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6 电视先锋-
V16 电视先锋 下载阅读 上一版 |
16电视先锋
  • ·《乐队的夏天乐队的夏天》让摇滚出圈让更多人听见

《乐队的夏天乐队的夏天》让摇滚出圈让更多人听见

  

这些年以乐队作为题材的综艺节目逐渐兴起,2017年有《中国乐队》,2018年有《超级乐队》,但都表现不佳、反响平平,收视和口碑都不甚理想。但在今年,一档名为《乐队的夏天》的综艺引爆了这个夏天,成为音乐综艺节目中的黑马爆款,期待为小众音乐开启了属于它们的高光时刻。
IT时报见习记者■徐晓倩
超级乐迷团里的音痴
  《乐队的夏天》是由爱奇艺出品、米未联合出品并制作的2019年原创音乐综艺节目,集结了面孔、反光镜、痛仰、新裤子、旅行团、鹿先森等31支乐队。《乐队的夏天》的制作团队,与《奇葩说》是同一班底,都是由马东领导的米未团队。《乐队的夏天》一大吸睛点就是由马东、高晓松、张亚东、吴青峰、乔杉组成的超级乐迷团,每支乐队演出结束后,超级乐迷团都会对此给出评价,起到串场的作用。
  高晓松、张亚东、吴青峰的业务能力毋庸置疑,而马东作为王牌场控,在《奇葩说》中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然而在乐队这一Part(部分)马东却是实打实五音不全的音痴。这对于马东而言着实是艰巨的挑战,如何与“圈外人”沟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当马东询问如何向内行展现自己的专业性时,张亚东很幽默地给出了一个万能模板,“能不能来一段solo?”
  屡屡“触雷”的马东也为节目带来了一定的话题。对此,马东在微博上坦言“乐队很难搞”,自己的初衷很简单,“乐队人有趣、歌好听,值得被更多人看到。”而喜剧演员乔杉总能在场面尴尬的时刻抖个机灵,愉快地调节一下气氛。
好听不好听乐迷说了算
  《乐队的夏天》的赛制有别于以往导师选择选手,再进行队伍之间PK的方式,票数的构成来自于大众乐迷、专业乐迷和超级乐迷,由此选出排名前十五的乐队,剩下的16支乐队直接被淘汰。
  在残酷的竞争规则下,乐队的去留直接由乐迷说了算,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乐队能否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能否营造出躁动的氛围,能否做出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正如新裤子乐队的贝斯赵梦说的那样,“就算是评出来的第一也不一定是真正的第一,它只是代表那首歌和那个时间乐迷的一个看法”。
  此外,投票的结果还会受到听众年龄层次、圈层文化以及接受程度的影响,就如对于几位超级乐迷而言的重磅级乐队——面孔,成立30周年的他们,好像并没有收割新一代年轻人的共鸣,得到的票数远远低于预期,部分原因可能是乐队的创作风格远离现场大多数听众生活的时代。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在《歌手》的比赛中,齐豫深情地演绎《今世》,排名却不佳的情况。大众的审美与专业乐评人的点评其实存在很大的分歧,虽然说对音乐的鉴赏本身就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但是如何迎合市场又保持自我是很多音乐人必须要面对的话题。
音乐科普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乐队的夏天》在表演之余,还穿插了一定的知识科普,这恐怕是不少音痴朋友的福利。
  在朋克乐队的代表反光镜表演完毕之后,被问到什么是朋克的时候,马东首先给出了“朋友的朋,克服的克”的答案。随后就穿插了专业音乐人对朋克的解释——以简单的方式,传达出特别强烈的震撼,落脚点就是简单和直白。相应地,节目组也在微博上贴出了“朋克就是年轻人更喜欢的一种状态”的解释。
  可以看出,节目组是想通过建立标签向听众提供更多音乐知识的,在节目第二期中也穿插了对funk音乐的科普。但是对slay全场架子手叶景滢以及最佳键盘杨策的solo,却缺乏相关知识点普及,未免有点可惜了。
