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9 时报独家-
9时报独家
  • ·普陀区启动首批特色应用场景征集

《意见》起草者和学者解读:上海如何向“全面城市数字化转型”

普陀区启动首批特色应用场景征集

  

IT时报记者郝俊慧
  新年伊始,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建设便已站上潮头。
  1月6日,“普陀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研讨会”在上海环球港召开,此前不到48小时,1月4日晚,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城市数字化转型意见》),要求深刻认识上海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并明确了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
  从《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到《城市数字化转型意见》,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上海政府连续发声,为上海未来五年发展定下了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
  究竟超大型城市要如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世界智慧城市”的上海将在哪些方面全面创新?普陀区作为在新型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方面有区位优势的重要城区,又将如何打造最新技术、最新应用的综合试验场?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各方专家各抒己见,干货满满。
《意见》起草者:从“率先”看“重塑”
  “由于疫情,我们的城市数字化转型至少提前了10年甚至15年,数字化时代已全面到来。”研讨会上,《城市数字化转型意见》起草者之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陈斐斐(市数字转型办工作专班)谈了当初制定意见时所基于的全局预判。
  如果对《城市数字化转型意见》第二部分总体要求稍加注意,可以看到其中有三个“率先”:率先探索新经验,用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超大城市治理和发展难题;率先应用新技术,用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和广阔市场空间;率先转换新动能,用数据要素配置连接全球资源、大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潜力,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创造人民城市数字化美好生活体验,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扎实基础。
  陈斐斐指出,这三个“率先”正是贯穿整个《意见》的主线。已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跑在全球前列的上海,如今要承担的是引领作用,走前人未走之路,“率先”的另一层内涵是创新,是突破,也是重塑。
  比如,社会管理规则的重塑,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政策瓶颈门槛,要重点突破,提供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比如,城市运行生态的重塑,通过怎样的路径进行数字化城市建设?不再是自上而下的任务,而是市领导经过深入基层的大调研,围绕高品质的市民需求,张榜挂帅,请“能人”来揭榜。“甚至我们还考虑,是不是可以请市民做咨询,将需求转换为重点场景,并以此制定整个城市化转型的重点场景计划表。”陈斐斐表示,目的就是要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数字化转型变为发展亮点,并由此形成新的城市建设招商模式,推进场景招商和数据招商。
学者:城市管理从微观走向宏观
  研讨会当天上午,同济大学CIMS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云龙刚刚根据最新的《城市数字转型意见》,更新了自己的演讲PPT。作为网络数据科学研究学者,他在仔细研读这份最新政府意见后,发现了诸多与以往不同的方向。“总的感觉是,政府的数字化场景建设在从微观向宏观转移,技术需求方向从了解现在到预知未来转移,这两点的变化,将很可能加速一些关键新技术的产学研成熟度。”马云龙举例称,《意见》中提到的几点要求,如对态势全面感知,对风险监测预警,对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等等需求,分别对应仿真技术、预测技术、优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这些技术在以往落地到实际场景时,总会有一定难度,但现在来看,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更强调全面态势和预判,这将倒逼政府和企业服务商在加快技术开发和投入,而高校也有望通过更灵活的机制,将技术产业化。
  近一年来,人工智能的第一波红利正逐渐消失殆尽,更多应用场景不再适用于现有“大数据”“高算力”需求的深度学习算法,小样本或者零样本的人工智能学习算法,正逐渐成熟。
  据马云龙介绍,传统基于大数据的AI,必须“投喂”大量的样本和标注数据才能进行学习,却无法像人类一样有类推能力,比如从一匹马推理出一匹斑马依然是马,目前正在迭代中的零样本算法,其目标是希望可以从已知类别样本推理未知类别,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浅层提取图像的视觉特征,结合学习对象的语义表示,训练从视觉特征到语义表示的机器学习模型,从而实现对未知对象的推理。
  从准确率来看,零样本算法还有很大完善空间,最新2020年的数据在40%-60%之间,但基本以每年2%-3%的比例提升。
  马云龙认为,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将应用于更多实际场景中,尤其是像违规晾晒、违规占道等未必有大量数据产生和储存的场景,将这些场景数据化后,通过小样本,甚至零样本,一样可以实现人工智能识别,以更好实现城市综合治理转型。
政府:从大调研到强保障
  普陀区政府将此次研讨会放在环球港,别有深意。整整1年前,2020年1月6日,环球港“5G+双千兆全球第一港”建设应用启动,为5G在商业领域的试点落地,推动区域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应用。
  1年后,与此次研讨会同步进行的,是普陀区首批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征集活动启动。普陀区委常委、副区长姚汝林提出,政府在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注重谋划改革联动,统筹布局顶层框架,并且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来推动全流程的场景再造、业务再造以及与之匹配的管理再造、服务再造,“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系统研究和分领域研究,清楚底数,梳理需求,进一步抓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完善进行设计,细化实施路径”。
  经过多年数字化建设,普陀区沉淀了一批数字化转型重点产业、重点地标和重点应用场景。2019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产业年均增长20.86%。2020年前三季度,普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3.73亿元,同比增长48.92%。新基建方面,目前普陀区累计开通运行5G基站1336个,每平方公里基站数达24个,5G建设应用位列全市第三。
  普陀区科委主任李文波透露,2021年,普陀区将进一步完善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体制机制,成立区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第一季度将开展区内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大调研,力争在第二季度形成区数字化转型示范应用场景,为全市提供可供借鉴参考的样板场景。同时,进一步强化区级财政资金等要素保障,为后续应用场景建设保驾护航。
  同日,360、京东、华为等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以及各通信运营商参加会议,并介绍了各自在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方面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