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6 特别报道-
6特别报道
  • ·线上还是线下?家电经销商“上下两难”
  • ·《歌手》将继续“云录制”“明星+5G+AI”大练兵

《歌手》将继续“云录制”“明星+5G+AI”大练兵

  

IT时报见习记者李玉洋
  最新播出的湖南卫视王牌综艺节目《歌手·当打之年》,你看了吗?
  没有华丽的灯光舞美,没有高端的音响设备,也没有豪华的乐队,在家隔离的内地歌手周深独自完成了打光、摄像、化妆等操作,就这样背墙一战,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
  与前两期不同的是,这期的《歌手》采用的是“云录制”方式,即分别在北京、上海、东京、台北、长沙五座城市连线录制,500位大众听审线上投票“云打分”产生结果。用这种线上方式录制的综艺被称为“云综艺”,“云综艺”也成为今年年后综艺界的一抹亮色。
感觉就像看直播
  参加这次云录制的听审小琦告诉《IT时报》记者,她在今年1月初报名参加了这一期的录制,不过受疫情和春节假期影响最近才迟迟正式录制。
  小琦说,第三期改为云录制后,节目组通过电话、邮件与她沟通,而云录制全程在“芒果TV”App内进行。
  “2月16日进行了云录制的测试,主要是直播和投票功能的测试;录制是17日晚上8点开始的,一直持续到10点。”小琦说:“感觉就像看直播一样。”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视频直播页面会打上各个听审对应号码的水印以防止盗版。
  等到所有歌手竞演后,大众听审们会一次性为他们投票,“系统会弹出投票框,在线歌手的投票时间为3分钟,奇袭歌手为1分半钟。”在小琦看来,她并没有察觉录制期间身处五地的歌手在音响效果上有明显区别。
  不过,B站用户“默渝与鱼”却认为播出版本和录制时的不一样。他也是一名参与第三期云录制的在线听审,他在上传到B站的一条Reaction视频中指出,录制当天袁娅维竞演时,伴奏声盖过了歌手的声音,播出后歌唱者的音量被明显调大。
5G、AI加持“云录制2.0”
  除了第三期《歌手》外,湖南卫视采用云录制的节目还有《天天云时间》等。虽然都是云录制,湖南卫视却把《天天云时间》《嘿!你在干嘛呢?》称之为“云录制1.0”,把《歌手》称为“云录制2.0”。
  在云录制1.0阶段,即《天天云时间》《嘿!你在干嘛呢?》节目中,只需要使用一套视频会议系统,即可实现所有艺人、嘉宾的在线互动交流和拍摄,大家不出门就可以完成节目录制,技术实现难度相对较低。“称为‘云录制2.0’的原因是,《歌手》在原有‘云录制’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升级,在空间、时间上的突破难度更大,进一步保持了精品节目‘云录制’条件下的高质量。在确保安全录制以及保证音乐高质呈现的基础上,节目组最终还是决定启用‘云录制’的形式,完成节目品牌与‘云录制’的双重进阶。”湖南卫视方面告诉《IT时报》记者。
  此次录制中遇到的难题有很多,譬如歌手的录制设备、乐手团队和环境,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听众评审的聆听、回放设备,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标准化?如何处理音频、视频在线传输的质量和效果?
  湖南卫视表示,以访谈、脱口秀、生活记录为形态的节目在“云录制”中都面临网络稳定性、视频清晰度、网络传输过程的还原度等技术难点,音乐竞演、PK和投票在节目中占据重要分量的《歌手》对技术要求更高。
  据微信公众号“湖南广播电视台办公室”中报道,早在湖南卫视2019-2020跨年演唱会上,湖南卫视覆盖传输中心曾测试了一套手机直播推流软件系统,手机安装相应App后,调节相关参数,实现1080i50Hz的“真高清”画质拍摄与实时回传。这一软件系统被应用于《歌手·当打之年》的云录制,7位歌手从东京、台北、北京、上海四地使用手机拍摄,7路音视频信号实时传输回台、实时完成录制。
  在此次录制过程中,“5G+云+人工智能技术”都被应用其中。“云录制”模式下的500位在线观众,在整个节目过程中会产生近70000条视频素材,大概有90小时,如果依靠人工剪辑,不仅所需人工量大,且需耗时数天才能完成。
  “智影AI识别与AI剪辑技术可以在1小时内对70000条素材进行筛选分类与制作。首先通过AI技术识别选出5000分钟的有效素材,然后通过智能拆条技术进行标签化剪辑,接着这些素材再通过云端进入节目组后期团队手中精剪。5G和AI技术的使用,让这期节目的云录制和云剪辑都变成了现实。”湖南卫视相关负责人向《IT时报》记者介绍。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