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兆专网、5G网络、云端守护,上海电信奉上“顶级保障盛宴”
IT时报记者钱立富王万隆/摄
深秋的上海,美丽的“四叶草”又一次进入进博时间,广迎四方宾客,展现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和信心。
五年来,进博会“越办越好”,通信保障和通信服务也越来越优,通行“无感”、上网“无忧”。
今年的进博会,在安检入口,展商和观众无需驻足等待,“嘟”一声即可验证入场,非常顺畅,这背后是有上海电信万兆专网在支撑,一瞬间就可完成信息验证和比对交换;在新闻中心,即使坐满了媒体记者,大家也能高速上网,这里的网络由上海电信独家提供,且核心网络全部采用万兆互联;在展馆区域,无论是手机导航还是拍照、拍视频分享至朋友圈,网速十分给力,因为上海电信对进博展馆5G网络进行了优化,实现200M载波聚合网络的连续覆盖。
润物无声、无处不在,上海电信优质的网络和服务融入了“四叶草”每个角度,再一次成就进博会的无限精彩。
通行“无感”万兆专网瞬间传递信息
11月5日和6日,进博会开幕的最初两天,又逢周末,进入展馆的人员络绎不绝。
走出地铁2号线徐泾东站,经过蛇形通道区后,就来到了国家会展中心的一处安检入口。虽然人流量巨大,但入口处没有人员排队聚集,安检流程便捷、迅速,通行非常顺畅。
入场人员距离安检设备一两米时,系统便能感应到,并进行个人身份和健康状况等信息核验。只要入场人员体温正常,“五码”(疫苗接种记录、24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随申码、行程码、个人健康承诺)全绿,且具备通行权限证件,不需要驻足停留,一边走一边就能进行核验。
这“无感通行”场景的实现,离不开上海电信万兆专网的支撑,一瞬间就可完成与后台数据库的信息验证比对交换,在保障入场人员健康安全的同时,又不影响通行效率。
从第一届进博会开始,上海电信就承担了证件专网的建设工作,在所有进出口都搭建优良的网络环境,在人员进出查验证件时,数据能实时传回后台系统并进行验证。以往进博会信息核验主要是身份识别,本届进博会不仅要身份识别,还要对入场人员的核酸检测、随申码、疫苗接种、行程等多项信息进行核验,所以今年上海电信为证件核验专网提供了127对光线纤路,并继续使用万兆交换设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上网“无忧”不惧人多网速照样快
区域内用户增多就会导致网速变慢,这条“通信定律”在进博会“失灵”了。
新闻中心是进博会现场人员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但是在这里,万兆接入的电信有线宽带、无线WiFi,可让3000位中外媒体记者同时高速上网。上海电信在这里设置了“有线+无线+专线”全方位保障方案,提供了3组共9条高品质互联网专线。
“在需要时,专线可以动态升速至10G,设备和线路高度冗余。”上海电信云网运营部相关人士说。同时为了确保上网安全,这些高品质互联网专线采用了“1主2备”的高规格部署模式,确保线路安全。为了防止极端情况发生,上海电信还部署了一根超常规的备份线路。
除了有线,电信5G在进博会现场也为用户带来高速上网体验。去年,上海电信针对国展中心的展馆、写字楼等区域进行了200M载波聚合的扩容和连片覆盖,带来更快的5G网速。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上海电信又对进博会区域无线网络进行了优化。“进博会开始前,我们对国展中心核心区域的移动网络进行了隐患排查和优化,对于核心区域的网络质量,我们摸底排查了四遍。”上海电信移动互联网部相关人士说。这一次,上海电信还对从国展中心到机场和高铁站的道路沿线,专门继续进行了移动网络优化。
为了确保网络质量,上海电信出动了包含5G基站车在内的十多辆应急保障车,驻守现场。
安全“无虞”云端守护及时干预
和往届进博会有所差异的是,本届进博会上,云、5G等新兴技术已经从应用展示转向实战,助力进博会“越办越好”。“在进博会新闻中心和制证中心,我们部署了基于天翼云的云安全平台,这是我们和云公司一起开发的,从而对系统平台进行安全方面的监控和管控。”上海电信理想公司相关人士说,比如新闻中心桌面上的电脑,一旦发现遭遇病毒攻击或者发生安全事件,技术人员在云安全管理平台上就可以做出相应处置,去阻断病毒、删除恶意文件,保障记者们安全上网。
另外还有设备运行管理平台,可以实时、直观地看到进博会现场通信设备运行情况,提前一步进行网络调整和网优,不用等到告警产生后再去行动。“天翼数字哨兵”在本届进博会现场也得到广泛应用,很多进博会现场的商户门前,都有“天翼数字哨兵”在“站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截至今年10月,上海电信在全市范围内为各行各业累计提供两万多线“天翼数字哨兵”,在收集到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健康检测信息后,与上海大数据中心互通,提高密集人流场所的检测效率。
除了国展中心现场保障人员,上海电信还有大量人员投入进博会通信保障工作。比如在浦东机场、虹桥交通枢纽和地铁线路中的核心机房,上海电信都安排了专人值守,万一有突发情况发生,就可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