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 特刊-
1特刊
  • ·5G之
  • ·买买买之

买买买之

  

变再探魔都十大新零售店
IT时报记者李丹琦见习记者李玉洋钱奕昀
  商业,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晴雨表。
  2017年底兴起的新零售,让传统零售业再次感受到互联网上传来的劲风,而一众新商业业态的出现,背后是科技手段和产业链的进化。
  作为中国现代商业的发源地之一,上海历来是资本的试验场,无人店、综合店、传统商超、无人货架等新零售业态都第一时间选择了接受上海的考验。
  2018年2月,《IT时报》特别策划《“魔都”10家新零售店大PK》,走访那些上海已经开出实体店的“试验田”,看看新零售究竟“新”在哪里,我们发现,即便有了前缀——“新”,这些新业态也并非一定能“心想事成”。
  日前,《IT时报》记者开启线下新零售走访之路,再次探访10家新零售店之后发现,改变,早已在悄无声息中发生。
无人店真“无人”了
  无人店的兴起源于亚马逊推出的无人便利店Amazon Go,通过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以及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彻底跳过传统收银台结账的过程,真正让人“拿起就走”。
  两年前,受限于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国内所谓的“无人店”大多无法与Amazon Go采用同类方案,用户需自助购物,但近两年来,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的提升,称得上“爆炸式”,而科技的进步让新零售公司尝到了红利,国内“无人便利店”开始落地。在国内首家5G无人零食博物馆——来伊份无人店,智能摄像头+智能货架+辅助感应设备+人脸识别闸机的应用,让无人店真正变得“无人”。
“消失”的先行者
  两年前,资本轰轰烈烈地进入,无人便利店被热捧为“宠儿”,但两年后,风停了,很多先行者也消失了。
  上海第一家无人店缤果盒子,一直走得磕磕碰碰,如今已销声匿迹;苏宁旗下的Biu,也在试水之后换成了其他苏宁业态;邻家便利店一夜消失。会玩技术的不一定只有创业者,这两年,传统便利店如全家、喜士多也都在进行支付无人化改造,拥有成熟产业链和宝贵点位的他们,与消费者的距离显然更近。
  于是,很多无人店没有熬过这个寒冬,便已经消失在历史舞台。
更加mini的综合店
  盒马的出现,带来一种全新融合业态,这种融合不仅仅是线上线下,而且还有零售和餐饮的融合。于是,两年前,我们看到的RISO、盒马、超级物种大多走此路线。
  但这两年,资本越来越青睐身边的mini生鲜小店,最后一公里的争夺战更加激烈,盒马mini、苏宁小店、清美鲜食的出现,开始向电商最后一块“处女地”发起进攻,“在家买菜”的愿望被这些面积不大但品类齐全的店铺轻松实现。
  mini生鲜店同样面临考验,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每日优鲜这些纯线上生鲜买菜电商,依然对重资产运营的盒马mini们构成巨大威胁。
老人开始线上买菜
  当然,这两年最大的变化,自然是老年人开始接受手机支付,也更多关注起线上购物。线上线下的融合成为商超获取用户的关键。
  两年前,新零售的线上和线下的购物体验是割裂的。而现在,线上线下同价,用户在线下购物时获得真实体验,再通过线上消费,形成线上线下的完整闭环。 详见02-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