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8 时报独家-
8时报独家
  • ·MWC2022

MWC2022

三大关键词:中国、AI和节能

  

IT时报记者王昕钱立富
  也许被疫情憋坏了,在刚刚落幕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2上,美丽的巴塞罗那再次热闹起来,大会官方数据显示,95%的演讲嘉宾在现场完成各自的演说话题。
  同样被憋坏的,还有各大科技厂商和它们的工程师们。爱立信、英特尔、谷歌等去年缺席的展商纷纷回归,华为、高通等厂商带来的通信科技新品则再次刷新了5G领域的新高度。
  全球的电信运营商则急于告诉人们,当5G商用走过1.0来到2.0时代的时候,5G的路将如何走?5G又能赋予人们哪些新的意义?
  一切都表明,MWC2022是巴展的“大年”。
  《IT时报》认为,在MWC2022上,中国为世界又奉献了一个5G发展的“新样板”,而AI与通信网络的初次真正融合令人兴奋,至于节能,或许将成为未来许多年通信业的不变主题。关键词:中国中国树立全球5G发展“样板”
  过去一年,全球范围内5G商用网络规模迅速扩张、移动数据流量大幅上涨,但这似乎并没有让葛瑞德(Mats Granryd)心情大好。因为,全球仍有37亿人口没有接入互联网,这是令人悲伤的现实。作为世界移动大会举办方GSMA的会长,葛瑞德在MWC2022大会举办首日发出呼吁,希望全球各国政府应该以合理的价格尽快进行5G频谱分配。这是为了提升移动宽带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这并非他首次呼吁,2019年于上海举行的世界移动大会上,葛瑞德提醒各国政府“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而杀鸡取卵”,智联万物会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前提是信息通信行业不要背负巨额债务,所以要“在适当的条件下及时释放统一频谱”。当时,葛瑞德还向各国建议,“如果想了解政府分配频谱和5G许可证的最佳实践,看看中国。”
全球近一半人口仍未上网
  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在弥合数字鸿沟,过去5年间,全球已有超过14亿人口处于移动宽带的覆盖之下。但目前,数字鸿沟仍然巨大。“全球还有近一半的人口,到现在还没有实现互联网连接,人口规模达到37亿。”葛瑞德在MWC2022上披露这一颇让人吃惊的数字。这37亿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所处的区域完全没有移动宽带覆盖,大约有4.5亿人,对于他们来说,网络可及性需求更加紧迫;大部分人所处的区域虽然有网络覆盖,但他们负担不起,这大约有32亿人,网络可负担性是主要矛盾。
  以印度为例,根据A4AI联盟(Alliance for Affordable Internet,平价互联网联盟)发布的《2021年负担能力报告》,61%的人口处于没有网络连接的状态,33%人口处于“基本连接”,只有7%人口处于“有意义连接”。在印度“有意义连接”人群中,也存在不均衡,男性“有意义的连接”人口占比为9.8%,女性只有3.3%。
  在非洲乌干达,只有1%人口处于“有意义连接”,78%的人完全没有网络连接。
  连接成本太高是造成全球大量人口没有网络连接的主要原因。国际电联(ITU)无线电通信局主任Mario Maniewicz在MWC2022上表示,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没有达到移动宽带接入成本支出低于每月人均国民收入2%的目标,如在非洲,这一指标为4.4%。根据国际电联发布的《ICT Price Baskets 2020》报告,刚果共和国的移动宽带成本支出占每月人均国民收入的比重,达到惊人的32.31%。
“天价”频谱阻碍5G发展
  如何进一步提升移动宽带的覆盖范围,提升可及性?如何降低移动宽带的连接成本,让更多人有能力用上移动宽带?频谱是“关键先生”之一。正如葛瑞德所言,频谱是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GSMA频谱主管Luciana Camargos在MWC2022大会举行期间表示,高、中、低三个频段的频谱资源对5G和社会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1GHz以下的频谱可以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和容量,可负担的5G将支持社会目标的实现和增强数字包容性。”
  Luciana Camargos举例说,在600MHz频段上使用2×10MHz带宽进行5G覆盖,可以减少21%的基站数量,若使用2× 20MHz带宽,则可以减少33%基站数量。这对于降低5G建设成本,提升5G网络的覆盖率和降低5G成本都是极有帮助的。
  Mario Maniewicz呼吁全球频段的统一化,这样一来,终端厂家就不用生产制造适配不同市场、不同频段的设备,从而进一步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和服务成本。
