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新闻消费-
3新闻消费
  • ·谁在阻挡用户享受提速降费红利?
  • ·一个高端人才“试错成本”几千万

一个高端人才“试错成本”几千万

  

上接第1版“以CPU为代表的高端处理器芯片的研发周期比较长,也十分具有挑战性,而且国外的垄断巨头如ARM、Intel等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专利壁垒和生态壁垒,这也使得国内很少有人愿意投资这一领域。”提供高端处理器芯片IP的供应商、华夏芯通用处理器有限公司CEO李科奕坦承,正是因为发展成熟的IP 需要相当大的投入,长期的迭代开发和用户生态培养,导致了以前国内对IP不够重视的局面。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需要积淀的行业,可能要花费3到5年的时间去研究一项技术,量产还可能遭遇诸多问题。“前期研发投入过大,所以企业才会整体收购(量产稳定的企业)。”指纹芯片厂商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扬渊表示,对于企业而言,技术研发并不意味成功了一半,量产才是开始,因为很多隐性问题不容易识别,短时间内就能烧掉几百万元的成本,“无法预判工业进程,一旦技术出现差错,大笔钱瞬间灰飞烟灭,在这一阶段倒闭的企业不胜枚举。”
  李扬渊强调,高薪技术人才就是在不断打水漂的资金投入中锻炼出来,“优秀的模拟设计工程师,要用光罩费“喂”出来,人均几千万元。同样的钱可以养一个数字设计的20人团队。数字架构师的成本还在模拟设计工程师之上。”
巨头谋篇布局
  中兴危机爆发后,互联网巨头中反应最快的是阿里巴巴,它不仅宣称阿里巴巴达摩院正在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还宣布收购中国大陆唯一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在此之前,2016年11月,阿里便和腾讯以2300万美元领投了可编程芯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的C轮融资,还投资了独角兽寒武纪、深鉴科技、耐能、翱捷科技等诸多芯片公司。
  相比腾讯有限的投资以及百度的芯片合作模式,多年来的深耕使得阿里在国内互联网巨头的芯片布局中,占据领先地位。“阿里收购中天微,是他们业务需要,但也表现出互联网企业对集成电路的重视。互联网公司庞大的资金池,对这个产业来说,是利好,况且还有终端应用的优势。”李寿鹏表示。“目前国内传统应用领域的高端处理器芯片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我们的策略是采用业界领先的创新架构,并且选择智能驾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还没有形成垄断的新兴领域作为市场切入点。”不少团队基于与李科奕一样产业判断,选择投身AI芯片。
  但是国产AI芯片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迭代的机会。魏少军多次表示,中国可以设计出好的芯片,但是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给不了国产芯片迭代的机会,国外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可以选择,终端厂商选择时习惯性忽视国产品牌。
  以国产手机CPU芯片为例,虽然小米有自研芯片澎湃S1,但第一代推出市场后,仅有一款机型支持,就连小米自己的其他中高端与低端产品也分别被高通与联发科分食。
  成都方程式和杭州晟元公司在推出初代指纹处理器前后一直亏损,创始人付出了10年以上的坚持才有所突破。
  为此,顾文军提醒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规律并不一样,半导体行业需要踏踏实实地做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会因为资本拥入一蹴而就达到一个很高水平,他希望互联网公司不要盲目跟风,能够做到持续跟进,给予国产AI芯片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