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自媒体新闻实验室的《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刷爆互联网人群的社交网络,随之而来的是百度股价大跌6%。一篇文章的能耐如此之高?倒不见得,而是百家号的运营,让众多媒体、业内人士激愤已久。百度对此文的回应是,百家号占全网流量不足10%。
有意思的是,这一闹,百家号为我们这些原创作者建立的群里,终于有一点人气,虽然有位作者夸了一句声明不错,但却是为接下来的言论铺垫——“何时能解决我的号原创问题?”
可见,百家号的原创抄袭问题,创作者苦之久矣。那篇刷屏文章揭露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在用百度搜索的时候,发现很多内容都导流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百家号。
比如百度一下刘强东,出来的结果一股知音味。仔细辨别一下,来自百家号的内容为4条。除了第一条为某产经媒体的行业报道分析外,剩下三条内容就是“UC震惊体”与知音的结合。
根据《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统计,现在的百度搜索,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百家号的站内搜索工具。他认为出现这样原因,是由于百度自身饮鸩止渴的商业决策。基本上,百度已经不打算好好做一个搜索引擎了,它只想做一个营销号平台,把希望来搜索内容的人全都变为自家的流量,然后变现。
我对这句话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建立的百家科技作者群,当初百家号刚上线,邀请媒体入驻,那个时候群里十分热络,天天嗨聊业内大事,但是好景不长,一两年后这个几百人的大群,门庭冷落。群内基本上除了各位作者分享链接外,大部分的交流都变成百家号出现抄袭审核不了等问题,希望群内管理员处理一下。
问同行小伙伴为什么依旧坚持在百家号发表文章,得到回答是,百家号的权重大,搜索能够排在前面,但是遗憾的是,百家号的抄袭问题,实在赶客,很多文章被营销号抄袭后,获得流量与权重比原创的号与文章还要大。《IT时报》也遇到过多次类似问题,原创内容发布到百家号时,经常性被抄袭,并被对方提早标了原创。2018年12月下旬,我们的一篇原创文章再次被某不知名小号抄袭,自己的文章却显示审核不通过,提交申诉后,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上线。
百家号当然打击并痛恨过抄袭行为,但从结果来看,未免有点隔靴搔痒。有限的打击力度,必然导致另一端做号党盛行与三俗内容泛滥,这些问题重重压着百家号,呈现出今天的局面。
百度在内容战略上,一直强调“双引擎”。两个引擎指的是搜索和信息流,可见信息流地位的重要性。所以,百度的声明里说,百家号内容搜索全站占比为10%,但谁都知道前两页的信息流最为重要。
当然,信息流,还意味“盈利”。
2019百家号创作者盛典上,百家号公布相关数据,日活达到1.6亿,信息流日均推荐量超150亿,内容创作者超190万,广告收入增加160%。
百家号是百度的子产品,大力推自家的内容似乎没有错,但不要忘了,作为行业中具有相对垄断地位的企业,百度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新华每日电讯》曾经刊载题为《搜索网站须明确搜索服务公共性》的文章评论道,信息即权力,搜索网站掌握了互联网信息的重要出口,认真对待手中的信息权力是其义务。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赵鹏也表示,由于控制了公众对信息这一重要资源的可及性,搜索引擎具有显著的公共性。搜索引擎公司根据自身商业利益来影响信息的结构、编排、凸显和遮蔽信息的现象,说明法律根据公共利益来规范搜索引擎服务的必要性。
(戚夜云)(1月23日首发于《IT时报》微信平台)
网友评论@孙畅键:懂这种搜索排名的人又有多少?互联网从业者在中国所有百度用户里占几个,这些都能理解的又有几个?将自家号靠前放,谁对其余不懂排名、不知百家号的同胞负责?
@酒和远方的万宝路:大家都在用什么搜索?我一直用bing和百度,虽然必应干净点,但有的实在搜不到,百度虽然乱七八糟但相对还是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