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0 新闻通信-
10新闻通信
  • ·无标题
  • ·《IT时报》记者跟随上海市劳模吴文巍赴西藏调试“智慧云供水”项目

《IT时报》记者跟随上海市劳模吴文巍赴西藏调试“智慧云供水”项目

在施工现场,吴文巍忍着高反进行测试

  

IT时报记者潘少颖摄影报道
  西藏,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这里是千山之巅,也是万水之源。
  然而,就在这水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当长达六个月的严寒来临时,一些地方因为低压、冻土、大风等自然原因,居民无水可用。
  上海市劳模吴文巍是上海电信客户服务专家,两年前,他从一位上海援藏干部口中得知此情况,便想着如何解决当地居民的冬季用水难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吴文巍带领工作室进行样机研发和多次模拟实验,并制定了细致的解决方案。
  半年多来,在平均海拔高达5000米的“智慧云供水”试点县,施工工地热火朝天,2020年底,智慧云供水项目室外基建如期完成。
  1月4日,2021年第一个工作日,《IT时报》记者跟随吴文巍赴藏,来到试点县进行样板房联网调试,调试成功就意味着关键节点取得胜利,青藏高原冬季冻水将成为历史,为当地易地搬迁小区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Part 1“生命之源”流向这里
  沿着318国道驱车300公里、翻越两座5000米以上的高山,1月5日,记者和吴文巍从日喀则市直奔试点县,高山、草甸、悬崖连绵不断延伸至远方,远方依稀可见巍峨的雪山。
  因为下雪封路,整整耗时一天才到达试点县,山被冰雪覆盖,风肆虐地吹着,还有凝固成冰的河以及缓慢行驶的车辆。
藏族孩子的心愿
  开进县城没多久,一片崭新的藏式小区出现在眼前,四层楼居民楼,白墙白顶和红棕色壁花窗,甲谐、扎西、得勒、康庄,小区名字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试点县的四个易地扶贫搬迁小区,也是智慧云供水项目的试点小区,1000余户藏民正陆续搬迁至此。100平方米左右的居室,藏式家具、冰箱、煤气灶、电视机等一应俱全,可以“拎包入住”,美中不足的是用水问题。
  这里,每户藏民家中至少备有七八个水桶,到集中供水点去挑水,小区里的公共厕所也需要清洁人员提水清扫。为了防止冻住,集中供水点的龙头不能关闭。
  扎西是当地一位读高一的藏族学生,父母是农民。和家人搬至这里后,在冬季的每个早晨,他都要和哥哥拎着六七个水桶去离家一公里外的集中供水点打水。“家里有六口人,我和哥哥每天早上要跑两次,才够全家人一天使用。两年前,哥哥考进上海交大,挑水的任务就落在我一个人身上了。”操着并不熟练的汉语,扎西告诉《IT时报》记者。这个淳朴的藏族孩子有一个心愿:希望打开水龙头就有水,以后自己考上大学离开家,爸爸妈妈就不用挑水了。
  放寒假的扎西最喜欢往家附近的智慧云供水工地上跑,大家亲切地叫他“小扎西”,他知道这里承载着自己以及乡亲们的希望。
几百个问题摆在眼前
  现场指挥部是一个简易绿色帐篷,挂着“供水改造提升项目指挥部”的牌匾,看似不起眼,但他们要解决的高原冬季用水问题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此前,为了解决冻水问题,当地在水管外面缠绕电热带,但是成本太高,一栋4层楼一个冬天就要用去3万多元电费。吴文巍的解决方案中有“四大关键先生”:电信云、新材料、物联网和自动化。传感器收集现场环境参数,包括冻土、低压、严寒等,一旦温度特别低造成冻管,就会触发阈值,电信物联网卡将信息传送到天翼云,天翼云上部署了由吴文巍工作室自主研发的算法,可以每时每刻自动生成最科学的动态调水指令;每条水管上安装了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装置,一条条水管接收来自“大脑”的指令,根据指令把水调配给需要的住户,让水听指挥;新材料则是“保护伞”,遇到停电、信号不好等意外情况,新材料可以对水管起到保温等作用,为修复争取时间。吴文巍说,这四者联动,可以保障从源头到用户侧每一道“关卡”。
