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5 特别报道-
5特别报道
  • ·年光影记忆

年光影记忆

不少人的记忆中都有看露天看电影的情景

  

70年,于人,垂垂老矣,于国,蒸蒸日上。1949-2019,中国从一片“废墟”上艰难地站起来,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摇摇晃晃前行中,步子越走越稳,中国终于屹立于世界之林。本期开始,《IT时报》将在一部电话、一部电影、一台纺机、一张报纸等老物件中,从70年记忆深处回望祖国历史,期待“两个百年”之际中国梦的实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早期的电影院已经进入乡镇地区,每个小镇上的文化大礼堂成了当时大众文化传播的集散地。
  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看电影是人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每次播放电影的时候,周围几个村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直到深夜才慢慢散去。这时候,孩子是给文化礼堂点燃气氛的主力军,影片中可以动的小人对他们来说有股神秘的力量,为了看一场电影他们不仅可以翻墙,还能现场“认父母”。“那时候每个成年人都可以免费带一个小孩进去,我们一帮人就会现场找一些大人,只要拉着他们的衣角,检票人员就会放我们进去。”著名影评人曾念群笑着回忆道。
  在曾念群的故乡武夷山某个小村庄里,稍微犯了点错的人要请乡里乡亲看电影才算逃过一劫,婚丧嫁娶最好的招待也莫过于看电影,看电影成了维系熟人圈子的重要纽带。
  不过在供需不平衡的电影市场里,人们能选择的电影并不多,《少林寺》《黄飞鸿》《南征北战》等成了文化大礼堂的主流电影。
  直到9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失去了“只可远观”的神秘感,乡镇的文化大礼堂逐渐被冷落了。曾经的电影放映员也改行做起了录像厅的生意,在这一时期,香港电影称霸江湖,角色的人格魅力以及无所不能的本领造就了一代人的英雄梦。
  出生在80年代末期的小郭就是时代浪潮的跟随者,在他家里至今还收藏着几乎所有热门电影的录像带。“就和现在男孩爱收集球鞋一样,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以谁能集到最多录像带而引以为傲的。”在小郭看来,谁拥有最多的录像带,谁家就是几个玩伴最常光顾的场所。
  如果说VCD、DVD的快速发展让录像厅老板笑了,那么华语电影的制作公司可能哭晕了。碟片成为好莱坞大片传播的绝佳介质,比起在电影院观影,市面上盗版碟价格低廉而且还能重复观看。当时正在念高中的麻先生就是好莱坞大片的忠实影迷,在他看来,好莱坞大片宏观的叙事结构、炫丽的表现手法让他重新认识了电影。“那个时候好莱坞电影才是心头好,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华语电影被我们年轻一代完全忽视了。”
  在电影资源匮乏的岁月里,看电影不图画质,不图特效,看的就是一个热闹。但是当好莱坞商业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轰炸观众的视觉感受时,对于电影质感的追求就成了一个必选项。当时已工作的王美惠(化名)宁可多花点钱买蓝光版本,也不愿意将就价格低廉的“枪版”。光碟店的老板也很会做生意,凡是有重量级奖项“傍身”的好莱坞电影都放在最显眼的柜架上,无需多言,识货的顾客都甘愿花高价买快感、买刺激。“好莱坞电影看高清版本才有意思,人物动作的流畅程度、特效细节的刻画都值得反复去品味。”
  2002年,电影《英雄》的问世改变了华语电影的走向,毫不过分地说,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中国大陆最为成功的商业电影。在麻先生的记忆里,华语电影未曾有过如此宏大的叙事场景和色彩分明的画面感,“当时的第一感受就是原来大片不是美国人的专利,原来中国电影也可以这样拍!”
  在此之后,华语电影再也没放弃过宏大的叙事框架,而且几乎每一部大导演的作品都收割了过亿的票房,2005年《无极》票房1.81亿,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票房2.91亿,同年,擅长拍摄喜剧电影的冯小刚也操刀起了大制作电影,最终《夜宴》以1.3亿的票房让冯小刚揪着心放松了……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彻底告别了荒漠的90年代。
2010年代中国制造特效大片
说起中国电影特效,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粗制滥造。2019年,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刷新了国人对中国特效的偏见。
  比起西方电影习以为常的科技感和酷炫感,中国特效还是沉寂了相当一段时间。直到2010年以后,中国电影特效才有了井喷式的爆发,《盗墓笔记》《寻龙诀》《战狼》……在3D+IMAX的放大镜下,中国特效电影经受住了市场考验,让观众相信所见即真。这一时期数字信息化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特效制作手段从硬件到软件的升级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电影特效正在一步步向“真实”靠近。
  2009年,导演郭帆带来了他的处女座电影《李献计历险记》,影片中有科幻的影子,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成片的完成度并不高;十年磨一剑,到了2019年,用来实现郭帆想象力的工具都已经准备齐全,《流浪地球》自然而然地来了。
  回忆起年初看《流浪地球》的经历,小琪仍然激动不已:“特效做得太好了,完全没有廉价感,全程感觉经费在燃烧。”与小琪的感受相同,《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也曾半开玩笑地说:“天气变冷了,我们的钱都用去做特效了,我们后期的工作人员到现在还没有秋裤穿。”
  与其说《流浪地球》是一部把经费都用在特效上的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因为经费不足逼出来的特效大片。相比动辄七八个亿的国产大片,3个亿的经费投资确实不算多。为了节约成本,《流浪地球》制片方和4家特效公司——橙视觉、More、Dexter、Pixomondo及其外包公司达成了集成和标准化管理,这使得后期制作能够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高的效率集成在一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青年文艺评论家林品认为《流浪地球》代表着中国电影产业在科幻类型上的工业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来自未来世界的科幻道具在现实中没法买到,《流浪地球》剧组就亲自上阵,制作了10000件道具,电影中的重要道具运载车就出自中央美术学院交通工具设计系。
  在《流浪地球》最终呈现的2003个镜头里,50%以上的视效镜头是高难度的。其中最让影迷们难以忘怀的一条长镜头是主角刘启到了地上后,从地面的运载车一直拉到太空站的镜头。虽然这段画面呈现在银幕上不足一分钟,但里面的模型面数超过千亿。More VFX项目视效总监赵浩强对外表示:“推动地球流浪的引擎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可是它有很多特别细节的东西,资产量很大。这个长镜头里,我们往地上撒的小石子有就有100亿个。”
  中国特效电影的发展并没有壮大本国特效公司的业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制作、大投入的电影更加信赖国外的特效公司,《英雄》中秦军攻赵时万箭齐发形成漫天箭雨的特效就来自梅隆旗下的数字领域公司。
  因为在这个阶段电影要传达的视觉效果已经不是物理特效所能满足的了,电影特效的关键核心是开展计算机图像学底层研究分析及程序设计。在好莱坞这项技术已经在工业光魔、维塔数码、索尼图像、数字领域形成规模,但是在中国电影行业,这项技术仍处于无人区。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流浪地球》一半以上的特效镜头是由国内的电影特效公司负责完成的。摆脱了盲目照搬国外特效的黑历史,这一次,中国特效团队实现了本土化。无论是中国城市特征、中国自然景观还是中国人物形象都在影片中得到了中国式的视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