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7 特刊-
7特刊
  • ·元宇宙将改变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
  • ·6G携手元宇宙走向共生共存
  • ·元宇宙或许是一个不同模块拼装的“乐高”世界

元宇宙将改变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

  

高级媒介的出现会颠覆一切,那将是一种媒介对另一种媒介的“超越”。在人类的历史上,传播的进化被划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四个阶段,但这些传播媒介多数都只会同时借助人类的一种或两种感官:听觉、视觉。元宇宙时代,人类身处“具身化互联网”,全身感官将成为“信息源”,随之而来,传播的手段也将迎来全面的“进化”——在元宇宙里“身临其境”的同时,嗅觉、触觉等都将不断接收、输送信息。
  “Web3.0”经常伴随元宇宙一同被提起,它的诞生时日不长,是网络传播学近些年来衍生的概念之一。专注网络传播学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将“Web3.0”定义为:“内容网络、关系网络及终端网络的质变,一切物体都可能成为终端。”而另一种较为通俗说法是:Web3.0将打破互联网集权、垄断。
  “Web3.0在我眼中,其实是一个相较于Web2.0的局部技术提升,底层是区块链、加密货币技术,远远谈不上一个时间足够长的时代,只是恰好遇到元宇宙概念的火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邓建国表示,我们身处其中的“Web2.0”本身也有去中心化的趋势,但没能完成这个突破。
  你在豆瓣写的文章没法同步到知乎?淘宝买东西无法使用微信支付?QQ上的好友没法用twitter联系?其实,“互联网”并不会真正“互联互通”,作为使用者的我们早已对这些规则习以为常,而这其实有悖于“互联网”的初衷。当第一代互联网升级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UGC(用户生产内容)的繁荣场面,但技术的不成熟与商业竞争的逻辑,很快使得“全网的繁荣”销声匿迹。
  元宇宙能改变这一切吗?为了打破隔阂,或许需要寄希望于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彻底改变。邓建国在《2021-2022元宇宙报告:化身与智造,元宇宙坐标解析》中提出“亲身传播2.0”的说法,认为如今互联网的“符号传播”将变成用身体进行的“后符号传播”,最原始的亲身传播1.0通过技术实现“遥在”,完成传播效率和效果俱佳的亲身传播2.0。
  此外,他还认为,UGC将在元宇宙时代迎来全面爆发,区块链技术助其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不平等而禁止技术发展。”邓建国告诉《IT时报》记者,利用技术优势,并采取制定相关措施的手段克服弊端,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另一方面,想要在元宇宙空间里实现上述变革,同样有赖于相关可穿戴设备的演化。邓建国认为主要有两种方向:一类是扎克伯格的版本,仍然基于VR设备的发展,然后基于先进技术的模拟,调用人类多感官;一类则是马斯克的版本,他曾吐槽元宇宙“谁会整天把屏幕绑在脸上”,但若是寄希望于其专注的“脑机接口”,还将面临不少技术难题与伦理问题。“这两种版本会不会截然分开,我们目前还很难预测。”邓建国说。
  (崔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