  诚然,音乐科普的上线不能让一个音痴立刻变成专业乐评人,过于笼统的解释也遭到了一些业界人士的嘲讽,但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向音乐小白呈现最直白的音乐感受。
一次勇敢却激进的尝试
  爱奇艺尝试《乐队的夏天》不可谓不用心,在全国范围内召集31支中国优秀乐队,有摇滚乐队的老炮儿——面孔,有喜欢Britpop、非常有态度的盘尼西林,也有第一次登台在圈内默默无闻的斯斯与帆……可以说是一场盛大的乐队大集结了,另外,节目组还请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音响总工程师——金少刚担任音响总监,堪称顶级配置。
  然而,在舞台的设置和后期的特效上,《乐队的夏天》却延续了《奇葩说》的风格,大量可爱系的舞台元素会让观众莫名地有一种走错片场的感觉。其次,《乐队的夏天》在剪辑上也出现了不少bug。与节目时长相比,乐队真正演出的时间少之又少,在第一期的节目中,光是乐队出场和相互客套就用了半个小时,节目高潮结束得太快,听众还没有回过神来便草草收尾。再次,专业乐评人的点评仿佛蜻蜓点水,更多停留在对几十年前摇滚黄金时期的追忆甚至制造一些八卦噱头,对于一个乐队的表现能力反而并没有过多的着墨,有种本末倒置的嫌疑。
  在《乐队的夏天》之前,爱奇艺也推出过类似的爆款综艺《中国有嘻哈》,并且冲破了小众圈层,得到了大众的追捧,但第二季的《中国新说唱》却惨遭翻车,豆瓣评分未过及格线。
  爱奇艺此次选择乐队,是一次勇敢却激进的尝试。前有《中国有嘻哈》的前车之鉴,后有更符合主流审美的《创造营》,《乐队的夏天》能否突出重围还是个未知数,就拿朋克音乐来说,它讲求的是消解权威、反对主流和保持自我,然而必须要明确的是,当小众文化要走向普罗大众之时,免不了要接受大众市场的收编和洗礼,因此乐队必须在市场和自我之中找到平衡点。
《一条狗的使命2》:延续温情与感动
  IT时报实习生 ■王惠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类对小动物天生的爱怜和悲悯,这些年来以猫狗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似乎总能票房口碑“双丰收”。还在2017年的时候,本来不被影评人和媒体看好的《一条狗的使命》在国内外都取得了骄人的好成绩,成为同档期电影里最大的黑马。所以作为这部“黑马作品”的续集,《一条狗的使命2》(简称《使命2》)自然受到了很多期待和讨论,在很多社交平台都“未播先火”。
  紧接前一部的剧情,《使命2》讲述的是一条狗多次转世只为守护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在上一部中,狗狗贝利经过多次转世轮回,终于回到老主人伊森身边,完成了自己对主人忠诚的使命。在《使命2》里,狗狗贝利迎来全新使命,守护伊森的孙女CJ,陪伴她走过一生。贝利总是想方设法在每一次转世之后都来到CJ身边,一直陪伴在家庭不够完整的CJ身边。
  《使命2》延续了第一部的拍摄风格,仍然以狗的视角作为主视角,呈现狗狗贝利与主人之间的故事。在狗狗的视角里,人世间更多的是单纯善良和美好。不懂人类的指令,不懂人类的亲吻,人类的辱骂和责打在它们看来也只是一种“教育”。这样的视角使得观众在欢声笑语中也开始更多地站在狗狗的立场和角度上思考,更多了解它们。《使命2》也完全保持了前一部温情与感动并存的风格,不刻意煽情,却总能让观众不自觉掉下眼泪。
  相比第一部,《使命2》的剧情更加丰富立体。例如影片有探讨到狗狗安乐死的问题;例如老主人伊森希望贝利可以守护孙女CJ的原因是CJ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里,这对她的性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贝利对CJ来说,是陪伴,是依靠,是伤口上的创可贴,是性格上补齐的碎片,更是支撑她在成人世界里走下去的最大力量。对贝利来说,狗狗的使命不仅是活在当下,是忠诚,更是陪伴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