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4 特别报道-
4特别报道
  • ·一幕幕,永存的70
  • ·无标题

70年电影

一幕幕,永存的70

1960年代

  

IT时报记者潘少颖IT时报见习记者徐晓倩图东方IC
  在你我儿时的记忆中,一定有在日头偏西时搬着小板凳,耐心等到夜幕降临时看电影的场景;你我的记忆中,也总有那么几部不会磨灭的经典影片和桥段,跟随着主人公又哭又笑、又爱又恨,甚至幻想自己就是电影中的人物。
  70年,电影技术让电影进入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从默片到声片,从黑白到彩色,从标准银幕到宽银幕立体声,从2D到4D……感动影迷的不仅是故事情节,还有无法抗拒的电影技术,有时坐在电影院里正是为了感受震撼的效果,这种感觉不啻于时看乡村露天电影的兴奋。
  19世纪末,电影作为一项新技术发明传入上海,随后在这座远东城市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中国第一部有声片、第一部彩色片、第一部动画片、第一部宽银幕片、第一部立体声影片……都是由上海影人摄制成功的。
1950年代从黑白走向彩色
在新中国的起步阶段,电影成为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受到了政府的极大重视,多部电影成为当时的“网红”。银幕上闪烁着“滋啦啦”的线条,音响效果略带嘶哑,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老电影。
  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三楼,珍藏着20世纪各个时期的摄影机,比如1946年制造的ARRI FLEX 35 II B电影摄影机,曾经拍摄过《聂耳》,《聂耳》曾获得第12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传记片奖;1957年由南京电影机械厂制造的和平S-35电影摄影机,也是我国早期生产的手提式电影摄影机。
  提起50年代的电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起步阶段,《白毛女》《我这一辈子》《铁道游击队》等深入人心。以《铁道游击队》为例,这部根据作家刘知侠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再现了鲁南煤矿和铁路工人秘密组成的一支武装力量,在铁路沿线灵活、机智地抗击日寇的英雄事迹。1956年7月5日影片正式开拍,7月21日转赴无锡太湖边进入外景拍摄。炎热的夏季中拍的偏偏是冬天的戏,每拍完一个镜头,演员们就像从水里爬出来一样。有一场戏是芳林嫂和战友一起送政委到后方养伤,在湖边与政委告别。著名演员秦怡身穿棉袄,还围上厚厚的毛围巾,在地表温度高达摄氏五十度的太阳底下拍摄,热得火烧火燎,表面上还要装作若无其事。还有一场拍火烧场面的戏,连战马都热得昏倒在地上,秦怡幸好安然无恙。人虽然硬挺了过来,身上却长满了痱子,特别是脖子上的痱子密密麻麻连成一片结成了块,看上去红红厚厚的一层。《铁道游击队》在上海首轮映出时,上座率创了新高,轰动全国。
  50年代,电影技术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电影从黑白时代进入了彩色时代,实际上,早在1948年,华艺公司设置的戏曲影片《生死恨》可以算是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1958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老兵新传》则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这部影片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技术成就银质奖章。据说,在拍摄《老兵新传》时有两架摄影机,一架拍宽银幕,一架拍普通银幕。在拍摄远景的时候,两架摄影机同时开动。但在拍中景或近景的时候,因为不能在完全相同的位置和角度拍,只能分开拍摄,同一个镜头要拍两次,近景镜头必须先拍一次宽银幕,然后再在同一位置换上普通银幕摄影机,演员也要重复演两次,有个有趣的细节是,摄影机非常怕冷,马达在零摄氏度就无法转动,何况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因此,拍雪景时要把炉子放在摄影机三脚架下面,用小煤炉来烘烤,把机器烤热了才能拍摄。
“土办法”创造的奇迹
一部部动画片是不可磨灭的回忆,但谁能知道,这一部部经典却是用了很多“土办法”人肉做出来的,尽管如此,却依然产生了一个个奇迹。
  动画片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20世纪60年代起,动画片便如火如荼地发展,至今仍在电视上能看到的《小蝌蚪找妈妈》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获奖无数,1961年获瑞士第1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2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法国第4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片电影节儿童片奖。
