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 时报要闻-
V1 时报要闻 下载阅读 下一版
1时报要闻
  • ·AI、互联网帮助“消失的人”找到回家路
  • ·本周聚焦

人脸识别可跨年龄寻人团圆平台第一时间推送失踪信息

AI、互联网帮助“消失的人”找到回家路

  

IT时报记者潘少颖图东方IC
  2022年3月1日至12月31日,一场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专项行动由公安部启动,那些年“消失”的他(她)们有了回家的希望。
  人口拐卖,这项古老的罪恶,让无数家庭因此破碎,失去子女的父母、失去亲人的家庭……痛苦凝聚在餐桌上消失的那双筷子里。
  2021年12月6日,一场迟到了14年的拥抱,令无数人动容,辛苦寻子14年的孙海洋,经历了无数个难以入眠的深夜,终于找到了儿子孙卓。2022年2月22日,丰县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桑某妞、时某忠,以涉嫌拐卖妇女罪依法批准逮捕,“八孩母亲”脖颈上的铁链、失落无几的牙齿、含糊不清的只言片语……等待法律给予她的公平。
  在这场专项行动中,科技能为公安部门和这些痛苦的家庭做些什么?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此前的一些成功寻亲案例显示,AI技术、互联网平台等正在成为寻人的“C位”,并且大大提高了成功概率。
24年寻子,突破在人脸识别
  “其实我心里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偏偏是我儿子丢了?”这是电影《失孤》中的一句台词,根据山东聊城郭刚堂寻子的经历改编。2岁丢失的儿子在2021年7月父子相见时已经成为一名教师。
  郭刚堂寻子24年,中国政法大学反对人口贩运国际合作与保护中心主任、北京百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张志伟跟了十几年。“过去,当我们收到有人失踪或者想要寻亲的援助信息时,通常的做法是信息比对,包括家庭描述、居住环境特征、体貌特征等,然后进行人工信息比对,找到相似的人并初步确认,再挖出更加相似的细节进行比对,最终进行DNA确认。”张志伟被称为“打拐律师”,在十几年公益打拐之路上,他帮助了几十个家庭团圆。
  然而,张志伟和寻亲家庭反反复复经历着希望和失望,“要被动等待匹配信息出现,无效比对概率非常高,寻人周期也非常漫长,有时一些无效信息还会成为团圆路上的阻碍。”张志伟向《IT时报》记者坦言。
  “最关键的突破在于去年6月通过阿里‘团圆’系统收到了郭刚堂儿子的线索,尽管他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但通过人脸比对还是判断出了一些不会变化的生物特征,最终通过DNA比对确认。”张志伟告诉《IT时报》记者,现在,人脸识别已经成为寻人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徐州丰县八孩母亲”事件中,针对“董某民、杨某侠结婚证照片上的女子与杨某侠不是同一人”的问题,根据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人像鉴定,杨某侠与董某民结婚证照片与杨某侠在云南第一次结婚照片、网传视频截图杨某侠照片、杨某侠身份证照片、杨某侠近照反映出的人像特征相同,认定为同一人。
从14亿人里找一个人
  如何让更多人知道详细的走失信息?走失者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些地方?该向哪些人推送这条走失信息?这些都是能否成功寻人的关键。
  张志伟提到的“团圆”系统,最早由阿里程序员建立,这个系统最大的作用不是抓人贩子,而是第一时间征集失踪儿童线索,失踪时间越短,找回概率越大。只要第一时间报警,团圆系统会在几秒钟内,调用新浪微博、高德地图、百度地图、QQ等几十个App,向以事发地为中心的特定半径内,推送儿童失踪的消息。在特定范围内的人,无论是谁,都可以提供信息,形成“千眼寻人”。
  时隔十几年,从14亿人里找一个人,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团圆”系统自2016年上线以来,已帮助找回近5000名儿童。“找回率达到98%,而且找回时间也明显缩短,最短的找回时间不到3小时。”在张志伟看来,当收到有效信息之后,匹配速度和结果越快、越精准,越能增加团圆的成功率,这是肉眼识人无法企及的。机器可以基于更多真实资料进行深度学习、构建数据模型,基于人脸识别的AI寻人技术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与准确性,让更多的失散家庭破镜重圆。
  通过调用世界上任何联网设备的摄像头,配上人脸识别技术,让想要找的人无处遁形,这是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的一项黑科技。
  在中国,也有这样一套系统,名叫“天网工程”,其主要用途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摄像头抓拍的人脸进行识别,然后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比对速度极快,1秒钟就能将全国人口“筛”一遍。如果发现失踪人口,而且信息也在数据库里,就能进行定位,附近的警察马上前去解救。如果一时找不到失踪人口,AI技术也能将失踪人口信息记住,并进行跨年龄人像分析,就算是过了十年或更长时间,跨年龄人像模型也有能力找到孩子。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