  葛瑞德则呼吁各国政府在频谱分配方面应做得更好,尤其是在价格合理方面。很明显,这指向在一些国家出现的5G频谱天价拍卖费现象,加重了运营商的负担和建设5G网络的成本,从而阻碍了全球5G的发展。
  仍以印度为例,2021年初曾有过一次频谱拍卖,适合5G的700MHz频段因为底价太高,导致“无人问津”。据此前印媒报道,700MHz频谱的每M单位底价为656.8亿印度卢比(9.23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运营商拍卖20M带宽的700MHz频谱,就要花费近200亿美元,如此天价,难怪运营商大喊“用不起”。
科学统筹、技术创新锻造“中国样板”
  在2019年于上海举行的世界移动大会上,葛瑞德将中国称为“政府分配频谱和5G许可证的最佳实践。”
  中国的确是最佳样板。就在MWC2022开幕的同一天,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42.5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5.2亿户。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5G基站数量在200万个左右,中国占比70%;全球5G渗透率为7%,中国已达30%。另外在5G终端、5G用户规模方面,中国也是遥遥领先。
  中国5G快速发展,因素很多,其中离不开在频谱这一关键资源上的科学统筹、精准分配。
  和很多国家不同,我国采取的频谱分配方式,直接推动了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同时,在5G发展过程中,持续高效供给频谱资源。
  工信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程建军在MWC2022上介绍,我国已经为5G许可了770MHz带宽的频谱资源,并且选择中频段作为5G技术的主要频段,“中国的移动运营商,至少有100M连续带宽”。同时,中国积极推动低频段使用,比如700MHz、2.1GHz频段。
  在频谱的使用上,中国运营商也不断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频谱使用的效率。
  比如重耕4G频段用于5G发展,中国电信5G共建共享工作组总经理张新在MWC2022上表示,深耕4G频段实现5G的快速部署,已成为全球共识,目前全球5G网络重构4G频段的运营商比例约为50%,中国5G网络重构4G频段的运营商比例达到67%,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4G网络既要承载4G话务,又要满足5G覆盖需求,成为当前全球4G频谱重构面临的巨大挑战。
  目前,业界普遍采用动态频谱共享(DSS)方式来实现4G频谱的快速重耕,但也遇到了问题,如4/5G异制式干扰一直存在,影响用户5G上网体验。
  这一次在MWC2022上,中国电信和中兴通讯的联合创新成果亮相,在DSS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Cluster DSS,实现了以基站簇为单位的动态资源共享、资源调度,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外场测试结果显示,Cluster DSS使得2.1GHz网络上的5G用户下行速率提升了70%,同时4G用户网络性能也保持稳定。关键词:AI AI与通信的“第一次亲密拥抱”
  2022年,AI人工智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规模应用已有近10年历史,当黄口小儿早已学会用语音指挥智能音箱,AI似乎已经完成普及化和泛在化的使命。然而在今年的MWC2022大会上,华为、高通等通信大厂不约而同开启了另一个AI时代,5G基站、调制解调器等网络级设备纷纷升级AI功能,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数字底座也正开始智能化。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AI和通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却一定是它们之间的“第一次亲密拥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22年是扎根通信网络深处、数字新基建的“AI元年”。
一次慎重的“牵手”
  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业界在2022年开始讨论AI智能与无线网络的结合?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甘斌表示,无线通信网络的智能化与人们生活中熟知的语音、图像识别等常见AI应用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通信网络是高度实时化的,当用户在手机端完成毫秒级的信号处理时,通信基础设施的响应速度必须更快;其次,无线基站设备数量非常多,在中国,未来仅5G基站就将有400多万个,如何合理布局、分配和使用算力,成为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厂商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最后,无线通信的基础计算非常复杂,矢量运算的复杂度很高,这也对AI部署过程中的学习、运算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5G完成万物互联的使命之后,智能的万物互联必然会成为下一步。”