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2 特别报道-
2特别报道
  • ·速度与温度

速度与温度

  

围城中国大战“疫”新机遇
  这是一个值得历史铭记的春节。
  1月20日,钟南山在接受《面对面》采访时,明确新冠病毒“人传人”,1月23日,武汉封城。
  这天是大年二十九,小年夜。
  此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花冠状的病毒将成为全球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直至今日,仍在肆虐。
  中国,打响了这场抗“疫”战的第一枪,在毫无准备之下。
  面对复杂程度远超SARS的新冠肺炎,除了背水一战,别无他法。
  所幸,还有科技。
  4个月过去了。从一开始“围城时代”10天建起的火神山医院;到“暖春时代”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绚烂的武大樱花;再到“疫后时代”直播间里掀起的阵阵带货热浪……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超高速宽带等新科技的推动下,在紧张、悲怆、坚韧、温情、期盼等各种情绪中,这场战“疫”,成为中国整体科技实力的一次集中检阅,更为中国数字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
封城76天,10天建起一座医院,14个方舱医院消解疑似病患挤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面前,中国的战斗只有两个词:速度和温度。5G直播造医院,在最危险的地方架起视频会议,宽带村村通让山区学生上网课,AI医生阅片如有神助,白衣天使和通信铁军这对“伉俪”,都用速度赢得了希望。快一小时,或许就能多救一条人命。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中,“新基建”初现成效。
IT时报记者孙妍
“雷火”两神山“过早”一碗面
  十天建起一座医院,十六天建起第二座医院,“雷火”两座神山,是体现中国抗疫行动力的最强音。
  1月23日,武汉封城。
  26小时后,火神山第一个5G基站开通。36小时后,中国电信再战雷神山近2000个网络信息点。
  大年三十,中国电信武汉蔡甸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卫军入驻火神山,刚开始几天,连吃口泡面都是奢侈,因为,现场没有充足的热水。后来,工地上常常能看到凉凉的盒饭,因为,来不及吃饭。那些日子,他馋一口蔡甸最有名的牛肉骨汤面。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寄托了所有武汉市民的希望,消解了重症患者挤兑的风险。
  1月26日,央视向武汉电信提出邀约,希望可以对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进行慢直播,只用了1个白天,第一场5G直播便开始了。
  当1月26日18点45分,武汉电信将火神山医院建设的第一路视频流通过5G向央视传输时,并没有想到,这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5G+光纤双千兆直播,将有过亿人见证10天建造一座医院的中国速度。
  多少个清晨,我们睁开眼,焦灼地看着疫情数字上涨。多少个深夜,伴着直播里机器的轰鸣声,我们满怀希望入眠。
  在亿万“云监工”参与之前,5G直播还只是一个概念,中国电信用“5G+AI+天翼云”实现了这场云网融合的挑战。如今5G慢直播已成为一种潮流,从疫情中心到各省“小汤山”,再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通信人一直在挑战速度、高度,但直播间的评论却在传播着温度。
  76天后,武汉解封。
  杨卫军近乎报复性地吃面,牛肉粉、牛骨头汤面、牛肉面、财鱼面......“用过早(吃早餐)来感受武汉的变化,是我们武汉伢子的浪漫。”
  烟火气息弥漫在武汉的大街小巷,杨卫军的简单愿望终于实现了。
一场云会议与“死神”赛跑
  英国网络崩了,欧洲一夜回到标清视频时代,加拿大四大银行员工起早贪黑抢VPN......疫情之下,全球网络遭遇大考,中国网络却在14亿人居家隔离时撑住了。
  在这场云上战“疫”的背后,是无数的通信人,他们去往最危险的地方,选择与家人挥手告别。
  城外的人,只是听闻武汉疫情与华南海鲜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城内的人,却在步步逼近阴霾。
  2月6日,苏建和李炫炜来到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这里距离华南海鲜市场直线1.5公里,是第一批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医院中唯一的二级甲等医院。
  当他俩乘坐唯一一部电梯上楼时,电梯门缓缓打开,两位医护人员推着一辆担架车进来,上面盖着一块白布,写着一个大大的“奠”字。两人不敢多看一眼,心里明白,这是一位已故的新冠肺炎病患。
  两人是武汉电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普通装维工人,深入最危险的地方,是为了一场与死神抢速度的云会议。
  武汉市7家定点医院、27家方舱医院、79个隔离点要开通视频会议系统,几乎所有重大的防疫指挥任务都需要通过视频会议形式火速下达。
