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2 特别报道-
2特别报道
  • ·70年计算

70年计算

计千秋、算等闲,几

我国第一台数据电子计算机103机

  

IT时报记者王昕见习记者孙鹏飞冯诚杰图东方IC
  简单的珠子在指尖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声,计算结果如音符般流淌而出,唐宋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算盘,在一千年前,那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设备。
  1955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新的科学部门——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的文章。第一次向新中国大众系统地介绍了这种“人类智力放大工具”。文章指出,历史上的发明,都是用于减轻人的体力劳动,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却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用机器来减轻人们脑力劳动的时代。
  这一描述在6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更显眼光卓越、意义深远。一段历史
50年代,我们就有最先进的计算机了!
1956年的夏天,一场学术会议在美国达特茅斯召开,多年以后这被业界认定“蝴蝶扇动翅膀”,全球人工智能研究就此正式启动。也就在那一年,新中国的计算机事业蹒跚起步。
第一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新中国计算机方面几乎是“白手起家”的,1956年4~6月,我国制定的《1956—1967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要求清华大学立即为国家培养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摆在清华大学面前的难题是,当时学校根本没有计算机专业,即便马上组建,最快的毕业生也要3-4年后才能培养出来。于是,教育部决定在暑期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的同时,从上海交通大学抽调电机专业高年级学生转学清华。这样一来,1956年,清华大学的电子计算机专业就同时拥有了一至四年级的学生。
  当时,最原始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大纲都来自于前苏联,但所有教学内容“只有骨架,没有血肉”,大都没有参考教材,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只能一起摸着石头过河。除了周寿宪等海外归国专家挑起大梁外,其他的年轻教师都是从传统的电机工程专业转行过来的,由于人才实在稀缺,即便从未学习过计算机专业,甚至从没上过机的也被招纳进来。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年后,也就是1957年,新中国第一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毕业,并走向各个急需的岗位。
星光熠熠的考察团
  1956年9月,一支囊括新中国几乎全部计算机顶尖人才的考察团悄悄赶赴莫斯科。这支队伍中的闵乃大、夏培肃、周寿宪等可以说都是新中国第一批计算机人才中的佼佼者。
  这是一份星光熠熠的名单。闵乃大,德籍华人科学家,受华罗庚邀请回国,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组长,并执笔了新中国第一份《电子计算机研究的设想和规划》;夏培肃,英国爱丁堡大学电机系博士研究生、哲学博士,时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要在中国研制电子计算机时,夏培肃被幸运地选中,并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计算机原理”课程讲师;而上文中曾提到过的周寿宪,从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费城保罗计算机公司工作,回国后,受清华大学委托负责筹建计算机专业,他制订出了清华大学第一部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这支凝聚我国当时计算机精英的团队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研制出新中国自己的电子计算机。
运算原子弹设计模型
  这次考察一直持续到亚欧大陆最寒冷的冬天,历时2个多月,15人组成的考察团辗转莫斯科、圣彼得堡两地,对前苏联M-20、M-3等多款计算机进行研究学习。
  回国后,考察团成员开始闭门研发。通过全体研制人员的努力,在前苏联M-3等计算机基础上,由北京有线电厂密切配合,1958年8月1日,终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数据电子计算机,代号“103机”。虽然这台电子管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仅为每秒30次,但在当时填补了我国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空白。后来经改进,配置了磁心存储器,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又提高到每秒1800次,由北京有线电厂生产了36台,定名为DJS-1型计算机。
