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的新松工厂内,10000多平方米的机器人生产车间灯火通明。生产线上,一个个协作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距离上海进入静默状态1个多月,但中科新松有限公司临港厂区内的这条生产线几乎没有停工过。作为一家机器人制造企业,中科新松主攻协作机器人生产和智慧产线制造,临港厂区产线是公司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条。这条产线上使用的所有协作机器人都由中科新松自主研发、制造完成。这些机器人“手”中,一台台智能协作机器人正在成形。当奥密克戎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变成高风险事件,当全城静默、工厂封闭时,智慧工厂里发生的一切,能为正在复产复工的上海带来哪些启示?
IT时报记者范昕茹
“盘活”一整条智能生产线
相比其他制造业厂区成百上千人的封闭生产规模,这个1万多平方米的厂区内,进行封闭生产的人数仅有91人。
中科新松仓储物流部负责人许峰告诉《IT时报》记者,3月27日得知浦东即将进入静态管理后,公司便召集队伍,投入封闭生产中。“相比传统车间,同样规模的产线,同样产能,智能工厂车间内的操作人员只需传统车间的四分之一。”许峰介绍,智能车间内,大部分生产流程由机器人完成,驻厂工程师更多充当的是协助角色,配合自动化产线做一些衔接工作,比如说主板的焊接、部件的组装、成品的打包以及针对机器装备的检查和测试。
疫情防控时期,智能化产线带来的优势十分明显。由于小区被封控,不少员工无法返厂工作,产线需要的人越少,意味着生产受到的影响越小。虽然考虑到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封闭生产期间,公司并未将产能排满。但在人数受限的情况下,产能依旧能维持在较高水平。“除了防疫物资采买、员工餐食供应、场馆消杀等其他复工复产的支撑环节,”许峰说,“自动化装配程度比较高的智慧工厂,真正用于生产的人员很少,生产风险和管理难度也更低。”
中科新松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中科新松正对一些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明年,中科新松临港工厂将上线一条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产线,由更多机器人替代人工。“不论是否有疫情,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都是国家的发展战略方向,”该负责人表示,“但疫情可能会加速催生更多企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物流“堵点”正在打通
智慧产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的问题,但和其他企业一样,上海封控期间物流的“停滞”仍然给中科新松的生产带来一些影响。
许峰告诉记者,由于产品特殊,很多零部件都需要定制,按照以往经验,中科新松一般会提前3到4个月布局产线,工厂也会根据生产需求储备一定的安全库存。浦东实行静态管理前,中科新松临港厂区的库存可以满足一到两个月的周转。但物流的停滞,导致公司生产物料的配送和产品交付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生产环节。
“我们第一时间就向临港管委会申请办理上海市通行证。”许峰说,“但周边每个城市的防控政策不一样,每到一处几乎都要办理新的地方通行证,难度很大。”为了避开物流堵点,中科新松选择在长三角周边城市建立临时中转站,产品运出上海后,统一经由临时的集散中心发货。
不过,一切正在好转。随着上海复工复产的推进,物流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4月22日上海宣布为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复苏、积极协同兄弟城市打通物流之后,新的政策已经出台。
5月3日,《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正式发布。其中提到,符合疫情防控条件的企业可向所在区复工复产牵头部门或相关单位申请跨省运输通行证。驾驶员可在随申办App上申请签发全国统一式样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电子证),开展生产物资等跨省运输。
4月30日,许峰告诉记者,公司正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申请全国统一通行证。尽管新版通行证还在申办过程中,但在他看来,这是个好的信号。这意味着,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将会变得更加便利和流畅。“全国经济一体化,没有周边兄弟城市的配合,上海也没办法复工复产。”许峰说,“只有全国政策一致,物流才能转起来。”做足准备,迎接第二批员工返厂
随着上海复工复产的脚步越发明快,中科新松临港厂区的员工也多了起来。“第一批回来了13个员工。”许峰告诉记者,公司第一批申请复工复产的员工已经从居家隔离的状态转为公司封闭生产。而且,作为上海第二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上的企业,公司已经接到通知,开始第二批复工员工名单的统计工作。
虽然因为疫情,目前上海仍要求复工复产的企业进行封闭生产和管理,但相比之前,要求有所松动。《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规定,符合疫情防控条件的企业可向所在区复工复产牵头部门或相关单位申请“复工证”。返岗人员可在“随申办”App上使用“复工证”,向居住地居(村)委展示“复工证”后返工,“复工证”同时显示人员身份证、单位用工证明、核酸证明等有效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复工复产的员工,所住楼栋7天内无阳性、加做抗原检测阴性,经居村委核对身份证,确认之后即可放行。同时,企业可联系安排客车或出租车等组织员工返岗。“这么多人在公司封闭生产,吃住也是个问题。”许峰介绍说,为了迎接员工返厂返工,公司正在努力为封闭生产做好准备,提前准备了折叠床,和相关部门保持沟通,确保员工生活物资的供应,保障好员工餐食。
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的防疫需求,公司还升级了员工防疫物资的保障力度,提前准备了充足的口罩、酒精和消毒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