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2 特刊-
2特刊
  • ·从一张布票到买遍全球

从一张布票到买遍全球

以票换票:集齐结婚三大件

  

气温骤降,电商平台的御寒商品成了热销品,小到暖手宝、暖脚垫,大到热风扇,热空调,只要打开手机购物App,下单、付款,最快当天就能收到想要的商品。但在40年前,这一切都无法想象。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从物资紧缺、一切凭票买的艰苦奋斗一步步迈进了买遍全球的消费大国,在这背后,离不开技术的巨大推动力。
IT时报记者丁晓东章蔚玮图图虫创意“那个时候有钱也未必能买到想买的东西。”今年82岁的李莫老人回忆二十世纪70年代的消费生活时,拿出了家中的一叠票据,每种票据上都写着不同的商品品类,小到粮票、油票,大到自行车票、缝纫机票、冰箱票、洗衣机票,人们的衣食住行全都得靠这些票来换,“吃饭要粮票,买油要油票,穿衣要布票,这些票据都是宝贝,用钱都不一定能换得来。”
  这些票据几乎构成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主要消费生活。当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生活必需品统购统销,粮食、食用油、布匹这些生活必需品按人头分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每人每月13.5公斤(27斤)粮票,可以用来买米、面之类的基本口粮;而鱼、肉、木耳、白糖等副食品的供应就特别紧张,只有过年的时候凭票据或者户口簿才能领取票据,牛奶和鸡蛋在当时都算得上是高级营养品。
  那个时候去外地出差,要先向单位打申请报告,凭着申请报告,将本地粮票换成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李莫说,出差时粮票只能省着用,要是没了粮票只能去特定的地方买议价商品,议价商品的价格很高,当时他每月工资也才30元。“我们那个年代结婚都流行三件套,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能备齐这三件就算是相当体面了。”今年60岁的曹英蕃回忆起二十世纪80年代,买这些大件都需要凭票换,但这些大件票在市面上不流通,也不能按需购买,因此就成了紧俏品,“往往一个单位里的20多个人,偶尔能分到几张大件票,还得抓阄抽取。”当时的年轻人为了能体体面面结婚,只能找朋友“一张一张换”。曹英记得,当时她和她的丈夫结婚前,就是先用省下的粮票换了一张自行车票,又把朋友后来送的另一张自行车票交换了缝纫机票,百转千换之后,才总算凑齐了三大件。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大部分商品依然供不应求,人们购物的需求依然停留在满足基本需要的阶段,大家电就和如今的玛莎拉蒂一样,是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一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物资逐渐丰富起来,无论买粮食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基本上不再使用粮票、油票等票据。1993年全国取消粮食定量供应,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打开新世界:小心翼翼探索网上购物
  1995年7月16日,一个叫Amazon.com的网站上线,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模式。3年后,这股电商之风吹入中国。1998年3月6日15:30,中央电视台的王轲平通过中国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从世纪互联公司购买了10小时的上网机时。几天后,满载价值166万元的COMPAQ电脑的货柜车,从西安的陕西华星公司运抵北京海星凯卓计算机公司,这成为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在网络生成的第一份电子商务合同,由此开启了30年后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之路。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那个年代的网上购物依然是一件距离遥远的事。90年代初期,普通百姓家里的上网方式还是拨号上网,电脑右下角两台一闪一闪的小电脑,构成了人们上网的最初记忆。那个时候,人们习惯把上网称为去网上冲浪,形容对一个全新世界的探索。
  尽管如此,大部分人在网上的活动还只是停留在去网上棋牌室玩小游戏,购物消费依然是小众行为。人们更喜欢去百货商店购物。“过年前,我妈妈还会带着我去上海买新衣服,买五颜六色的糖果和零食吃。每到我妈妈要买火车票了,就是要过年了。”70后的曹均是杭州人,在他的记忆中,家里要添置一些什么好东西,都会坐4个小时的火车去上海买。当时上海南京路上第一百货,什么都有,从吃的穿的到用的,“那个时候,上海产的商品,在全国各地都是一种品质的象征。”
  有数据显示,2001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增长为3370万,但在网上购物的网民只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6%左右。
  今年40岁的何磊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网购是在一家名为易趣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完成的,当时他购买的第一件商品是一本电脑工具书,从下单到送书上门,一共用了半个月时间,那是他第一次尝试在线支付,“那个时候,在网上的购物是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应该如何付款,也不确定是否能真的收到商品,更谈不上对物流速度有什么要求,能完整地收到,就已经很惊喜了。”何磊回忆说。
  1999年8月,邵亦波及谭海音在上海创立了易趣,填补了中国电子商务C2C的空白,此后,不到半年时间,易趣就摘得“国内拍卖网站之冠”的称号。1999年底,国内诞生了300多家从事B2C的网络公司,一年后,电商公司规模增加到700家。由此,1999年被称为“网上购物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