  帐篷内堆满了各种施工材料,脚下是泥土砂砾,外面刮起大风,帐篷内也会尘土飞扬,唯一的一张桌子经常蒙着灰。
  2020年5月,吴文巍曾赴藏进行实地实验,至此,这里成了吴文巍最牵挂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指挥部。”一下车,不顾高反带来的心慌气短,吴文巍急匆匆走进指挥部,他的脸上洋溢着老友重逢的喜悦。
  看着大家被高原红占满的脸、干裂的嘴唇以及基本填平的基建现场,他感慨地说:“泥石流、地震、沙尘暴时不时来侵袭,几百个问题摆在眼前。”
  环境关、信号关、施工关是三大难关。以信号关为例,智慧云供水项目需要传感器收集现场参数,通过电信物联网卡将信息传送到天翼云,才能每时每刻计算并生成科学的动态调水指令。其中,信号起到关键作用,但2020年8月测试信号时,大家发现这里信号较弱,数据无法传送。在上海电信、日喀则电信的配合下,两个月后,信号终于达到要求。
  施工现场意外更是层出不穷,卫晨是现场监理,2020年9月初就来到这里,这个上海小伙脸颊上已经映上了明显的高原红。最危险的一次,他正站在窨井盖上,突然井盖脱落,他随着石块、泥土一起掉进井里,幸好当过消防员的他身手敏捷,及时抓住了井里的栏杆,只受了些皮外伤。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大家把所有的窨井盖都进行了加固。
  5000公里之外的上海,每个夜晚,吴文巍不仅要远程协助解决现场问题,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技术研究,比如模拟极端环境下,让设备进行高强度工作,不断发射信号、接收数据。经过三个月多的测试,设备终于能稳定承担整个冬季工作了。
从“微创手术”到“神经手术”
  记者随吴文巍到达试点县时,当地藏族施工人员已回家过藏历新年,工地上只剩下四五个施工人员。不过,由于去年5月赴藏时,吴文巍对每一种户型都做好了“微创手术”方案,因此,水管入户施工有条不紊在进行。《IT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并不宽敞的卫生间,两位施工人员互相配合,严格计算水管倾斜的角度,只有这样,当系统检测到温度低于零度,上海电信天翼云平台发出全网调水的指令时,水才能按“就近最快”的原则,调拨到需求方。
  4户样板房的水管接入完成后,一场“外科神经手术”开始了。
  1月7日下午,由吴文巍劳模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智能自控防冻系统被放入样板房所在的单元楼门口窨井内,这个一平方米不到的黑箱子是通过在冰柜中用泵抽气来模拟高原低温低压环境研发出来的,每户人家的用水数据通过系统上传到“智慧云供水指挥平台”。
  单元楼门口是一片工地,两位身着单衣的施工人员在井下作业。井内温度大概有10度,比外面暖和一点,但非常昏暗,他们只能用手机照明。
  当两位施工人员从井内出来时,已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他们在井下呆了两个多小时,吴文巍也在井边呆了两个多小时,他吃力地起身,活动着冰冷而发麻的手脚。
  天色越来越暗,但施工没有结束,还要安装智能水表、室分系统等,“神经”连到每一家才算形成闭环。吃完晚饭,吴文巍和施工人员又回到现场。
  零下二十度、没有暖气的夜晚寒意难挡,因为太冷,子夜一点左右,吴文巍去旅舍拿了一件外套后,又赶回施工现场。
打开龙头就有水
  这是吴文巍期待而紧张的时刻。
  大半夜没睡,第二天上午,吴文巍又出现在施工现场指导最后的收尾工作,4家样板房具备了测试条件。
  临近中午,样板房“智慧云供水”设备通电,吴文巍在手机和电脑上分别打开“智慧云供水指挥平台”,几分钟之后,记者看到第一组数据出现在吴文巍的电脑屏幕上,包括设备状况、水流和数量等,大家一阵欣喜。但不一会儿,大家就发现水温数据没有显示。
  问题出在哪儿?吴文巍的脸色渐渐凝固,在脑子里迅速寻找原因,可能是逆变器出现问题,以至于传感器没有感应到温度。
  吴文巍立即通知施工人员进行检查,重新连接后,水温数据终于显示。当上海也传来“收到数据”的消息后,吴文巍露出了这几天来最灿烂的笑容。
  按照样板房模式,春节前小区内每户人家都能安装好智慧用水设备,藏民打开水龙头,水就汩汩而来。
  (下转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