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7 乐活电信-
7乐活电信
  • ·用5G、物联网打造一场“科技实验秀”

用5G、物联网打造一场“科技实验秀”

上海电信在浦东新区快速复刻“美丽家园”“美丽乡村”

上海电信短短半年间便已在全市建成或正在建设数百个智慧美丽家园

  

IT时报记者郝俊慧
  “魔都”上海最魔幻的地方是哪里?答案一定是浦东。这里既有高楼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陆家嘴,也有童趣十足的梦幻迪士尼,既有波光浩渺的临港滴水湖,也有小桥流水、鲜花甜果、静谧美好的乡村……28年间,改革的“魔力”让这片1201平方公里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另一个魔法棒则是科技。
  如果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世博园用4G、3D、VR等技术向全世界展示的梦想已照进现实,那么不久前同样在浦东举行的2018世界移动大会上海站(MWCS)上展示的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技术,则希望让人类遇见下一个美好未来。
  当然,浦东不仅仅是这些新科技的展示区,现代与传统的交织、城市与乡村的并存,让它更成为新技术的首选实验区。据《IT时报》记者了解,中国电信即将在浦东张江建设5G试验区,而随着电信NB-IoT(窄带物联网)投入商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已进入落地应用阶段。
四十五天打造一个“美丽家园”
  今年的上海似乎没有春天、没有梅雨季,一步便跨入酷夏,6月26日,上海发布了橙色高温预警,但陈芬(化名)却可以舒服地呆在有空调的保安室里,自从安装了智慧道闸,汽车进出都可以通过车牌识别系统自动管理车牌,需要收费时系统会自动提醒,不需要她每次都要出去。突然,电脑显示屏上跳出一个警示框,陈芬站起身出门左拐,“请”走附近一辆停在禁停区的车后,又回到了凉爽的房间。以往,这个地方总是被偷偷停车,她要时不时出去看一看,现在通过地面上的地磁感应器,一旦有人违停,她马上就能知道。
  位于浦东新区康桥镇的周康新苑,今年4月建成了康桥镇第一个智慧“美丽家园”,通过中国电信提供的NB-IoT网络和物联网设备,小区的管理变得“聪明”起来。在上海电信浦东周康分局的“美丽家园数据汇聚平台”上,记者看到整个周康新苑已经部署了400多个传感器,分别监控10种场景,除了前文提到的地磁停车和车辆识别之外,小区门口的人脸识别监控,可以第一时间将进入小区的“特殊人士”甄别并上报;楼道里安装的智能烟感器能够实时将烟雾数据传送回平台;水质监测器随时将水质情况上报,便于物业及时清理水箱;可以识别人脸的智能门禁,让夜归人变得更安全;智能井盖只要被抬起15度,相关管理人员手机上马上便能收到报警……
  这些功能是否看起来十分眼熟?是的,这些场景几乎“复刻”了今年1月建成的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小区——上海市虹口区中虹花园,“因为中国电信的NB-IoT网络是一个无缝覆盖的全网,加上目前已经实现标准化的数十个物联网产品,所以一旦有成熟项目试点成功,推进速度非常快。”负责周康新苑项目实施的上海电信浦东周康分局局长胡伟康告诉记者,每个应用场景从确定方案到安装开通,只需2-3个工作日,加上在当地服务多年的本地化团队,复制一个“美丽家园”,最多需要45天。《IT时报》记者从上海电信获得的数据显示,仅仅半年间,整个上海区域内便在数百个小区里完成或正在完成“美丽家园3.0”改造,“美丽家园3.0”是2018年上海电信对申城小区智能化改造的计划。
保护岸清水绿的“水上浦东”
  不过,在周康分局的物联网数据平台上,记者看到了中虹花园没有的一个视频场景:两条静静的小河。“这是周康区域两条小河浜的监控视频,”据胡伟康介绍,随着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落实,浦东每条河都有了自己的“河长”,如果“河长”每天要巡防所辖河流,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但通过高清摄像头,“河长”随时都可以看到河面实时情况。
  胡伟康在隶属于浦东新区的周浦镇和康桥镇深耕多年,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严格算一下,这边的河道加起来很可能比陆路还要长。”
  河道纵横,正是浦东新区独有的特质,根据“浦东发布”,浦东新区濒江临海,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11.28%,共有河湖16795条段,按照“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恢复生态、长效管理”的治水思路,去年以来,这些水系正逐渐变得面洁、水绿。此前上海电信已通过水文传感器对浦东一些河浜水质进行监控,氨氮含量等几个黑臭指标一目了然。如今加上智能视频监控,除了可实时查看外,一旦出现异样画面,如有人落水、偷倒建筑垃圾等,都可以被智能识别并主动报警。通过科技,岸清水绿、白鹭归来的美景,将不会是“昙花一现”。
  “不同场景的终端,通过不同的网络收集数据后,在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上进行综合分析,这种融合的优势,正是电信运营商所特有的。”上海电信浦东局技术总监肖晴告诉记者,由于拥有4G网络和NB-IoT两张覆盖全国的网络,因此城市建设中,无论是高带宽的视频需求,还是低时延低功耗的物-物通话需求,电信都可以满足,同时,上海电信推出的“美丽家园数据汇聚平台”,可以对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并通过人工智能提前对危机进行预测,而且所有的数据接口都对政府开放,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政府条线的管理要求,将数据传至上一级平台。