甘斌说。“通信网络是基础网络,牵一发动全身,AI的加入必须慎重。”一位MWC2022参展通信设备厂商技术专家进一步解释,每个用户拨通电话、登录App的背后,通信网络和设备都扮演着既默默无闻、又快如闪电的角色,AI要做的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升用户的体验,在海量业务需求和纷乱的频段之间,高效地选择“最优解”,“从下行速率、时延、覆盖、定位、可靠性等各方面来看,通信网络能力可能存在着百倍差异,好比瞬间要在成千上万个组合中选出最高效的那个,这并不容易”。
“用户最佳体验”倒逼通信产业智能化
  形势永远比人强,AI与通信的“拥抱”,其背后动因是AI和云网相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成熟,更是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必然,可以说,形势倒逼通信产业智能化。
  无论5G网络的发展速度进展如何,全球用户正大踏步走进移动通信时代,个人、行业和家庭互联网应用均呈现爆发性增长。
  一位运营商网络优化专家表示,对用户来说,他们不再满足于家中WiFi、出门5G(或4G)的简单移动生活方式,当人们走进地铁、地下室等任何复杂环境时,都不希望自己“失去”网络,甚至仅仅是网络质量的降低,提升复杂和边缘环境下的网络质量,必须靠AI:“我们专业里有句话叫作(用户)业务过程‘零波动’,也就是说,用户感受不到网络覆盖质量的变化,始终保持最佳使用体验,AI将在现有网络覆盖基础上发挥关键作用。”“我正等着AI全面应用在通信行业的那天。那时,我或许就失业了。”上述运营商网优专家笑着说,自己的工作就是实时处理各种网络故障,“目前全球各大运营商都在研究无线网络运维的主动预测和预防,这要靠AI,但我们的尝试还刚开始,算不上很深入。”
  根据华为在本次MWC2022上透露的数据,全球运营商在通信网络侧每月有3亿次告警,其中7000万次需要运营商工程师到基站实地解决问题,其中能预先发现和预防的不足20%,这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沉重的负担,而能为运营商卸下这个担子的,只有AI。
当“AI基站”遇上“AI芯片”
  无独有偶,本次MWC2022上,华为和高通作为5G设备侧和终端侧的领导厂商,纷纷首发了自己的AI战略或理念。
  华为提出了无线网络新一代架构IntelligentRAN,将AI智能融入无线网络业务、体验和运维等方面,实现业务智营、网络智优、运维智简的“自智网络”。
  从长远来看,甘斌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无线网络实现大数据的关联分析、智能预测和智能决策,IntelligentRAN的目标是“三零”,即业务零等待、体验零波动,网络零故障。
  AI在基站和设备侧是如何运转的?甘斌尝试向《IT时报》记者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过去,手机在接入网络时会对全部频段进行测试,然后选择质量最优的那个,显然耗费时间和网络资源,引进AI智能栅格后,具备AI能力的基站就能够知道该用户处在哪个栅格中,并根据历史大数据和算法得出的结果为该用户直接分配最优频段,通信频段如此智能分配,能显著提高基站工作效率。
  当然,这仅是一个小小的例子,AI在无线网络的用户侧、网络侧和运营商侧都拥有大量应用场景。
  移动终端侧,高通在MWC2022上发布了全球首个集成5GAI处理器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70。高通高级副总裁兼5G、移动宽带和基础设施业务总经理马德嘉非常看重AI的加入,他表示:“原生5G AI处理能力的引入,为提升性能的创新打造了一个展示平台并带来了转折点。第5代(骁龙X70)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扩大了高通在全球的5G领先优势。”
  高通市场高级总监南明凯博士介绍,AI在骁龙X70中发挥的作用将体现在AI辅助信道状态反馈和动态优化、AI辅助毫米波波束管理、AI辅助网络选择、AI辅助自适应天线调谐等方面。不难看出,基站在变得更“聪明”的同时,AI调制解调器也在帮助手机变得更“聪明”,通过对信道、波束、频段、天线等智能调整,完美配合基站。
  高通表示,骁龙X70通过5G无线连接实现媲美光纤的浏览速度和极低时延,骁龙X70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向客户出样,商用移动终端预计在2022年晚些时候面市。
  这是一个过去数十年中通信行业从来没有遇到的场景,一部拥有AI调制解调器的5G手机遇上同样拥有AI功能的5G基站,也许在不远的未来,人们有机会看看两个AI基础通信设备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