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郝俊慧
这两年,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WAIC开幕式的亮相,都会带着一个数字人,去年是祝融号,今年是希加加。希加加是一名不拿画笔的“画家”,开幕式上,她的简单几句话,在几秒钟之后变成了梵高风的“外滩游船”、莫奈风的“印象生煎”……
李彦宏以最近流行的AI作画,向与会者呈现了过去一年AI技术层面的重要进展——AIGC(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内容),这意味着AI从理解语言、文字、图片和视频,走向了生成内容,其背后依靠的AI技术,正是2022年WAIC展出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大模型。
某种程度上,这是“元宇宙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技术进步,它意味着,在虚拟空间里生成内容,不再是专业AI技术人员的专利。试想,如果随着技术进步,AIGC的能力从“画”一幅二维平面图片发展为建设一座3D立体建筑、生成一段小影片时,元宇宙的大门才真正向普通人打开,一个人人可以参与建设的虚拟世界。
萌芽于“地表之下”
作为元宇宙的初代居民,数字人是今年大会最“卷”的展品。网易云、快手、soul、百度、商汤等公司展台上的数字人,个个肤白貌美。IDC最新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数字人几乎成为AI第一热门赛道,预计到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102.4亿元。
相较而言,“百度智能云曦灵”更有元宇宙基础设施的意味,它将数字人的生产周期从几个月缩短至小时级,未来的元宇宙里,人手一个数字人并不稀奇。
当然,如果给这个元宇宙取个名字,百度希望它叫“希壤”。
2021年3月,百度发布了希壤第一个版本-7.0。“为什么是-7.0?我们认为最少需要七年时间才能做到交到消费者手中。”自称为“冲在元宇宙建设最前面码农同志”的百度副总裁马杰,为希壤的成熟定了一个时间表。
2021年12月,希壤迭代至-6.0版本,百度将10万人的Create大会放到了希壤里。尽管还不算完美,但马杰认为,在技术上有了较大突破,因为10万用户规模的同屏互动、超大型露天复杂开放会场的舞台中央演讲者声场重建,涉及大量计算和数据交换,在以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截至目前,希壤更新至-5.4版本,在半年时间内,已经陆续举办和落成70多个元宇宙活动及空间,其中包括冯唐个人首个数字藏品发行、中传虚拟校园等。
马杰表示,目前百度还是以七年为目标,以一年一个版本的速度推进希壤“进化”,距离成熟大概还需要五年时间,最终希望可以为行业提供元宇宙基础设施平台,并通过一系列技术可靠、功能丰富、持续迭代的场景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快速进入元宇宙、为产业智能化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能力支持。
完善中国稳定币系统
对于元宇宙基础平台的重要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呼吁,我国必须开展元宇宙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避免出现“中国是元宇宙最大的数据生产国,而主导全球元宇宙技术标准和规则的是别人”。
张平便指出,元宇宙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和意识形态等核心利益,但采用纯软件协议的国际社区,在Web3.0可信、可管、可控方面存在隐患,未必适合中国,尤其是目前Web3.0国际社区中基于美元的支付体系,正在形成元宇宙时代新的经济垄断。
张平认为,中国要开发出一个基于元宇宙的经济新生态,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Web3.0理念,因此他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可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稳定币,并授权各下属商业银行运营人民币稳定业务,对接平台执行稳定币的发展和结算操作,支撑自主可控许可Web3.0的产业。
第二,数字人民币在稳定币上链项目,可以在局部区域合作框架下进行应用测试,完善中国的稳定币系统,数字币系统技术机制完成可追溯、可管控、无风险,后续可以逐步扩大至全国范围,这样元宇宙应用可以有序发展,且体现出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