  3月10日,14座武汉方舱医院全部“关门大吉”。谢东贵不由想起,第一次穿过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走道时,一眼望不到头的床位。
  整个湖北,中国电信有超过万名员工奋战在工作值守、机房值守和外勤服务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一根网线连起开学第一课
  “爸爸每天抱着电脑吃饭、抱着电脑睡觉,他告诉我,武汉修了两家医院,需要网络传递信息、开视频会议,爸爸要去保障网络的正常。我想要爸爸陪我玩,陪我聊天,可爸爸没有时间。”
  潘圣宇收到了一封女儿的亲笔信,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女儿眼中“抱着电脑吃饭睡觉”的爸爸,他是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网络操作维护中心员工。
  疫情暴发期,潘圣宇忙着修补网络,最长36小时无眠。妻子上了抗疫一线,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都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照顾新生儿ICU里的小宝宝们。
  夫妻俩无暇顾及女儿学习,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学会了独立上网课、App打卡、上传作业。
  原来是一尺讲台,连接着老师与学生,疫情期间却成了一根网线。
  全中国有1.2亿学生在钉钉上课,相当于学生总数的一半。除了用钉钉打卡,在IPTV上网课也成为中小学生的普遍选择,目前IPTV的用户已经逼近3亿。仅单个应用承载上网课的学生人数,就远远超过了欧洲居家办公的人数。
  父亲借来全村唯一一部笔记本电脑,舅舅跨越三栋房子拉来一根网线,余梦娟才得以完成开学第一课。“当听到同学们对我说‘老师好’的一刻,我内心有了波澜,真的太难了。”余梦娟是学而思培优武汉分校一年级数学面授主讲老师,武汉封城之前,她回到黄冈老家村里过年。紧接着,武汉封城,学而思在大年三十紧急通知转为线上授课。
  这根网线,在疫情中成了连接老师和同学的生命线。
  2019年开始,中国十万个偏远地区的行政村开通了宽带。2020年底,中国将实现村村通宽带。鸡犬相闻,守望互助,连着你和我的,就是这张网。
两支铁军白衣天使和电信人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其实,这是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潘圣宇与妻子一起穿上防护服在一线抗疫,一个是通信铁军,一个是白衣天使。
  从武汉黄陂方舱医院一路向东,730公里之外,是杭州的浙江省人民医院,2月18日,一项特殊的检查,在两个医院间“隔空”展开。“延时很低,(大概)只有几个毫秒,肉眼几乎看不出来,接近实时状态。”浙江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彭成忠手握着超声波探头,慢慢在一个仪器上滑动,几乎同一时间,千里之外黄陂方舱医院里的机械臂操控着另一台超声波仪器,在病人的腹部轻轻转动,通过5G网络,这位病人的超声影像数据,实时出现在彭成忠眼前的屏幕上,借此他可以“隔空”为患者检查、评估和诊断。
  医学影像数据传输的瓶颈,是网络带宽。一次数分钟的心肺超声检查,会产生最高达2GB的海量超声影像数据,如果网速不够,医生很难做到远程判断,而远程实时操控机器人,更需要高带宽、低延时的网络特性,这恰恰正是5G的用武之地。“我告诉自己不要流泪,眼睛要用来看片子。”已持续奋战多日的武汉金银潭医院樊艳青主任面对媒体时曾表示。
  武汉部分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全院一天CT量曾超过1000例。如果按照一个病例做一次CT要拍300张照片估算,意味着一个医院的影像科医生要在一天内看完30万张照片,而用AI做第一遍筛查,影像医生阅片时间减少85%以上。
  让更少的医护人员暴露在危险之中,让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这应该是5G最有温度的表现,是科技带来的改变。
武汉,撑过来了!
  武汉,醒了!武汉,堵了!
  第一波感受到武汉重启的人,莫过于社区志愿者、快递员、12345市长专线话务员等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这座城市跳动的毛细血管。
  公共交通停了,出行怎么办?小区封了,外卖停了,买菜怎么办?家人发烧去不了医院怎么办?12345市长专线电话那头,是武汉市民或着急,或无助,或焦虑的求助。
  武汉电信开放渠道事业部王欢是12345市长专线的一名志愿者。电话里,她要用温暖的声音安抚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漫漫长夜中,她的耳边还是萦绕着声嘶力竭的求救声。
  武汉疫情暴发以后,武汉电信迅速召集志愿者支援12345市长专线,截至2月29日,市长专线肺炎救助热线已累计救助2.65万余次,市长专线累计转办重症1.67万余次。
  陈凌就是求救的一员,她四处疾呼,就为给疑似感染的妈妈和姥爷求一张床位。生死面前,她必须用尽全部力气。
  她是幸运的,妈妈和姥爷等来了床位,在武汉解封的前夕,痊愈出院,继续享受这人间最新鲜、无杂质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