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2 特别报道-
2特别报道
  • ·他们是城市最鲜活的脉搏

他们是城市最鲜活的脉搏

滴滴司机刘邱斌:每天跑几十次医院

  

城内快递小哥李兵栋:年三十报名去武汉
  大年三十当天,李兵栋所在的武汉市黄埔圆通公司微信群里发布了一则运送救援医疗物资的紧急通知,他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报了名,“我在汉川,帮我申请一个运输物资通行证,我可以马上出发!”
“肺炎把大家都关在了房子里”
  经过3天的焦急等待,李兵栋终于在大年初三傍晚5点拿到了通行证。嘱咐好两个孩子照顾老人,安顿好70岁年迈的父母,甚至没有给自己带点口粮,他立刻发动汽车起身前往武汉。一路上,李兵栋经过十几个卡口,下车配合交警量体温,直至晚上7点,终于平安到达武汉转运中心的集结点。
  此时的转运中心空空荡荡,与往日的忙碌形成了鲜明对比。与工作人员简单交流后,他才得知,因为人手不多,仅有的几辆汽车已经被派出运送物资了。他的到来给一筹莫展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希望:有2万个口罩需紧急送往黄陂区人民医院。
  话不多说,李兵栋配合工作人员快速将医用物资搬上自己的货车。当晚9点30分,他运载物资顺利抵达医院。拉下车内的倒挡,缓缓将汽车尾部倒入医院入口,借着忽明忽暗的灯光,李兵栋在后视镜里看见,几位戴着口罩的医护人员早已在医院门口静静地等待他的到来。
  送完第一批货,李兵栋的心情越发沉重。返程路上,他有机会看看这个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此时的武汉,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以往堵车的地段现在连车的影子都看不到,最热闹的街道漆黑一片,只有路灯孤零零地亮着。
跑过数十家医院
  接下来的每一天,李兵栋都在忙碌中度过。现在,包括武汉协和医院、金坛区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的数十家医院都接收过由李兵栋义务送达的物资。短短几天,他行驶里程高达数百公里,消耗油费近千元。
  在疫情面前,李兵栋不知疲倦。困了,就在车里眯上十分钟;饿了,吃点志愿者送来的面包和牛奶凑合,如果工作到很晚来不及吃晚饭,他会在送完最后一单的深夜回到黄埔的快递驿站给自己煮一碗热面条。
  每天往返于距离疫情最近的地方,李兵栋以此为荣。被问及在新型肺炎面前是否会害怕时,李兵栋坦言:“会有害怕,我甚至都想过,万一被感染了,我就配合医院做隔离检查,我相信医院一定能把我治好。”
  今年除夕夜,刘邱斌摁掉了家人催吃年夜饭的电话,和其他滴滴司机一起接受“医护保障车队”的防护培训,包括怎么戴口罩、护目镜以及一些基本防护知识等,并且领回了隔离服等防护物资。
  因为从大年初一起,他就要成为一名特殊的滴滴司机了,专门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这也意味着每天刘邱斌要多次往返医院。
在车上留下水果
  “我是自愿报名的,为在一线救人的医生服务,也是自己对抗疫情的贡献。”原本,刘邱斌准备初一至初三给自己放个假,但随着武汉“封城”,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让市民出行举步维艰,尤其是还要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上班成了问题。
  为了保障市民必要的出行,武汉市紧急征集了6000台出租车,滴滴也召集网约车司机,成立“保障车队”,刘邱斌成了“医护保障车队”首批100名司机中的其中一员。
  除夕夜晚上的培训结束后,刘邱斌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大年初一凌晨2点,不少司机已经进入梦乡,群里发出了当天需要接送的医护人员名单信息,刘邱斌抢到了第一个任务单,是去接一个协和医院的护理人员,“赶紧睡觉,7点不到就要出发了,必须保证精力充沛。”
