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 时报要闻-
V1 时报要闻 下载阅读 下一版
1时报要闻
  • ·纯电动车成主力军 安全是命门
  • ·苹果概念第一股蓝思:

新能源补贴向充电运营倾斜 网约车布局充电桩

纯电动车成主力军 安全是命门

在全国各地,集中式的充电桩停车场正越来越多

  

IT时报记者李蕴坤
  网约车公司正大举进攻充电桩市场。
  8月1日,滴滴宣布与英国石油成立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建设新能源充电桩站,此前的6月26日,滴滴与南网电动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出行、充电、汽车销售与租赁以及汽车后市场服务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
  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00.2万个,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而随着电动车逐渐成为网约车主力车型,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由购车补贴转向充电运营倾斜,网络出行公司嗅到了充电运营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的苗头。
  不过《IT时报》记者走访发现,作为这些充电桩的使用者,网约车司机日常充电时还是有不少最迫切的痛点亟待解决。
被停车费“裹挟”的充电桩
  打开特来电App充电地图,显示上海一共有10806个充电桩,其中建设和已经运营的各占一半,这意味着,仅在特来电这一个平台上,便有5000个左右充电桩已经投入使用。这些充电桩大多属于公用电桩,安装于商业广场或停车场里,而网约车司机,是他们最主要的客户群。
  8月7日,在上海火车站北广场附近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记者找到了卓晖北广场充电站地面停车场的入口,绿色的入口上印着“EVCARD”与“卓晖新能源”的字样,像是在对纯电型汽车发出无声的欢迎。特来电分别在这里布置了10个交流慢充充电桩与5个直流快充充电桩。
  一位刚刚充好电的司机告诉记者,在快充电桩上,纯电动车一般50分钟就可以充满电,跑200公里。另一辆曹操专车的电量在14分钟内从16%攀升至35%。
  距离卓晖北广场充电站800米的中房华东大厦是另一家充电运营商星星充电的网点。面对着写字楼的地面停车位非常紧凑,快充与慢充的车位各有三个。据保安介绍,慢充的车位基本上全天都被写字楼内的车主占据,可以充上一整天,快充的三个位置倒是车来车往,早晚不息。
  下午16:30,星星充电的快充位停了两部正处于充电状态的汽车,一位司机是美团打车的网约车司机,驾驶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只有180公里,一天要充两次。
  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快充是首选,其次考虑的是停车费。如果为了充一小时电花费15元停车,实在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卓晖停车场第一小时免费的政策便备受欢迎。有的网约车平台要求17: 00-19:00的高峰时段必须上线,因此下午3点以后是网约车司机充电高峰。
  卓晖北广场充电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天至少有40多部车来充电,而且绝大部分是使用快充,按照每部车平均1小时的充电时间计算,5个快充充电桩的使用率在三分之一左右。
耗电量的“杀手”
  中汽协6月份销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售15.2万辆,同比增长80.95%。其中,纯电型新能源汽车销售12.9万辆,同比增长148.08%。在汽车厂家整体销售下滑的大背景下,纯电动汽车不亚于一匹逆流而上的黑马。
  纯电动汽车之所以收获市场的青睐,离不开对用车成本格外重视的网约车产业。一位网约车司机向记者坦言,按照每公里的成本来算,电动车大约在0.3元左右,燃油车则要摊到0.8-1元,“一天跑下来,纯电车比油车多赚一两百元。”
  随着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深入及出行行业电动化发展的变革,海口、深圳等城市相继发布新增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车辆的规定。2018年,包括吉利、北汽、上汽、众泰在内的汽车主机厂也纷纷以新能源汽车切入网约车市场,例如吉利集团早在2015年就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服务领域,打造了旗下的网约车品牌曹操出行。
  不过,对纯电动网约车司机来说,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停车费,耗电量和安全也是重点考虑的问题。尤其是空调,无论冬夏,这个“电老虎”都会增加用电量。
  高工产研电动车研究总监严石告诉《IT时报》记者,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开了空调,增加的耗电量将占到实际耗电量的1/3。一位驾驶纯电动小货车的快递员也表示,开空调时里程数会下降到2/3。
  比起酷暑对电耗产生的压力,严石更关注地面充电设施故障概率的提升。“目前实验室已知快充对电池寿命有一定影响,但对是否会激发故障的研究并不多。理论上,快充可能会形成锂晶枝,刺破锂电池中的隔膜,导致正负极短路,产生安全隐患。”
车桩抱团对抗发展不均衡
  网约车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充电桩。
  去年12月,滴滴与大众汽车合作成立上海桔众汽车有限公司,有消息称上海大众表示未来希望提供10万辆新能源汽车,与滴滴组建自主运营的网约车车队。今年6月,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旗下公司新增网约车经营服务;7月,威马汽车又宣布将与特来电共同建设、运营和维护其自有品牌充电站。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秘书长殷浩指出,目前网约车产业在地区之间存在很强的差异性,不仅在于前端运力投放不均匀,也体现在后端服务跟不上,“淮南地区的充电桩布局较快,能够满足纯电型网约车需求,西部和北方,或者华中二三线城市的布局还是比较零散,充电桩不够用。”
  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约车公司的积极。
  殷浩告诉《IT时报》记者,近年来拥有国资背景的大型汽车厂商纷纷切入网约车领域,以今年3月由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3家汽车央企联合互联网科技资本总投资逾百亿元的T3出行项目为例,前后端同时布局的立体化运营模式中涵盖了大规模的充电设施,足以给自营车队及同城车辆提供后期保障服务,这无疑会影响滴滴“一家独大”的运营现状。“影响充电桩的一个盈利点,在于谁能抓住好的网约车运营公司。”殷浩特别强调,“未来国家队的加入将促进这种对车主的争夺,充电桩企业可以绕过平台,直接和线下服务商一对一匹配,给予司机一定的充电优惠,从而为前端运力的流动性带来赋能。”“网约车大面积新能源化,或将带动充电桩的普及率,但网约车进军充电桩产业,却会面临诸多瓶颈、障碍和挑战,因为困扰充电桩企业的经营问题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特来电母公司,青岛特锐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健表示,即使在特来电的总部青岛,也存在部分充电桩闲置的问题。“充电桩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概念,涉及设备生产、智能制造、充电运营、数据增值、云平台、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升级等一系列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是致命缺陷。加之目前,安全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命门,如果保证不了充电的安全,将瞬间毁灭。同时,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一根充电桩收回成本至少需要5年时间,充电桩企业如果不能将投入快速转化为收益,就会导致投入多,收益慢的局面,就会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赵健告诉《IT时报》记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国家补贴等政策调控显示,新能源行业的洗牌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