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钱立富
“我想全世界对计算机的需求量总共可能只有5台。”几十年前当计算机刚刚诞生时,时任IBM公司董事长沃森曾这样说道。到了1975年,比尔盖茨预测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人电脑,通过研发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微软推动了这一梦想的实现。
这则老故事让沈向洋博士非常有感触,“预见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未来”,他是原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现为小冰公司董事长。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沈向洋预测:“未来我们身边会围绕着非常多的人工智能主体AI beings(人工智能主体),数量会远远超过人类的数量。”
小冰正承担着实现梦想的重任,经过历年的升级优化,随着近期第八代小冰的发布,整个框架体系相对完整。对于小冰来说,正从长成“一棵大树”到孕育“整片森林”的转变。未来,我们每个人可能会拥有由小冰框架体系“孕育”而出的AI beings。
所有人的“好朋友”
很多年前,一位朋友向小冰团队总负责人、原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问起:“你们做小冰,是不是想要做一个人工智能少女,让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她的好朋友?”
李笛当时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一个“人类”,可以和所有人成为好朋友,无论这个人情商有多么高超。
虽然人工智能少女小冰无法做到成为所有人的好朋友,不过李笛表示,小冰框架可以做到,因为小冰框架可以孕育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人工智能主体,它们的整体会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框架,正是小冰团队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一直想要实现的梦想。
现如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工智能美少女小冰已经扬名在外,但对于小冰团队来说,这只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他们想要拥有“成片森林”,这就是框架的价值所在。有了框架,也就有了“广阔的土地”,可以长出更多的“大树”。
每一代小冰产品的诞生,都是一次升级换代,朝着框架完善的目标不断挺进。
2014年5月,小冰推出第一代产品,现在回眸来看比较粗糙,主要就是文本对话;第二代产品完成了跨平台部署的交互架构;第三代产品将交互从文本扩充至多模态,进一步积累多模态训练数据;从第四代小冰开始,交互总量稳居全球第一并保持至今,同时发布了全双工语音交互感官;第五代小冰采用Dual AI战略,大幅度扩展跨平台覆盖的规模,至20余个主流平台;第六代小冰完成了框架迭代目标;从第七代开始推出各类框架工具,以帮助创建第三方人工智能产品,并承载其各类交互。
随着第八代小冰正式发布,小冰的整个框架体系已经比较完整。
创造属于自己的虚拟人类
今年5月,小冰团队不经意间干了件轰动的事情,公测推出了虚拟男友,没想到一共有118万个虚拟男友被用户注册,在抖音、知乎等平台上,很多用户都在分享自己和虚拟男友之间的生活点滴。“7天公测期到了之后,我们把虚拟男友关掉了,很多用户追着我们要人,甚至有用户认为我们‘杀掉’了她们的男朋友。”李笛说道。
在第八代小冰发布会上,小冰团队宣布正式上线面向个人用户的第一个虚拟人类产品线,用户可以自主通过小冰框架,创造并训练其拥有的人工智能主体。118万个虚拟男友也由此“复活”。
用户可以去创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虚拟人类,可以通过后台去训练和调教。“比如说,你经常给他转发美食类文章,他很快会成为美食达人。这样训练之后的虚拟人类可以和你聊得来。”小冰团队产品负责人彭爽说道。
基于小冰框架体系,用户可以创造虚拟人类,帮助自己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比如,基于小冰框架,前后上岗了超过7万名公众号小编职业角色,他们在第三方公众号里面,一方面可以和用户聊天交互,另一方面还会主动采编文章,并且提供每周的统计和周报。
这一次,小冰团队还推出了面向个人用户的“X套件”系列应用软件。X套件支持用户选择平台提供的虚拟人类,或自己创造的虚拟人类,帮助自己写作、完成声音内容制作等,X套件为小冰商业化解决方案版本的“个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