新技术层出不穷。现场参展商看来,随着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的兴起,无线充电技术取代插入式充电将成为主流趋势,在未来三年,无线充电有望全面普及。
  除了已经问市的手机、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技术外,无线充电的行业应用也正在悄然快速推进。比如,在24小时的无人车间内,载台车可实现一边运动一边充电,在运动轨道下方铺设的无线充电系统,确保了车间24小时运作。“可预见的是,消费性电子产品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价格战,而手中掌握技术的企业已经开始向产业链上不同领域突破。”据电子元器件厂家TDK的工程师张贵渊介绍,50W、200W、1000W的大功率无线充电已经实现,在TDK的工厂内就已经将类似大功率无线充电应用于无人载台车上,实现不间断充电,未来同样的场景可应用于无人物流以及全自动机械臂生产车间等。
  目前国内开始应用无线充电的领域是农业,在一些水培农业项目中已经开始应用无线充电技术,解决传统电池、电线怕潮、怕水的难题。“无线充电要普及目前面临的难题一是成本高,一个是行业标准未出台。”在来自BOSH(博世)的无线充电工程师看来,无论是消费市场,还是行业领域,无线充电都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无线充电的行业标准尚未完全落实,一旦标准落地行业有望迎来一轮大发展。”
  在这次展会上,博世推出了40平方毫米的微小充电线圈,主要用于耳机、助听器、智能手环等小型智能硬件的无线充电。在上述人士看来,“无线充电的体积越小,未来的优势就会更明显,但小体积会面临干扰、静电、噪音等难题,磁场的技术处理难度上升。因此在这一领域,BOSH先行一步,试图在未来竞争中寻找自身的差异点。”
无人驾驶汽车通信传输速度年底提升
  从展会上,《IT时报》记者还获悉无人驾驶汽车的通信传输技术将在今年年内实现一次飞跃。
  据生产汽车芯片的厂商瑞萨电子应用技术中心汽车电子部副部长赵坤透露,以太网/TSN的大数据传输协议标准将在今年年内出台。就此,将解决无人车大数据量传输的通信基础,推进人机互动传输的进程。
  据了解,以太网/AVB传输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进入了车载应用,但仅限于汽车娱乐系统的传输。无法全面进入汽车控制系统的原因是,工业以太网成本高,延时速度过长,不适合应用于汽车驾驶体系,“你不能一打火等个几秒钟再连上网,然后启动。”
  但相较传统网络传输方法,以太网承载数据量大,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目前,以太网/TSN协议芯片的研究主力企业主要在国外,同时,国外一批车厂已经开始规划,开发与以太网相关的应用,随着行业标准的落地,预计在3-5年内,依靠以太网传输控制车载体系的汽车会陆续面市。目前在宝马的高端车型上,已经开始通过以太网实现人对车的控制。“影响以太网普及的障碍在于成本高,短时间内很难降低。”据赵坤透露,目前他们在与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汽车研发团队接洽,国内互联网汽车有望率先使用上依靠以太网传输的最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