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我们会先向房产中介、‘三保’人员推广换电,因为这些人群的换电频次更高。”吴征栋解释了根据用户需求分步开放业务的思路。
行业已达盈亏平衡点
“国家准备把充电桩的任务交给中国铁塔经营,通信业既要改革也要发展嘛!”2017年9月,在北京通信展期间,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听取中国铁塔汇报后说了这番话。
2017年,中国铁塔开始尝试将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用在基站上。同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始充电桩尝试,想把基站共建共享的模式复制到充电桩。
一时之间,“国家队”入局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的各种猜想,不胫而走。“桩不是我们的,地不是我们的,电不是我们的。”彼时,中国铁塔内部员工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还看不到能源业务的未来。正处于上市前夕,中国铁塔背负着超50%的负债率,无法再投入巨额资金建造另一只“重资产巨兽”。
如今,中国铁塔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的布局已经清晰,他们谨慎地切入B端,借助其在当地建立的政府、企业关系,竞标公交、网约车、物流等行业的充电桩建设项目。
反倒是在两轮充换电市场打开了先机。行业人士认为,两轮电动车换电将在今年达到盈亏平衡点,对重资产运营行业来说,实属不易。“每年都能看到两家以上的换电企业被淘汰,但又有新的玩家进入。”吴征栋对《IT时报》记者说道。
中国铁塔从外卖、快递这一高频换电领域切换到另一个频次稍低的细分市场,与青桔、美团、小呗等企业达成合作,为旗下共享电单车提供换电服务。“对共享电单车企业来说,自建充电柜资金成本大,所以它们多数选择在郊区建充电仓库,一方面物流调度不方便,另一方面集中充电起火的风险系数较高。”刘春华认为,互联网企业擅长轻资产运营,但中国铁塔从基站到换电,一直擅长于重资产运营,能将换电业务覆盖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0多个城市,也是基于中国铁塔在基站运营上的积累,一旦拥有规模优势,换电企业在电池采购等环节就具备更高的议价权,这也是中国铁塔能拿下共享电单车多笔大单的原因。
选址,是所有换电企业都面临的难题。如今,街边“出镜率”最高的换电柜便是中国铁塔的,它能够拿下众多交通方便的站址,也多亏在建设通信基站时“啃”下了一块又一块难进场的站址。
中国铁塔第一批换电站便建在基站旁,同一时间,由于中国铁塔选址大军跟当地政府、物业建立了良好关系,所以又快速打开了两轮电动车充电桩市场。据《IT时报》记者了解,目前中国铁塔已在全国建设了100多万个充电桩,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新国标》是红利也是鸿沟
6月1日,上海解除封控首日,路边的铁塔换电站旁,几位外卖小哥正在为电瓶车更换电池。“电池标准不一样,认准一家后就不能换了,”他们七嘴八舌地跟记者议论着换电模式,“有些小哥电瓶车老了,就不能使用换电,只能花几块钱在路边找小店,飞线充电,不发生事故还好,要是着火就全白跑了”。
两轮电动车电池标准不一,一直是阻碍换电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两轮电动车换电企业兴起于何时?正是《新国标》开始施行的2019年,到《新国标》在各地真正落地,政策红利在两年间缓慢释放,电池标准等将被强制统一。
《新国标》即《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18)),核心指标有4个:标称电压不超过48V,最高车速不超过25km/h,电机额定功率不超过400W,车体宽度不超过0.45m。
2019年,中国铁塔能源开始换电业务初期,只有上海、深圳等少数省公司对标《新国标》采用48V锂电池,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放眼望去,骑手都习惯用60V大电池跑单,速度快、续航长,彼时其他换电企业多提供60V大电池,采用48V电池的公司反倒面临无人用的考验。《新国标》两年过渡期结束,利好消息传来。据《IT时报》记者观察,在浙江各地,《新国标》正在紧锣密鼓地收官,车行前停满了等待换新的旧电动车。早在去年,北京、上海等地也已经真正落实《新国标》。
艾瑞咨询研报显示,2021年中国两轮电动车销售4100万辆,多地《新国标》过渡期已至,2022年预计成新车换购小高峰,市场规模可达1443亿元。“除了电压不一外,电池大小、接口都存在不同,这也是标准统一的难点。”吴征栋解释道。
一旦涉及换电,无论是对汽车,还是对两轮电动车来说,标准都是第一位。《新国标》对换电企业来说是红利,但若运营不好,将会形成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早在去年,中国铁塔已经针对《新国标》采取应对策略,对非国标车过渡期2022年底前结束的省市,如郑州、天津、山东、浙江等,新增采购电池以48V为主。再将已经全面实施《新国标》省市退役下来的60V电池调拨到尚未实施的区域。
对中国铁塔这般在全国都设有省公司的“国家队”来说,尚有跨区域调拨的优势,但对区域性较强的小规模换电企业来说,《新国标》将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