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8 特别报道-
8特别报道
  • ·无标题
  • ·00后的职业起点在哪?

无标题

  

上接第7版
  作为初代00后,马修身上并不缺少好奇心。在经历成人礼之前,他居住在南方某二线城市的下辖县,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虽然已在市面上兴起,却还未在他们这一辈学生之间普及。手里的诺基亚功能机多少削减了他对社交网站的好感度。从此,横跨在90后与00后之间的距离,怎一个“代沟”了得?
QQ不“过气”,一半靠“00”
  腾讯QQ在2019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半QQ会员是00后。为什么当80后、90后纷纷将QQ视为历史时,它依然是00后心中的“常春藤”?
  00后可以独享父母的爱,可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彻底孤独的一代,因此00后更珍惜和朋友互动的机会。
  他们的圈子文化或许不那么八面玲珑,但足够有的放矢,能帮助拥有相同爱好的人找到认同感。譬如00后喜欢使用的网络“黑话”:nss(暖说说)、xswl(笑死我了)、求扩列(请求扩充好友列表)、nbcs(nobody cares)等。
  “我不当码农,我要当人工智能工程师。”认定目标就努力下去,因此他的假期一点也不清闲,参加各类大学生学术竞赛,从早到晚都被学英语、做题、参加网上的算法比赛等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也时常在QQ群里同参赛队友们讨论任务进度、分享参考文献以及GitHub上下载的词库。这些压缩文件在QQ里可以直接查看,不像微信需要选择其他应用才能打开。
  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足以令00后满足,他们乐于通过互联网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马修和队友们喜欢在QQ群里分享各种俱乐部的链接来进行练习赛。“在QQ上处理文件感觉更方便,大家还会在群里发成语接龙红包、画图红包之类的,功能更丰富。”
  同为腾讯旗下的聊天工具微信社交关系中的引线是人们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共同爱好”,多少缺了点真性情。所以,社交目的更加单纯、兼具年轻态与娱乐性的QQ自然就成了00后的首选。
  除此之外,马修的长辈、老师们“抛弃”QQ已久,正好为这群00后年轻人保留了一块不受干扰的“净土”。在QQ空间上发说说不需要丝毫顾虑,不存在“屏蔽”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小动作,可以让他们享有更多社交自由。
老年人才用微信?不,只是降格成了情报网
  张小龙说,近100万人的微信好友已经突破了5000人。可当中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好友呢?如今的微信,说是“微信一下,马上to B”也不为过。
  马修的微信就是一个没有“真情实感”的产物。“好友?几十个吧。”微信用来沟通最多的对象就是马修的家人,但家人并不会隔着屏幕跟他闲话家常。“我和他们说的话通常也只是‘哦、嗯、好’而已,聊的话题基本就是‘没钱了’或者‘什么时候回来’。”
  或许是微信社交写作“朋友圈”、读作“工作圈”的特点,“抹杀”了马修宣泄情感的可能。他的朋友圈被设置为“仅三日可见”,除了一句禅意十足的个性签名,看不到任何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算我发朋友圈,也会提前把家人屏蔽的,估计其他同学也是这样。”这就是他偶尔在朋友圈里看到小伙伴分享生活照时的反应。在他可见的范围里,给那些同学点赞、评论的数量也十分寥寥,哪怕是十几个小时以前的状态也只收到2个赞。
  相形之下,QQ上的马修活得要有“血肉”得多。旅行、潜水、攀岩、健身、射箭、跳伞,众多个性标签交织之下迅速勾勒出一个健康鲜活的青年形象。QQ空间里,马修的个人照片和他的偶像“金刚狼”均占有一席之地。“QQ好友大概有200多人,我刷QQ空间的频率会比朋友圈高很多。”
  他可以第一时间知道XX考试考得如何、XX这学期选了哪门课以及XX居然脱单了;刷到莫名其妙的“说说”时,他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心照不宣地表示鄙视:“‘啊,我以为自己的人生是个阴谋,其实是个笑话’,这发的什么玩意?”在一条“XX大学表白墙”的账号下甚至可以看到300多个点赞的壮观场面。“图4简直是我心里的典型女友。”其中一条评论如是说,和微信朋友圈里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评论区南辕北辙。
  不同于每日一刷的QQ,马修平均2天才会刷新一次微信。之所以割舍不了微信,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微信支付与公众号两大功能。因为将来有留学的打算,所以马修和许多留学中介互加了好友。他粗略估算,自己的朋友圈刷出来80%都是广告。另外,他还关注了上百个公众号,留学中心、外研社英语学习、算法与数学之美、网络安全大赛、冲浪自由潜等,从专业到兴趣无所不包。
  微信于他,不是只有老年人才用的过气产品,只是背离了实时聊天工具的初衷,降格成了一张情报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