  这部动画片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却将中国传统的水墨丹青与电影技法融于一体,电影中的鱼虾蟹蛙等动物形象,都是取自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笔下,在今天看来依然非常惊艳。实际上,这是美影厂经过无数次实验后耗时三个月制作出来的。要知道在没有电脑时,动画片是人工一张一张地画出来,每张之间大部分相同而又根据里面的设计动作而略有不同,一张张拍摄,一秒要24张,连接起来制成影片,放出来就有动的感觉。所以,1分钟的动画片要画1440张,工作量是十分惊人的。当《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动画制作完成在国际上播出后,连迪士尼都视中国本土动画制作人为一支不可小窥的劲旅,很多人都想知道这样一部水墨动画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原来他们是将动画中所用到的每一种笔法制作成为一个个盖章,“画画”时用这些盖章一笔一笔盖出来的,所以同一种笔法在动画中才可以完全相同;其次,水墨动画的一半奥秘集中在摄影部分,画在动画纸上的每一张人物或者动物,到了着色部分都必须分层上色,每一张赛璐璐片都由动画摄影师分开重复拍摄,最后再重合在一起用摄影方法处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这种制作工艺模式和中国古代印刷术中的饾版印刷有几分相像。
  虽然当时的电脑数码合成技术不如当今那么发达,很多时候用的是土办法,但并没有挡住电影人的热情。
  动画片创造了诸多奇迹,纪录片的拍摄在60年代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上海电影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很多此前没有尝试过的拍摄手法得到应用,比如1963年用超长焦摄影拍摄完成的《不平静的夜》,清晰地展示了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捕食田鼠的本领,解决了鸟特别容易受惊不容易接近的难题;1962年拍摄的《金小蜂与红铃虫》,采用放大摄影技术把物像放大20倍至50倍,清晰地拍摄了金小蜂产卵和孵化的情景。
1970、1980年代世界纪录的诞生
20世纪70年代末,老电影逐渐解放,新电影也相继推出,黄金时期正在来临,经典的电影、电视剧在这一阶段百花齐放。“春天”,在1970年代末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欣喜若狂的词汇,电影也迎来了新的春天。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电影就成为中国文学艺术样态最活跃、最具有影响的领域。1979年创造了290多亿观众人次纪录,每个中国人年均观看电影近70次,可以称之为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
  1970至1980中期,第三代、第四代导演同台活跃,谢晋、吴贻弓、黄蜀芹,《庐山恋》《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导演和影片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比如1980年上映的《庐山恋》,庐山下面专门建了庐山恋电影院,每天放映《庐山恋》,并且只放映《庐山恋》。到1999年,《庐山恋》已经放映6300多场,2002年底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电影《庐山恋》为“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同时创造了放映场次最多、用坏拷贝最多、单次放映最多等多项有趣的世界纪录。“特技”也在那时流行起来,虽然那时的特技在今天看来有点low,但丝毫不影响成就经典。比如电视剧《西游记》就是典型的代表,1982年开拍的《西游记》是荧幕经典,作为一部神话片,《西游记》剧中特技镜头的摄制工作是一项十分浩繁艰巨、耗时费力的工作,通常普通镜头的前期拍摄一次就能完成,而特技合成镜头则需要多次的分别拍摄再经后期合成才能完成。一些要求较高的特技镜头,更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拍摄试验,最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西游记》中使用最多的抠像特技,由于受设备条件的限制,无法在拍摄现场直接看到抠像合成后的效果,在分别拍摄抠像底及抠像人物时,工作人员只能靠经验来估计效果,其结果当然是成功率较低。功倍事半,无疑成倍地加大了特技镜头拍摄的工作量。孙悟空经常有翻滚跳跃的动作,摄像师王崇秋透露,那个时候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威亚,也没吊过威亚。于是在扬州瘦西湖找了一块平地,从南京体工队借来一个大的蹦床,后面对着蓝天,机位放很低,用最土的办法拍摄。宣传片里,孙悟空踩着云蹦起来,都是在蹦床上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