  1959年10月1日,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诞生,代号“104机”平均每秒运算1万次,接近当时英国、日本计算机的指标。通过这台计算机的研制,创造了我国自主开发的条件,培养出从研究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调试到技术保证的配套队伍。
  下转第3版
一家公司 一个联想,半个中国PC业
任何一篇讲述中国计算机发展历程的文章都没法绕过这家公司——联想。咨询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联想继续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而对联想来说,这个位置并不陌生,30多年来,联想收IBM PC、购摩托罗拉移动,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典范。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也就出了一个联想。
一穷二白、蹒跚起步
  联想和个人计算机发展史相契合,刚好又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
  联想诞生日,官方认定为1984年11月1日,但在大部分老联想人的记忆力,应该是更早的10月17日。11月1日是中科院的批复日,而10月17日,则是联想创业11人坐到一起,第一次召开全体会议。
  石头砌起来的房子,深灰色的外墙,被隔成两间,水泥地面,石灰墙壁,门朝南,窗朝北,没有沙发,没有老板椅,没有写字台,当然,更没有电脑……当时公司的名字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说是新技术,但公司卖过电子表、旱冰鞋,倒卖过彩电,甚至摆摊卖过运动裤。
为什么叫联想?
  缘分天注定。这话放在联想和IBM身上再合适不过。联想的第一桶金就与IBM有关。当时,中科院购买了300台IBM PC/ XT和200台PC/AT,在那个年代,即便中科院内,会使用计算机的人也是屈指可数,联想找准机会、虎口夺牙,成为这批电脑验收、组装、培训、维修服务的提供方。
  联想依靠IBM PC淘得了第一桶金,又凭借代理IBM和AST电脑得以做大,积累了足够的原始资本。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倪光南的加入和其研发的汉卡,联想无论如何不会拥有今天的成就。其实,联想公司的名字也正是来源于“LX-80联想式汉字系统”。
  今天的80后、90后们很难理解,汉卡在当时的巨大作用。当年计算机性能低下,需要依靠插入各种扩展卡来实现各种功能,例如杀毒、看VCD,而汉卡则能帮助看不懂英文的人使用计算机,这导致当时许多人都对汉卡拥有很强的依赖性。
从“代理”到“自产”
  20世纪80年代,一台计算机在中国香港卖2万元,在内地卖4万元,其中利润可想而知,联想恰恰看上了这门生意。
  1988年6月23日,香港联想电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仅仅一年后,香港联想的营业额就迅速蹿升至1.2亿港元,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联想的战略决策速度让人叹为观止,为了谋求更高的利润和产品控制力。1988年8月,联想迫不及待地收购了香港的一家公司,使其拥有生产基地和能力,于是联想拥有了生产主板和主机的能力,最有名的就是——Q286微机。当时的联想,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战略计划和发展方向,1990年,联想在国内建设了惠阳板卡制造基地,联想电脑的自有品牌在国内开始崭露头角,1994年2月,香港联想上市。
迅猛席卷国内市场
  如果说1992年之前的联想还只不过是依靠国际巨头生存的一家普通PC公司,那么1992年之后,联想扛起民族大旗,对抗IBM、惠普等国际巨头,跃出龙门成了金鲤。
  1994年5月10日,在国际电脑品牌大举进军国内市场的大环境下,联想E系列上市。原本均价3万元的电脑,联想E系列只卖1.6万元,一经推出后市场反应热烈,仅一个月就卖出了5000多台。
  1995年4月1日,联想第10万台电脑下线,还被送给了著名数学家陈景润。1996年初,联想提出,要在3年内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当时,联想的市场份额还不到惠普的1/ 3,3年内超过IBM和惠普几乎是痴人说梦,但当时的分管领导杨元庆坚持己见,毫不让步。
  随后,联想敏锐地抓住英特尔和AMD竞争导致CPU价格持续下降的窗口,大胆降价,并大踏步占领国内市场份额。仅仅1年不到的时间,杨元庆的“三年计划”就提前实现了,1996年底,市场调研机构IDC报告显示,联想超过IBM,成为中国市场第一。此后联想保持一路高歌猛进,并在2000年,成为亚太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力压三星和IBM。
  不过联想并不满足于仅仅在PC市场称雄,联想希望以IBM为模板,实施战略转型,2000年,杨元庆从柳传志手中接过大旗后提出,联想的战略愿景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当时的联想甚至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因特网挑战”。
收购IBM PC震惊世界
  所有人都知道,联想收购IBM PC是一项震惊全球的收购计划,但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联想互联网战略失败后,“国际化”成为联想的华山一条道。IBM和联想一共就收购案进行过两次接触,一次在2000年,另一次在2003年。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