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0 特刊-
10特刊
  • ·迎着曙光热泪盈眶
  • ·坚持“多奉献,少索取”的秦氏家风
  • ·编者按
  • ·一次烈士精神的“寻根之旅”

一次烈士精神的“寻根之旅”

  

记者札记
“吃煎饼果子吗?帮你带一个。”“好,我准备出门了。”
  5月21日早晨7点零3分,对秦鸿钧烈士精神的“寻根之旅”,从我和同事李丹琦的这句对话开始。8点42分,火车从虹桥火车站启动,换过一趟高铁,再驱车60公里之后,下午3点03分,我俩到达秦鸿钧烈士女儿——92岁高龄秦维秀所在的村庄,山东省沂南县刘家汪村。
  今年3月,当接到“电台三烈士”之一秦鸿钧的采写任务时,我有些迷茫。这位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之一,几十年间已被报道多次,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在搜集资料和阅读中度过:秦鸿钧夫人韩慧如的回忆录——《真正的共产党人——我的回忆》、韩慧如家乡——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高邑县委员会(隶属河北省)出版讲述韩家三姐妹革命故事的《高邑文史资料》第五辑、上海交大附中第一届“秦鸿钧团支部”介绍、山东沂南县本土作家高自宝的文章“沂蒙村庄行走之世和庄的秦相猷(秦鸿钧本名)”……
  对秦鸿钧烈士事迹逐渐熟悉之后,我们的主题开始明确:去寻“初心”,寻找秦鸿钧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背后的精神起源,寻找藏在红色电波中12年的爱与信念;去寻“传承”,寻找烈士后代对父辈精神的铭记与怀念;寻找藏在血液中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
  5月21日、22日两天,我和同事在山东进行了紧锣密鼓地采访,先后访问了秦鸿钧的女儿秦维秀、儿子秦维安以及几位孙子、外孙和表孙,走访了秦鸿钧16岁闹革命时亲手砸碎的祖业“龙王庙”(秦家世代是庙祝)和因叛徒告密,被迫离开的沂南县世和庄老屋。
  在秦鸿钧和战友贺伯珍于1928年联手栽下的一棵“槐抱松”前,我感受到那种革命带来的强烈的新生力量,这棵生长在枯死槐树树洞里的松树,是八百里红色沃土沂蒙百年革命征程的象征:革命者用血与火,打破腐朽旧社会,打造出一个新世界。
  我们也找到了秦鸿钧烈士对党至死不渝的基因:沂蒙大地,既有传承数千年“精忠为国、仁爱孝悌”的儒家文化,又有经过战火淬砺,百万军民形成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回上海后,我和李丹琦又马不停蹄地采访了秦鸿钧在上海的孙子秦岭,了解到英雄的另一面——一个有着侠骨柔情的丈夫和父亲。
  加上此前已经采访过的“秦鸿钧团支部”首届团支书、和秦鸿钧的革命伴侣韩慧如奶奶有20年“忘年交”的徐骎,至此,与秦鸿钧烈士相关后辈的采访告一段落。
  落笔时,我俩对这篇文章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作为记者,既要让今日之人了解历史,缅怀先烈,更要将烈士“初心”代代相传,让大家感受到传承的力量。
  那晚,我重温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的最后一句话让我热泪盈眶:“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我们也想念你们。你们给这个时代留下的宝贵遗产,正是《IT时报》策划这次“石库门里的红色通信”系列报道的初心,是我们同历史对话后,从中汲取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于是,便有了这篇《红色电波生生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记者郝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