  睡了不到5个小时,刘邱斌起床,按照培训要求穿好隔离服、戴上护目镜和手套,为车子消毒,到指定地点接医护人员,乘客在协和医院放射科工作,“他叮嘱我一定要注意防护,让我蛮感动的,他还把水果留在车上给我吃。”刘邱斌说,接送医护人员服务让他更了解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和风险。他曾接到过一个护士,上车时情绪低落,原来当天是她的生日,家人希望她能回去给她过生日,但是她怕回家万一传染,“一狠心”还是回到医院安排的住宿点。
向着医院的方向出发
  接送医护人员也有早晚高峰,刘邱斌一般7:00前出门,22:00左右才能回到家,从大年初一至今天天如此,记者第一次联系刘邱斌时,他正在去接一位医护人员的路上,“每天一般要接十几单,中午会空一点。”空的时候,刘邱斌会稍稍休息一会,但会把车开到医院附近,以更快响应医护人员的用车需求。
  别人离医院越远越好,而像刘邱斌这样的保障车队司机总是朝着医院的方向前进,“一开始会有点担心,但后来就不怕了,做好防护就行,而且和医生相比,我们算安全的。”
黄冈饭店老板钟鹏、陈瑶:为医护人员送餐1.2万份
  大年三十原本是祥和喜乐的夜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给生活在疫区的人们心中蒙上了一片厚重的阴霾。他们彻夜难眠,只希望黄冈、武汉……这些生病的城市能快点好起来。
  也就是在这一天,在湖北黄冈经营着“两湘和”和“虾先生”两家饭店的老板钟鹏和合伙人之一陈瑶在微信里决定,要拿出饭店春节的囤货为吃不上饭的医护人员义务送餐。
  截至2月5日,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为一线医护和公安人员共提供免费送餐近12000份。
绝望中的蛋炒饭
  大年三十凌晨4点30分,因为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好几张医护人员无饭可吃只得吃泡面的照片,80后陈瑶的心仿佛被针扎了一般。没有任何犹豫,她立即给钟鹏发微信商议,想给吃不上饭的医护人员送餐。
  刚刚点了发送键,微信那头的钟鹏几乎是秒回。两人一拍即合,商议好分工,激动地一夜未眠。
  凌晨4点43分,负责物资调度及后方协调的陈瑶在一个498人的微信群里发布了一则信息:“敬畏那些奋战在疫情岗位上的医护人员,如果你们在工作岗位上每天吃饭不方便说一声,我们尽己所能给你们做些简餐免费供给,请有需要的和我联系。”
  大年初一上午10点多,负责炒菜的大厨钟鹏接到一名医护人员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男子,尽管看不见表情,但钟鹏从他的声音中听到了绝望:“请问你可以给我送点饭吗?我们已经整整3天没有吃上饭了。”
  听到这里,钟鹏立刻奔向厨房,用最快的速度为医护人员做了两份蛋炒饭。
  电话不停地拨入,仅仅4个小时,钟鹏和陈瑶已经陆陆续续接到近200人订单。他们即刻召唤回饭店的员工,临时组建了一支4人的团队,前往饭店为医护人员准备午餐。
是坚持还是放弃?
  收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钟鹏和陈瑶团队开始为上千名医护人员供餐。然而,大年初三下午,他们发现,店里的食材即将消耗殆尽,当时的菜场已经全部关停,超市也被一抢而空。不出一天,食材就要告罄。
  钟鹏想了想,让陈瑶通过微信群求助。“我们可以问问同行,看看有没有谁愿意把家里的食材捐献出来;如果有卖的,我们买。”钟鹏说。
  燃眉时刻,微信群里的黄冈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大年初四一大早,还没等钟鹏和陈瑶来到饭店,爱心人士捐赠的1200斤油、3000斤大米、堆积如山的青菜、土豆已经到达了饭店门口。两人欣喜若狂,激动的同时亦被这群不具名的爱心人士深深感动。此后的每一天,他们都能收到不同的物资。有时,是十几袋萝卜,有时是一大车鸡蛋,还有成堆的玉米、面粉。“一旦开始,我们就停不下来。每天源源不断的食材运到饭店,既然接收了,就一定要送出去。现在已经有不少医护人员指定只吃我们家的饭菜。”对钟鹏而言,这已经变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