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郝俊慧王昕潘少颖
进博会,是他们想去的地方,那里有他们想见的人;进博会,是他们坚守的地方,那是他们与进博会的约定;进博会,也是他们追梦的地方,那是成就梦想的魔力场。今天,《IT时报》采访了四位从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勤”参与进博会的人。他们中有的是跨国企业的老总,有的是进博会通信网络的建设者和保障者,还有的则来自进博会5G技术展示的核心展商之一。当他们忆起五载进博情结,“四叶草”内外,旧梦新浮。
感恩进博馈赠的“5年陈酿”
张燕兄弟(中国)董事长、总裁
今年是兄弟(中国)董事长、总裁张燕的第五个进博年。与第一届事事亲力亲为不同,这一次,直至开馆第一天,她才亲眼看见展台全貌。大胆放手背后,是张燕对进博会浓浓的“感恩”之情。“进博这几年,我们的团队肉眼可见地飞速成长。”作为全球稀缺性展会平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格局高、涉及面广,尤其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前提下顺利参展,对每家展商而言都是巨大挑战,不过,张燕也恰恰认为,无论对她个人,还是年轻团队而言,进博会都是绝佳的锻炼舞台。
5年进博情,酿成一杯“陈酿”,张燕想说:感恩馈赠,来,干了这杯酒。
初遇:进博邻里情深
2018年11月4日,第一届进博会召开,经过3个月的紧张筹备,兄弟(中国)将日本名古屋总部的兄弟博物馆原样“搬”入四叶草。一向善于将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兄弟公司,在展台外形上用足心思,一抹白色“祥云”格外吸睛。
然而,直至布展快结束时,时任兄弟(中国)总经理助理的张燕才发现,展台前多了一堵墙,这意味着,观众很可能不会一下子看到兄弟的展台。
除了积极和组委会协调,通过官方渠道引流,张燕结识了对面展台德国贺利氏公司的进博会负责人陈立斌,成为进博会“邻居们”微信群的“古早”成员。靠着“邻居们”的热情招徕、引流,兄弟展台终于热热闹闹开张了。
如今五年过去,“进博会邻居们”已是进博会展商中毫无争议的顶流“网红”,群成员从一开始的20~30名展商,逐渐覆盖到100多家公司,并延伸到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消费品等展区。偶尔有新群友入会,总有人发现大家有共同的“朋友圈”,惊叹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
群里,张燕是大家的“燕子姐姐”,她热情而有趣,群友有什么问题都喜欢和她聊。六天的进博会结束后,大家总会相约一次线下聚会,笑称自己是“6365”(6天+365天)进博人。张燕觉得,“天下朋友皆胶漆”是自己在五年进博旅程中收到的最好礼物。
期待:与乡村孩子的一次对话
每年进博会都是一个“大秀场”,五年来,张燕经手的活动不少,但让她至今念念不忘的,是去年那场公益活动。
2021年进博会期间,兄弟、埃森哲、陶氏等几家公司,与公益组织支教中国2.0合作开展了一场“云游进博会”公益直播活动,直播间里,青海、甘肃、江西、陕西、安徽等地20多所小学的600多位小学生,跟着志愿者参观各个展台最精彩的展品。其中,一位陕西小朋友张嘉诚的绘画作品,在兄弟(中国)的全自动绣花机上变成了一幅精美刺绣,同时打印成明信片,供参展观众留言,然后再寄给那些乡村孩子。“好好学习”“希望未来和你相遇在进博会现场”……张燕自己写了十张明信片。她觉得进博会不同于那些“硬邦邦”的行业展会,是有温度的,可以让小朋友们看到外面美好的世界,“如果这样的活动能够影响这些孩子,让他们愿意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而努力拼搏,我想是非常有意义的。”
成长:我可以,你也可以
今年进博会Brother展台的主题是“兄弟有‘印’力,时光正好,逐越未来”,在大约200平方米的展位顶部,用数片纸型载体打造出一个彩色的时光之轮,每一片载体寓意着Brother的每一次技术创新和进步。
在“直男风”盛行的技术装备区展台中,虽然名为“兄弟”,但每年Brother展台充满艺术感的设计,总带着一股清新的“淑女范”。
尽管这种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之美,是百年兄弟固有的美学风格,但也很难说,与其进博会项目负责人是一位女性不无关系。不过今年的展台布置,张燕几乎没有操太多心,她想借此告诉年轻团队:“我可以的,你们一样可以。”
张燕不喜欢别人叫她“张总”,属下和她沟通时,都是直呼其名,这在人们印象等级森严的日企中,相当少见。某种程度上,这是兄弟公司“积极、明朗、愉快”的企业文化在她身上的映射。
加入Brother中国近20年的她,2003年完成日本学业后回到中国,却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我更喜欢上海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而上海的确也成就了我。”从基层销售人员开始,再到公司的运营部门,最近四年,她的职业发展更是坐上了“火箭”,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举行时,她是总经理助理、行政部长,今年10月,张燕被正式任命为兄弟(中国)董事长、总裁。
企业传播团队的李霦几乎有着和张燕一样的成长经历:先做sales(销售),再转入行政岗,这同样是她的第五年进博。
在李霦眼里,第五次参加进博的张燕,依然一如既往地“忙”,但随着身份角色的变化,她越来越像一个支撑者,帮助员工顺利融入进博会,办好进博会,“这几天看她像‘燕子’一样在展台飞舞,我就更心定了。”
明年:继续相约进博
今年,张燕在忙什么?
兄弟(中国)为本届进博会带来了全球首秀的新品打印机DCP-C421W,同时推出“按需打印、按页付费”的家庭文印新模式,用户购买打印机后,无需补充墨盒,而是在小程序上按需购买打印页数即可,大大降低了打印机进入家庭的门槛。
这是专为中国用户开发的模式。张燕认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物流网络的高速运转、电商平台的快速崛起,都是这种新模式诞生在中国的必要条件,而进博会,也正是跨国企业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在中国推广的最佳平台。
此外,兄弟集团每年都会在全国范围内调研品牌影响力,近几年来,尤其进博会结束后,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的曲线都会明显上扬,对于希望从B端走向C端市场的兄弟而言,这是其他平台难以比拟的品牌效应。
今年9月16日,张燕代表兄弟(中国)公司再度签约进博,从“头回客”到“常驻客”,她与进博,要年年见。
不变的“激情”和“速度”黄辉应急通信保障专家
“在上海最美的季节,我连续5年在进博会现场提供应急通信保障,既感受着通信技术的变化发展,也感受到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世界各国的文化、技术和商品在这里交融。”黄辉,上海电信应急通信局的一名保障人员,从2018年起,每年11月,他都会在进博会场馆的核心区,伴随他的,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应急通信车。
在黄辉的记忆中,和世博会的结缘是从5年前的那个夏天开始的。2018年6月底,黄辉刚结束在青岛举行的上合峰会的通信保障,回到上海,就接到了要参与进博会保障的通知。“虽然没有经验,但一切都按照最高标准执行。”黄辉说。
扩容应急通信车辆、维护检查保障设备、制定优化保障方案……现场测试是保证通信保障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即将迎来第一届进博会的“四叶草”犹如“将出阁”的闺女。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