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新闻消费-
3新闻消费
  • ·新能源出租汽车,能“吃饱”吗?
  • ·饿了么饿着食客 苦等外卖偏不来

新能源出租汽车,能“吃饱”吗?

  

IT时报记者潘少颖
  随着去年进博会前夕,上海大众出租首批50辆荣威Ei5纯电动出租车的上线运营,上海出租汽车行业开启了“绿色出行”时代。站在上海的街头,新能源出租车越来越多地驶过。互联网汽车智能系统、四路数字摄像头……最新上线的荣威Ei5-400新能源车的智能功能不少。
  新能源车的充电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出租车一天有十几个小时要在路上跑,它们能“吃饱”吗?
快充没问题慢充老大难
  强生出租的杨师傅是去年保障进博会开上新能源出租汽车的,在他手机里装了好几个充电App,以备在路上不时之需。“白天充电还可以,最大的问题是晚上要充电。”相比于其他司机,杨师傅算是幸运的,不久前,公司帮他解决了在家里安装充电桩的问题。在没有安装充电桩之前,他每天收工后要把车开到家附近的宜家停车场充电,“一般会停一晚上,慢充对保护电池比较有利,但有时会碰到早上去开车时,发现充电枪已经被拔下来插在别人车上了,有时也会碰到充电车位被汽油车占据的情况。”在杨师傅看来,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充电桩,慢充得不到保证。
  海博出租的施师傅也有同感,他也是在去年进博会时开上新能源出租汽车的,今年8月底刚换了荣威Ei5-400,续航里程提升到了400公里,“以前那辆车续航里程只有200多公里,现在的车不开空调能开350公里左右,白天补一次电就可以。”和杨师傅一样,施师傅的手机里也装了各种充电App,基本上能满足白天充电的需求,充二三十分钟就可以,但是也不能大意,不能把电耗尽了才去找充电桩。
  施师傅没有自己的充电桩,幸好他家附近有一个公交车充电站,停车费便宜,也支持慢充。“大部分司机没有自己的充电桩,家附近也没有充电站,他们大多数只能选择快充一个半小时再开回家。”新能源车一直快充很有可能对电池产生危害,施师傅有一个同事的车出现了无法启动的故障,就是因为一直使用大功率充电桩快充造成保险丝烧掉。《IT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晚上慢充这个“老大难”问题,出租车司机还经常会碰到充电车位被占、充电枪无法使用、App更新不及时,当开到充电站时发现充电桩已被其他车占据等问题。
足够的基础设施是关键
  为了解决新能源出租车充电问题,不少企业也在行动。10月22日,上海首个大型出租车专用充电场站——国家电投“玖行充电”宝安公路充电站投入运营,场站内有66根双枪充电桩,均支持大功率直流快充,单桩输出最大功率为100KW,可支持132辆新能源出租车同时充电。以荣威Ei5纯电动出租车为例,最快35分钟可充满。据悉,这是一期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天能满足约3000车次的新能源出租车充电。“现在充电站只支持快充,在后期的工程中会增加慢充的点位,但还是以快充为主。”在玖行充电负责人潘斌斌看来,由于慢充时间长,新能源出租车的慢充目前只能主要依靠家附近的慢充点解决,但是并不需要天天慢充,一个月慢充一两次就可以了。
  针对充电车位被占等问题,不少企业在地锁上做起了文章。鲸泊科技副总经理倪才春表示,带有科技感的地锁能实现新能源车牌识别、充电车位使用监测、充电桩运行监测等功能,“比如有的新能源车虽然停在充电桩位上,但没有充电,或者充完电长时间不走,可以通过与智能道闸系统的云端联动,对于超时占用车位的车收取超时停车费用,通过价格杠杆引导用户认知。”一座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究竟有多高,出租车中新能源车型的占比是非常直观的指标,出租车数量巨大,为保证其运行必须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企业,否则是很难长期、健康地发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动汽车充换电研究所副所长江磊表示,2016年车桩比是6:1,现在是3.3:1,目标是2:1,“不仅是出租车,还有物流车、网约车等,充电桩建设迫在眉睫。储能充电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夜间也能利用白天光伏发电后储存的电能为车充电,有助于大规模推广公共充电设施,还能缓解充电桩大电流充电时对区域电网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