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8 时报独家-
8时报独家
  • ·“正在消失”的EVCARD

故障车辆照样“出借”运维人员鲜有踪迹

“正在消失”的EVCARD

  

IT时报记者李丹琦图冯诚杰
  7年时间,从分时租赁行业的佼佼者,变成业内的“小透明”,EVCARD高光不再。
  近日,有用户张女士向《IT时报》投诉,称多次尝试租用EVCARD,却总是遇到“App有车停车场没车”的情况,甚至虽然可以借,但汽车因损坏根本无法行驶。一怒之下,张女士卸载了App。
  曾经一度在申城街头巷尾到处可见的“绿牌车”EVCARD越来越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2017年8月,EVCARD曾立下了“至2020年,累计营运车辆总数30万辆以上、拓展100个以上城市”的Flag。但3年过去,EVCARD全国投入运营的新能源汽车为5万+,业务拓展至65+个城市,成了官网给出的数据。
  EVCARD发生了什么?一周来,《IT时报》记者走访申城多处租车点,车辆少、无处停车、车况不佳、无人运维、使用率低等问题频现。Mob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EVCARD的江湖地位跌出前三,2020互联网租车平台的用户规模牢牢被神州租车、联动云租车、一嗨租车占据,且业务基本都是长时租赁。
  难道,又一个共享经济的赛道要关闭了吗?
“原地未动”却花了100元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EVCARD,吐槽满满。“一公里没‘动’,倒花了100元。”前几天,小林(化名)租了一辆按分钟计费的EVCARD,App上显示,目的地有三个停车位,可他开到却发现,三个位置都被其他车辆占用了。由于EVCARD要求只能将车停到指定车位,而离小林最近的可用停车场就是他之前租车的那个网点,无奈之下,小林只好将车子又开回了出发点。不巧遇上高峰期,整个过程花了90分钟,100元租车费,而小林相当于“原地未动”。
  用户灵灵(化名)也是焦虑的。刚启动时,仪表盘显示续航145公里,没开多久,可行驶公里数直线下降,为了顺利返程,一路上她不停在App上关注最近的充电桩,以缓解自己的“续航恐慌”。
  12月14日,在普陀区一处酒店地下停车场,《IT时报》记者找到了6辆EVCARD,其中一辆外观有明显的碰撞痕迹,汽车车头保险杠已经破裂。即便如此,这辆汽车依然出现在App里“可租车”的名单里。
  记者随机选择了3辆外观完好的EV
CARD试驾,付费打开车门后发现,其中一辆汽车的仪表盘显示胎压不足,无法正常驾驶。记者旋即点了还车,却依然被计费了10元。
  曹杨路一处露天停车场停放着3辆EV
CARD。App显示,3辆汽车都可以正常租用。记者看到,其中一辆EVCARD正在充电。24小时后,记者重返该停车场,这辆汽车依旧在充电,记者试图将插在车头的充电插座拔下来,然而用尽力气也未能奏效。
  走访普陀区、静安区11个停放EVCARD的停车场后,记者发现,有大约四分之一的车辆存在各种不同问题,而当记者报修或者投诉时,EVCARD的客服热线却很难打通。除了第一次追回10元租车费后,14日下午,这个号码便再也没接通过。
两年里车辆减少四分之三
  EVCARD诞生于2013年,其背后的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是由上汽集团旗下的分时租赁品牌e享天开与上海国际汽车城旗下的电动车分时租赁品牌EVCARD整合成立。
  由于具有车企背景,EVCARD基本模式是运营自有车辆的分时租赁,但这种模式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源于资产保有和运维“太重”。互联网租车是一项重资产、重运营的产业,往往存在营收结构单一、车辆成本难控制的盈利难题。
  2019年4月,时任环球车享(EVCARD)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曹光宇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EVCARD运维人员的人车比为1:15~20,即1个运维人员负责15~20辆车。
  但从记者实地走访来看,对于问题车辆,并没有运维人员及时做出处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EVCARD负责线下运维的均为外包人员,刚开始每人负责10辆车,稳定后负责14-16辆车。但由于用户素质参差不齐,运维一直是共享汽车的痛点。
  12月17日,EVCARD方面人士回复《IT时报》记者称,EVCARD有严格的车辆巡查机制。运维人员对网点每周定期巡检,同时检查在网点待运的车辆,对车辆外观、内饰做检查,发现车损上报公司,根据车损严重情况安排维修及后续追责;发现轮胎问题由运维人员现场补气或直接更换,若无配件则上报公司,重新安排人员进行维修。至于运维人数有多少,上述人士并未给出详细说明。“分时租赁的痛点在于,车辆流动性大,加上无人值守的运营模式容易造成车辆租出、停放过程中的车损无法追责,使公司背负了较大的车辆管理及维修成本。对于运营过程中的车辆外观,我们尽力做到对车况的监控。”EVCARD人士说道。
  运维效率与公司整体运营情况紧密关联。EVCARD官网数据显示,目前EVCARD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为核心业务遍布全国65+个城市,有13000+个网点,投入运营了5万+辆新能源汽车,月订单为184万+。其中,上海有3673个的网点。
