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特刊-
3特刊
  • ·护局护台迎接上海解放

护局护台迎接上海解放

1952年,上海药水弄棚户区装上了公用电话

包括邮电工人在内的各界群众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进上海

  

老报纸:1959年5月28日《上海邮电》刊登文章《护局斗争回忆片段》
  为了迎接上海解放,电信职工广泛开展了护局护台运动,对保护通信设施、维护上海的通信通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为上海解放后顺利进行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当时指挥上海战役的粟裕将军曾评价说:“在上海攻城战斗中,没有停过电,没有停过自来水,电话局照常工作,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迹。”
  上海解放前夕,地下党组织员工开展保护企业、坚守岗位活动,以保证在解放上海战役中通信的畅通。1949年1月,中共上海电信系统总支委员会建立后,就把“保护局台,迎接解放”作为中心任务,发展党员,组建上海邮电员工联合会,并收集通信网络的设备、人员情况,交由上级党组织转送解放区,为将来的军事接管作准备,同时开展反对盗运通信器材设备,反对调遣职工及工技人员去台湾的斗争。
  解放上海战役打响后,国际电台立即组织党员和进步员工,将收发信台近200吨通信器材设备抢运至市区安全储藏,电话公司党支部还派人秘密抄录军政保密电话号码,供解放军领导机关和中共上海地下市委指挥战斗,敦促国民党军队投降。1949年5月25日,解放军通过上海地下党,找到了敌警备副司令刘昌义的电话,话务员及时将电话接通,解放军聂凤智司令员向刘昌义阐明了解放军的政策。最后,刘昌义放下了武器,解放军顺利开进苏州河以北地区,解放了全上海。
  上海解放十周年时,也就是1959年,邮电系统员工叶瑞庭在《IT时报》前身《上海邮电》上撰写文章,回忆了当时护局护台斗争的情形。上海解放时,叶瑞庭在邮局工部间(即投递科)工作,当时有三百多人进行了护局斗争,有一个营的国民党军队驻扎在邮局包裹科出口组地方,企图与解放军对抗。之后国民党军队又占领了三楼,并在窗口上架设机枪,但是在解放军强大攻势下,这些国民党军队已经军心涣散。解放军要求这些国民党军队限时投降,邮局职工王裕光不顾危险,竭力去做说服工作,最终这些国民党军队挂出了投降的白旗。那天夜里,解放军全部进驻邮局,而在黎明时分,邮局大门开了,迎来全新的时代。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原上海邮电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机务员出身的吴士清也回忆起他参与地下工人协会护局护场的故事。在解放前的那段时间,地下党开始领导地下工人协会展开护局护场工作,要在解放前保护通信设备不被破坏,吴士清作为地下工人协会的一员参与这项行动。为了保护机房,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了分班,从早到晚进行巡逻,两班倒地盯紧设备,防止异常情况发生。当时,哪怕苏州河南北两岸正在打仗,电话也照样是通的,坚持到5月27号上海解放的那一天。
人民电信事业蒸蒸日上
老报纸:1950年1月1日《上海电信》创刊号
  在解放初期,一些不相信共产党治理能力的人评价说:“共产党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甚至有人扬言:“共产党军事打100分,政治80分,经济得零分。”但在上海解放、取得军事胜利之后,共产党同样在经济战线取得胜利,打赢了“两白一黑”战争(即大米、棉纱、煤炭),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在邮电领域也是如此,在上海解放初期,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美籍工务部长曾叫嚣称:“共产党来管电话公司是管不长的,没有器材,技术力量也不够,维持不下去,只要三个月,最多六个月就要关门。”然而,事实给了他一记响亮耳光。在上海解放之后,上海邮电行业进行了机构调整,建立了党工团组织,建立了新的劳动制度和福利体系从而提高工人地位,同时发展通信方便百姓,推动电信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解放之后,旧企业章则被废除,职工医疗和劳保制度执行,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工资改革实行。与此同时,职工福利体系建设也在进行,办起了食堂、邮电医院、职工幼儿园,建造了邮电新村,让职工居住就医等环境大为改善。丰富的职工文化活动也开展起来,为职工带去丰富的精神食粮,1949年5月至7月,上海电信工会以《快报》形式出版了15期,后来定名为《新电信》。1950年1月10日,《新电信》更名为《上海电信》,后因机构调整,《上海电信》停刊,10月1日出版《上海邮电工人》。1958年8月,《上海邮电工人》更名为《上海邮电》报后复刊出版。
  除了办报纸,上海电信还组建了歌唱队、乐队、车技队、话剧组、摄影组、电影放映组,开办图书馆、健身房和新建球场等等,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
  当时有邮电职工在报纸上写诗,反映解放前后职工境遇的对比,解放前是“从前工人真凄凉,破衣烂被睡弄堂”,解放后“学习政治和文化,吃饱穿暖住新房”,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与此同时,电信业务不断发展,方便了百姓。解放初期,为了方便市民使用电报和长途电话,上海电信增加了长途电话营业网点、恢复公用电话亭、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医疗急救电话,而且全面开办公用电话传呼业务,开始了“家家户户,皆可传呼”的通信阶段,这是电话转向主要为百姓服务的一道分水岭。在固定电话普及之前,公用传呼电话承担起为上海市民语音通信的重任。
  解放之后,上海邮电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9年9月的一期《上海邮电》上刊登了一组数字:公用电话比解放前增加了七倍多;室内电话局电缆的长度555179公里,如果接续起来,坐(当时最先进的)图104喷气飞机,也要飞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