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将至,孩子们沉浸在欢乐气氛中,但萦绕在妈妈心头的是“如何养娃”的问题。孩子用父母的手机给游戏充值上万元、一掷千金为美女主播打赏等事件已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如何让手机App发挥正向引导作用?本期要推荐的App就为孩子们提供了探索世界的窗口,不论是生物、语言还是文化领域,都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IT时报见习记者■徐晓倩
人体探秘:探究生命的运行规律
要说世界上离我们最近的是什么?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亲人或者伴侣,而往往忽略了时刻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身体。“人体探秘”是Tinybop系列App中的第一款,Tinybop致力于制作有沉浸感的游戏,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并引发对话,曾获得Best of the App Store、Parents’Choice以及Children’s Technology Review等奖项。
单听“人体探秘”这个名字就能简单直白地猜到开发者的目的——带用户探索人体的奥秘。它以动画的形式显示了六个交互式的人体层次,由骨骼、肌肉、神经、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进行基本人体解剖学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其互动式的用户体验,孩子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当蚊子叮咬皮肤、当把一束鲜花凑近鼻尖、当拿起羽毛触碰身体时,身体会如何调动各个器官做出一系列反应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情况。“人体探秘”的界面设计直观,易于孩子使用,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各种广告的干扰。系统支持多用户体验,每位儿童能从四个人物中自行选择一个作为人体虚拟形象,还能对其进行命名,每一次互动都是对人体构造进行探秘的过程。比如,当打开循环系统,选择“心脏”,界面上就会清晰地标注“左心房”“右心房”“隔膜”“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等心脏构成标签。除此之外,还能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点击右下角的运动按钮时,还能感受到心脏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跳动频率。
“人体探秘”另一个很有用的功能是“记录工具”,家长和孩子能互相发问,互相倾听问题并做出回答。通过“家长仪表盘”这一巧妙的设计,家长可以查看、保存、分享与孩子的对话。可以说,“人体探秘”不仅是一个儿童类应用,它还能在玩耍、学习和探索中促进亲子关系。“人体探秘”中没有规则或关卡,更重要的在于满足求知的欲望,其还非常贴心地制作了学习手册,供家长辅导孩子时使用。
要想更系统地认识人体机能,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观看BBC推出的同名纪录片《人体探秘》。叽里呱啦:开口说英语
“双语教育”放在当前的环境中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双语胎教”“双语培训班”“双语幼儿园”在几年前就遍地开花。但是市面上培训班的质量参差不齐,选择一个合适的、优质的培训班成为不少家长的当务之急。“叽里呱啦”为孩子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它专注于08岁儿童英语启蒙,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分级分龄,以呱呱美语课为核心体系课程,让孩子系统性地进行英语学习。
初次打开“叽里呱啦”,先要完成英语能力测试,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量身定制出适合孩子的英语课程。
“叽里呱啦”的主修课程有“每天5分钟”“选修拓展”“互动课程”“儿歌课程”“绘本课程”等五大板块。每个板块都包含着丰富的课程体系,热爱音乐的记者进入了“每天5分钟”下的儿歌栏目,曲库中就会有近两万首儿歌等你开麦。
相较于难度系数比较高的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儿歌和动画的呈现形式显然更容易上手,也更受小朋友的欢迎。中国英语教育长期以来因为“哑巴式”而备受诟病,要让孩子更大胆、更流利地说出英语,以互动的方式学会一首英文歌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近两年,“叽里呱啦”精耕于内容垂直领域,上线了不少付费栏目。以部分主题绘本课程为例,每节课在15分钟左右,只需要支付9.9元,并且可以反复收看,进一步巩固学习。
还值得一提的是“叽里呱啦”的互动课程,譬如《三只小猪》这集互动课,孩子通过动手拖动木头,可以帮助小猪盖房子,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千古名言放在英语学习上也同样适用。不存在完美的英语学习平台,要想让英语真正成为一项技能,家长们还是应该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巩固。
紫禁城祥瑞:追忆古老的神兽文化
“美妆产品上线”“开放夜场看灯会”“网红院长离职”……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大IP,故宫从来不缺少话题。
去年,北京卫视播出的爆款综艺片《上新了,故宫》收获一众好评,节目破天荒地将故宫的未开放区域首次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一件件古老的文物来挖掘故宫背后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很多孩子都有游览博物馆的经历,对于传统文化、历史文物的讲解是一件很正经很专业的事情,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更进一步的普及。那问题来了,如何找到让所有人群尤其是孩子们都能接受的传播方式呢?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故宫出品,必为精品”,故宫成功打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App,“紫禁城祥瑞”就是其中之一。
祥瑞意指吉祥的征兆,风调雨顺、地出甘泉、奇禽异兽等都称作祥瑞。但由于部分祥瑞不具有真实性又离生活太远,不少人可能只是对其略有耳闻,却不知其为何物。
这款应用就从“祥瑞”入手,比如点击龙的图腾时,就会进入和龙相关的内容。除了以中国画的风格展示祥瑞,还能看到以某个祥瑞展开的馆藏珍品,文物的造型、雕刻、花纹等细节都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背景音乐的使用也纳入了古典中国乐器的元素,让孩子们在观赏过程中身临其境。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祥瑞的解说词都运用了大量文言文,并且指明了出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对生僻的文言文辅以解释,把对文物的鉴赏发展成一次温馨的家庭活动。
更有趣的是,“紫禁城祥瑞”还有让用户自己定制祥瑞的DIY界面,可供更换的眼睛、犄角、鳞片、羽毛、头冠等都是根据实物考据绘制下来的,每一处细节都有迹可循。设计完成之后,还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上,这是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的又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