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1 特刊-
11特刊
  • ·教育机器人的启示:“上学”才有未来

教育机器人的启示:“上学”才有未来

水下无人机

能力风暴教育机器人

  

“机器人要有实际场景才能落地,如果做出了机器人再去想应用场景,最后什么都做不起来。”跟李之勤走的路不同,李冰一直深耕在图书馆这个细分领域,从自助借还系统到图书馆盘点机器人。一开始她想把直销握在自己手里,和江浙沪所有图书馆馆长谈过后,她发现从有意向到拿到申请款项至少要3年。“养一个销售3年至少要60万,我不如把直销交给传统的渠道商做,专心做研发。”李冰意识到,大渠道商和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创业团队技术再牛,速度再快,都无法在短时间内驱动渠道的利益变革,而3年,可以把一个创业公司拖死。
  跟电视机一样,服务机器人行业仅靠卖硬件是活不下去的。“一台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刚开始能卖十多万元,如今只能卖两三万元。”李之勤和李冰都认为,单纯靠卖硬件是不可持续的,将硬件和软件分开来卖,将是更好的尝试。
  傅利叶是一家做康复机器人的中国创业公司,他们用硬件和软件“两条腿”走路。近期,傅利叶联合美国国家仪器、墨尔本大学推出了一个外骨骼机器人开放平台,学校、研究机构、临床中心都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外骨骼机器人的二次开发,无需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无需从零基础开始研制。开发一款外骨骼机器人往往需要上千万元投资和数年时间,很多开发工作都是从零开始且重复的,造成了资源浪费。傅利叶CEO顾捷向《IT时报》记者说道,“我们希望行业不要重复去发明车轮。”
  在康复机器人领域,创业企业还面临着不小的难题。医院将康复机器人作为康复治疗师的辅助设备,而且还处在试验阶段,医院很难就此项目收费,如若收费,还将涉及医保、个人支付能力等诸多考量,这些都制约了康复机器人的顺利落地。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在国内,服务机器人To B更有市场,而在国外,To C更有市场,这是体制和经济制度决定的。
个性化才能激发C端市场活力
  说到底,服务机器人终究是要为人提供服务的,虽然有人更看好To B市场,但“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是服务机器人的终极目标之一。
  苏剑波有着这样的愿望,“未来一个家庭不一定是由男人和女人构成,很有可能是一个人和N个机器人组成,这些机器人可以提供所有的服务。”因此,在苏剑波看来,可以提供家居服务的机器人(养老、照顾小孩、管家)To C的市场更大。
  2015年,苏剑波创立了上海灵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其主打产品是“Mr. G”智能服务机器人,能为家庭提供安全、看护、娱乐等服务。与传统的深度学习算法比起来,灵巧学习算法最大的区别是能够使用本地化应用,少数样本即可以训练。这个算法不需要连接服务器,因此具备三大天然优势,成本低、实时性和注重隐私。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私密性和安全性两大特点,苏剑波等公司创始人又将智能门锁领域作为核心突破点。“智能门锁的应用领域很广泛,以家庭场景为例,主人不在家时若有人来访,访客人脸信息会发送给主人,确认通过后主人可发送密码给来访者,让来访者进屋。”苏剑波说道。这套人脸识别系统的背后,是特征提取、统计特征等各种算法,“如果特征提取得好,对表情、光照等变化都有充分的描述,用这类特征来进行人脸识别最方便、最简单,并不是说人脸提取的特征越多越好,因为这样会使计算效率降低,识别速度也会降低。”
  当一个人站在门锁前面,希望用人脸识别来开锁,结果识别10分钟也没有打开,肯定没有耐心继续。苏剑波告诉《IT时报》记者,他们在采集人脸特征时采用智能算法,主要采集特征比较丰富的区域,而特征不丰富的区域就算了。
  除了智能门锁,苏剑波还带领团队研发了消毒机器人,可以在特定的空间内检测污染源、确定消毒方式和消毒时间等。
  在苏剑波看来,一个合格的服务机器人必然是能人机交互、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比如我们的消毒机器人,如果它在消毒过程中,有人催它,问它什么时候能消毒结束,它能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要想打开To C市场,关键在于服务机器人是否有足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否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是否能够自我升级换代,这些都是体现服务机器人“智商”的标准,也是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的关键区别。
  一位业内人士向《IT时报》记者表示,服务机器人研发的难点在于基础功能的研究,比如视觉识别、语音识别技术,而应用技术的难点包括系统集成后的稳定性和网络配置。
  说起研发服务机器人的成本,苏剑波告诉《IT时报》记者,从单位成本来说是比较高,但如果从不同的场景中提取类似的技术,再组合成产品,就可以降低成本,“就好比手机上的App,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安装。”
  服务机器人能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间节点是何时?在苏剑波看来,这是大势所趋,但是不保守估计的话,也要8~10年。
  而在顾捷看来,以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为例,现在如同在IBM商业机时代,离个人电脑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康复机器人会先进入医院、养老机构,再进入有刚需的家庭,最后才会进入普通家庭。“中国的劳动力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机器人可能要经历5年的萌芽期,才会迎来爆发。”木蚁机器人CEO钱永强认为,当人口红利下降时,服务机器人会爆发,5到10年后,当中国人口老龄化,服务人员数量大幅减少时,这个爆发点将会来临。
相关阅读
  全球第一个盈利的服务机器人,便是教育机器人。孕育了20多年,教育机器人行业在技术、产品和市场方面已相对成熟。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教育机器人市场空间将达到3000亿元,将成为第一个超过工业机器人的全球最大的服务机器人市场。
  中国有2.5亿少年儿童,全球超过20亿,如今中国又有着二胎红利,未来15年青少年人数将会井喷式增长。而且随着家长消费能力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提升,未来市场前景可期。同时,教育部门也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去年物联网、AI等新技术都走进了高中课本。
  乐高、能力风暴等行业领头羊都已早早进入了学校和教育机构。据《IT时报》记者了解,全球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多所学校与培训机构、1200多所学校教育机器人实验室都引入了中国的能力风暴教育机器人。
  葡萄少儿编程机器人产品总监陈卓平介绍,在C端卖编程机器人定价高、上手慢,家长与孩子的接受度都不会特别高。在B端推广课程和产品,学校和家长都会有较长的决策周期,这些机器人课程到底对孩子有什么提高,所以除了要让孩子感兴趣,也要更好地培训老师、服务家长。
  在行业深耕20多年的恽为民是学和伙伴机器人的创始人,他认为,儿童机器人和教育机器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儿童机器人有机器人外形,大多实质是学习机、电读机的升级。而教育机器人不是简单的玩具,也不是枯燥无味的教具,而是具备丰富的项目设计空间和开发空间的智能机器人。好的教育机器人除了内容、数据、技术和体验,更要回归教育本质,要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根本性帮助。
  从本质上来说,教育机器人还无法完全代替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陪伴。恽为民预测,未来在2B市场中,教育机器人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教育机器人培训等领域,都有着不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