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4版
盐源县沃底乡大湾子村的蒙古族女孩喇方艳,去年跟着一家人从山上搬到山下,住进了中国电信出资援建的二室一厅安置房。相比较过去来回盐源县至少4-5个小时的车程相比,如今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和妹妹都在盐源县找到了工作,工作的幼儿园距离家只有5分钟路程,妹妹也考上了邻县的卫校。通过外出工作,家里每个月收入过万元。
像喇方艳这样,通过搬迁脱贫的农户在沃底乡大湾子村共有17户,他们在盐源县有了新家,也有了新生活,而他们共同感谢一个人——大湾子村扶贫“第一书记”高朝武。
沃底乡大湾子村是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它位于凉山州盐源县北部,彝族同胞占总人口95%,属边远贫困高寒彝族村落,路险坡陡。三年前,中国电信四川凉山分公司树河支局的支局长高朝武主动报名到大湾子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三年来,大湾子村确立了以种养殖业为主的村经济发展路径,高朝武带领专人手把手教村民栽培管理。如今,大湾子村没有一块空地闲地,每家每户都种上了核桃、青椒、花椒等“摇钱树”,而他积极推进的“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示范项目”,通过益农社将这些经济作物都销出了大山,让这个贫困村成功“脱帽”。“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贫困群众从根源上摆脱贫困,”柯瑞文说,在中国电信扶贫的过程中,积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援藏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与当地群众“并肩作战”。
像高朝武这样的在职扶贫干部,中国电信集团共有4000余名,有力推动了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在西藏高原道路最艰险、最偏远的昌都边坝县,十多年来,中国电信连续选派七批优秀干部,到边坝挂职,开展对口援助工作,有力推动了当地消除贫困和民生改善。记者手记
让“科技之光”创造更多脱贫奇迹
“瘟疫、战争、饥饿”,《人类简史》中,赫拉利指出,随着生物、基因、计算机等技术的突破,困扰人类数千年的三大问题被彻底解决,人类社会实现了空前繁荣,然而,依然有些没有被“科技之光”照到的地区和人群,无法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这种因“信息鸿沟”带来的差距,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要比传统的三大难题,还要考验人类的智慧。
对贫困人群而言,科技带来的倍增效应更加明显。不久前的人工智能大会上,图灵奖获得者Raj Reddy博士指出,AI在语音识别领域的最大作用,应该是为那些不识字的文盲找到连接互联网最便捷的方式,为处于“金字塔”底层的弱势群体赋能,而这个数字是多少呢?全球有30亿。
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其中“创造”意味着,首先要为那些甚至还没有进入网络世界的人们,修建一条“信息高速公路”,然后才能携手他们“共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如此,科技才能为促进全球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创新变革、增进人类发展福祉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信息技术强大的变革能力,往往受限于商业利益,尽管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对帮助世界上的贫困人口尤为重要,但他们往往也是最不能产生价值和利益的群体。扶贫,需要的不仅仅是公益之心,更重要的是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所幸,那些悬崖村边的基站、利家咀山巅上的光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渴望,在中国电信持之以恒的扶贫工作中,一一成为现实,这是它作为央企与生俱来的使命,也是对“共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内涵最深切的理解和情怀,而这道科技之光,无疑将在中国创造更多的“脱贫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