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2 乐活电信-
12乐活电信
  • ·在这场5G大赛中,上海电信爆发了!

千里之外可“看”名医、抢救宝宝更快一点、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更高效

在这场5G大赛中,上海电信爆发了!

  中国5G应用领域的权威赛事——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总决赛日前举行,共有1.2万个项目参赛,600余支项目团队入围。
  在这场堪称信息通信领域的“全运会”比赛中,上海电信大放异彩、收获颇丰:上海电信联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基于5G+AI的眼耳鼻喉疾病远程诊断”案例荣获全国二等奖,打造了5G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示范标杆案例;基于5G+区块链的疑难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诊示范性创新应用项目、基于5G+TSN+新型时间戳融合的工业视觉应用获全国三等奖
  同时,5G智慧农业大田数字治理示范项目-乡村治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5G+智慧党建以及5G+中医针灸推拿特色技术智能远程诊疗案例获得全国优秀奖。
“5G+AI”眼耳鼻喉疾病远程诊断远程诊疗如查房 线上问诊似当面
“眼睛动一动,红肿持续多久了?有没有受过外伤?有没有用过特殊药物?”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一位眼科医生正在帮助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云南基层医院患者做眼部诊断。“眼睛充血比较厉害,眼泪也出现了炎症的表现。你之前没有用过任何药物,先给你开一些激素类药物消炎……”查看了裸眼3D裂隙灯显微镜在线显示的患者眼部情况后,医生迅速给出了诊疗方案。之所以能实现千里问诊,得益于上海电信联手院方搭建的远程诊疗平台。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视力残疾1233万人,全球最多;听力残疾2004万人,全球最多;眼耳鼻喉领域疾病致残占比高达40.55%,残疾老人每5年的增加量都在1000万人以上。但在眼耳鼻喉疾病的筛查、诊断和预防方面,我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医疗资源投入不足、分布不均;传统光学显微镜不能录制、传输和分享,无法满足远程诊疗、AI智能分析需求,使得大部分致盲性眼病不能够及时筛查,无法早发现早治疗。
  5G技术的上场,正在解决这些难题,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被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所覆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通过与上海电信合作,率先搭建了依托电信5G网络的裸眼3D裂隙灯远程诊疗平台,实现了国内首个裸眼3D远程诊疗。
  传统裂隙灯显微镜存在视频传输丢失三维视觉的重大缺陷,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搭建的5G远程诊疗平台,让裸眼3D眼科裂隙灯显微镜在现有裂隙灯显微镜基础上,能模拟人眼观察,分别采集左右眼的影像,经转码和5G传输后,无延时地投射于远程裸眼3D显示屏,重现3D视觉影像。电信5G网络传输和裸眼3D眼科裂隙灯检查设备的结合,能够提高诊断的精准性和可靠性,而且医生对检查过程是可控的,想要看到患者眼部哪个范围都可以在线沟通、画面实时传输,真正实现医患远程“面对面”。
  除了裸眼3D远程诊疗,针对误诊率高达60%的BPPV(耳石性眩晕),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还创新开展了BPPV远程诊断。通过在患者端配备诊疗转椅和眼震图仪,医生端可以远程控制诊疗转椅的转速、加速度,各转轴的精确旋转角度以及眼震图仪的检测状态等,采集远程患者信息,如高清眼动视频、体位视频等信息的远程实时传输和显示。这些参数用于医生辅助诊断眩晕症,能有效降低误诊概率。
  远程诊疗平台的应用,将促进诊疗技术在基层医院及机构的推广,从而实现诊疗技术的规范化和统一化,整体提高国内眼耳鼻喉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江丽雯)
“5G+区块链”新生儿急救转诊系统“上车即入院”让救治更快一步
  深夜,120救护车正在疾驰。车内,新生儿小患者正经历生死考验。对于这些疑难危重新生儿而言,每一次体征数据的变化,都可能将他们带向生死的岔路口。如何才能缩短转诊时间,让救治过程快人一步?
  为此,上海电信携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首创5G+区块链应用融合模式,依托5G专网优势与区块链特性,建立了全国首个5G疑难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诊系统,将120救护车变成会诊中心,帮助患儿实现“上车即入院”,在救护车上也能获得专家的诊断和救治。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疑难危重新生儿救治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早在2002年,医院就开始对外接收重症新生儿的转运。但由于不同医院之间系统差异,院与院之间迟迟未能实现数据互通。上海电信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建立儿科医院、转诊医院、市120急救中心三方的患儿信息协同安全共享平台,保障转诊全流程中信息数据安全使用与高速传输。
  而且,通过云上平台,医院还能实时查看转运过程中患儿的各项数据,帮助医生尽早获悉病人的病情变化。
  上海电信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医疗数据在跨院区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上海电信在5G专网技术的基础上,使用区块链技术,利用其不可篡改的特性,保障急救转诊全流程患儿母婴信息数据的安全获取、安全浏览、安全应用,确保数据在跨院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自今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5G疑难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诊系统已经完成60例新生儿患者转运,占总转诊新生儿50%。复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介绍,未来儿科医院将会把5G+区块链技术推广到大年龄患儿的转诊上,如满月儿童的转诊。
  上海电信希望借助5G,将上海优质的医疗资源,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急需这些医疗资源的地方,帮助更多患者。
  (范昕茹)
“5G+TSN+新型时间戳”工业视觉应用练就“火眼金睛”实时找出钢板缺陷
  这是个流传很广的故事,“电风扇吹空肥皂盒”。一家生产香皂的大企业接到用户投诉,反映购买来的只是空盒子,于是应用了X光透射机进行检测。另一家小企业也遇到类似问题,老板则拿来电风扇放在产品线上使劲吹,将空盒子吹走。
  人们叹服于小企业老板的“灵机一动”,但实际上产品检测环节无法“取巧”,因为无法保证质检准确率,也无法保证不会衍伸出其他问题。不过在5G上场之后,发挥自身的低延时、大带宽、海量连接等特性,结合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练就成“火眼金睛”,帮助企业在产品检测环节实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在大型钢厂,如何在钢板轧制第一时间,完成表面缺陷检测,使得废品不占用场内物流,是企业极为关心的问题。
  为了及时找出有表面缺陷的钢板,宝钢所在宝武集团目前已在数百个产线部署钢表面检测设备,而且算法服务器就部署在附近。但这种方式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安装部署繁琐耗时长,一条产线安装部署调试上线稳定需要半年时间。后续检查、维修设备也需要申请特定时间邀请专业队伍实施,时间、人员成本及效率不可控。而对于未安装表检设备的产线只能使用人工肉眼方式进行检查,效率低、漏检率高。
  为了破解难题,上海电信和宝钢合作,打造了基于5G+TSN(时间敏感网络)+新型时间戳融合的工业视觉应用。在目前已经试运行的酸洗车间502产线,外表上看上去一如传统的质检设备,实际上背后融合了5G、MEC、时间敏感网络、光纤通信技术。
  通过双相机立体成像获取任意点位的超高清图像,8个2K相机同时工作,经过4倍压缩后,在11.5毫秒内,通过上行带宽超500M网络传输至部署于工厂内的MEC。而且通过5G基站授时能力,对8帧图像打上生成时刻的时间戳进行关联,对每帧图像进行独立分析,将8个关联结果综合为对钢板的最终检测结论,满足钢板在轧制完成后第一时间接受检测。在发现缺陷后,系统会根据时间戳计算缺陷钢板所在产线及位置,通过高度稳定的TSN网络在4毫秒内向PCS下达钢板切割停止指令。
  有了5G“火眼金睛”,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钱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