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科技对城市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更可感知的是人。
  5月8日,家住周浦镇北庄村74岁的周奶奶拿到了“新式武器”——一台智慧腕表,有了这台腕表,老人家就可以经常出门走走,家人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随时获知老人的位置,在整个浦东新区,像周奶奶这样符合条件拿到智慧腕表的老人有3000名。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最快的城市之一,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和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而高科技是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式。“通过这个腕表,子女不仅可以实时看到老人的位置,同时也可以为有需要的老人设定电子围栏,一旦不在常规活动范围内,系统马上自动向其子女发送告警信息。”负责项目实施的上海电信浦东三林分局局长张红告诉记者,电信运营商作为养老服务的综合集成商,利用物联网,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输至区养老服务中心平台,同时为老人设置了一键呼叫的服务,紧急情况下,老人可以直接向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新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让很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除了腕表这样的智能穿戴产品,上海电信还推出了物联网版的“居家养老四件套”:烟感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天然气探测器和一键求助,通过对家中消防检测和老人活力状态监测,为老人编织一张严密的保护网,提防各种紧急事件突发,从而把老人自己的家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延伸阅读
物联网的未来:5G将“一统江湖”
  在刚刚结束的2018MWCS,中国电信作为第一个向全球发布《5G技术白皮书》的电信运营商,宣布了自己的5G演进路线和时间规划,到2020年,将实现5G试商用,到2022年,随着多网融合技术和产业成熟后,整个5G核心网将考虑支持多种接入,发挥多网融合的优势。也就是说,无论是5G、4G,还是Wi-Fi、NB-IoT等不同网络,最终都将融入5G。
  在国际标准组织3GPP规划的5G三大场景——eMBB(移动宽带增强)、mMTC(大规模物联网或海量机器通信)、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中,肖晴对mMTC最为关注,因为它可以满足更多万物互联的需求。
  通过传感器抓取数据并非今时才有,但通过网络实时上传,形成“云-管-端”的智能网络,却在最近几年才逐渐形成规模化。早先不少服务商采用Lora技术,但Lora只能在一定区域内组网,举个例子,如果家里老人使用了基于Lora的防丢可穿戴设备,那么他不能出小区,在没有Lora网络的地方,信息等于“无源之水”。
  此外,Lora使用的是1GHZ以下的非授权频段,这让它一直处于不确定的“政策阴影”之下。2017年底,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下称“无管局”)出台了《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其中对民用计量仪表使用的470~ 510MHz频段,增加了“限单频点使用,不能用于组网应用”的要求,而这个频段恰恰是Lora服务商正广泛使用的频段,智能抄表也是目前常见的物联网应用。
  尽管此后无管局在对Lora厂商的回复中不再强调这一要求,但也明确表示,需“在对同一频段内依法已经开展或将来开展的无线电业务不会产生有害干扰的前提下”进行,一旦“产生有害干扰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设法消除有害干扰后方可继续使用”。
  反观NB-IoT,政策利好不断。2017年初工信部发布了《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物联网十三五规划)就提出了“加快发展NB-IoT”;6月份工信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并发布27号公告,明确NB-IoT频谱使用规范。
  NB-IoT是目前相对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和网络,优势是低功耗、待机时间长、成本低,电池的寿命通常可达10年。但如果遇到对移动性、语音、数据速率有一定要求的物联业务时,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所以电信运营商在第二阶段准备商用的物联网络是eMTC,它可以与NB-IoT形成互补,在一些对定位要求比较高、有简单视频交互需求的智能穿戴产品上,或者在对旅游大巴和快递物流追踪上,eMTC都更有效。根据中国电信规划,今年将进行eMTC的商用部署。5G时代的mMTC则更偏重于人与物之间的对话,且回传的速度会更快,可同时处理的并发需求将更多,未来小区里的每棵树、甚至每朵花都可能装上传感器,让人与世界真正无缝连接在一起。
  “中国电信是全球拥有最多、最复杂网络制式的电信运营商,没有之一。”在2018MWCS上,中国电信技术部总经理何志强表示,到2022年,随着网络覆盖完善,5G将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能力和网络相结合,在电力、物流、银行、汽车、媒体、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创造全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