  2018年公开报道显示,EVCARD在上海至少投放了38000辆车。EVCARD方面人士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11月底,上海地区EVCARD运营车辆有近万辆。两年间,公开数据减少了四分之三。12月16日深夜,记者在EVCARD App上看到,可租用的车辆数量不到1000台。
全球都在“消失”的共享汽车
  2019年2月22日,戴勒姆和宝马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约11亿美元),将双方的城市移动出行服务整合为一家控股公司——戴姆勒的共享汽车品牌Car2Go将与宝马DriveNow、ParkNow和ChargeNow合并,新公司名为“Jurbey”。
  对于EVCARD而言,这不是个好消息。Car2Go是国际汽车巨头戴姆勒旗下的共享汽车品牌,一度曾是EVCARD“学习”的榜样,但从外媒报道来看,几家有车企背景的共享汽车运营都不理想。国内的Car2go于2019年6月30日正式结束在中国的运营,而新成立的Jurbey也再没了声息,所有的消息都停留在去年年初。
  摆在全球共享汽车面前的共同问题是,如何通过运营盈利。分时租赁汽车要想盈利,日周转率是关键,此前Car2go在欧洲市场曾做过测算,每日平均接6-8单便可盈利。EVCARD在2018年透露的数据是,日周转率为4-5单,但价格低于同距离出租车,并不能覆盖成本。
  两年后,EVCARD涨价了。如今,在上海,EVCARD最低端车辆的租用价格从最早的每分钟0.6元上涨至1.1元,这意味着驾车一小时需要66元,而且除了租车费以外,用户还需要支付畅行服务费和选择购买的2元基础服务费。
  以一个1小时27分钟的订单为例,行驶11公里,费用为101.7元。如果以同样价格打车,在上海正常工作日的路况下,可行距离大约在30公里左右,耗时约40分钟。
  显然,与最初提供服务时以低价打市场不同,EVCARD改变了市场策略。但由于做不到随处可借还,用户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到固定的停车场去借还车,如同前文中的小林那样,这大大减低了人们将共享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欲望,同时也降低了汽车的周转率。
  目前,上海有一片区域为EVCARD随停区域,随停区域内,在任意合法停车位上都可以还车,用户只需支付10元还车服务费。记者在App上看到,该区域北至自然博物馆地铁站、南京东路地铁站,南至老西门地铁站,西至静安寺地铁站,东至外滩景观平台附近。
  随停区域解决了小部分用户停车的燃眉之急,但仅适用于荣威ERX5车型。而且,想要拿下更大的停车场并不容易。停车费是共享汽车运营的另一大拦路虎。上海普通商业楼宇一个月的停车费租金为600-800元,如果是重点商区,2000元以上是常态。此前,受新能源利好政策影响,EVCARD曾以优惠甚至免费的价格拿下不少停车位,包括有机构和政府免费开放的停车位、长租的商场停车位,而在机场等车位价格较高的区域,EVCARD需支付少量增值服务费。但记者走访发现,可供EVCARD停放的停车网点数量比2018年公开的数据少了许多,而且多家停车场表示,明年将停止为EV
CARD提供固定车位。“2019年3月起,公司开启精细化运营策略,对全国的运营车辆和服务网点进行调整,关停低使用频率网点,增加高使用频率网点的车位数,高密度覆盖交通枢纽地带。”EVCARD方面人士对此表示。
艰难自救长时租赁+货运物流?
  2019年,始终难以盈利的EVCARD进入低迷期。据了解,环球车享的收入中,租金占90%,其他还有少量增值服务和广告费用。成本构成方面,有汽车购置成本、充电桩建设和充电成本,停车位成本和运营成本等。其中汽车购置成本占70%。
  显然,“重资产”模式下,EVCARD前景并不乐观。曹光宇曾在2019年4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希望将EVCARD做成一个将车辆、充电桩、停车位等信息共享、重服务轻资产的平台。
  然而,天眼查信息显示,2019年8月24日开始,曹光宇陆续卸任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各省/市的董事长或法人一职。曹光宇是e享天开的创始人,曾被称为中国分时租赁模式的创始者和引领者,2013年,他率先提出汽车分时租赁概念并将其落地。
  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一直空缺至今年9月2日,天眼查显示,蔡宾担任了环球车享的法人代表、董事长,在此之前,蔡宾是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且这一职位并未随着他接管环球车享而卸任。
  另一条值得关注的消息是,12月1日,蔡宾新任职安吉华宇物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由上汽安吉物流与天地华宇合并而成,是全国货运物流平台的领头羊。
  目前,仅从这些人事调动信息中,还很难看出上汽集团对于EVCARD的下一步战略布局如何规划,但在浙江、山东、重庆等地相继出现了共享新能源汽车“坟场”,其中不乏白色的EVCARD。
  原有的分时租赁模式,也即所谓的共享方式,可能将逐渐消亡。 下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