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 时报要闻-
V1 时报要闻 下载阅读 下一版
1时报要闻
  • ·威马汽车“失速”

巨亏、裁员、降薪、关店

威马汽车“失速”

  

IT时报记者孙妍见习记者沈毅斌摄影报道
  公司管理层降薪一半,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11月21日,威马汽车CEO沈晖的内部信引起轩然大波,印证了流传多日的降薪传闻。这比“年亏82亿创始人年薪12亿元”的热搜更直击要害。
  降薪折射出威马汽车的处境艰难。经《IT时报》记者调查,除了降薪以外,威马汽车上海总部已启动裁员,同时外包公司人员也在大规模离开。多方信源还显示,威马汽车上海多家门店关闭,从20家左右骤减到12家左右。
  记者就降薪、裁员、关店等情况询问威马汽车方面,然后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2021年时,威马招兵买马、急速扩张。招股书显示,2021年底时威马员工总数为3952人,比2020年增加了1/3,门店数量更达到2020年规模的2.5倍。
  风云变幻太快,只是一年的时间,曾经与蔚来、小鹏、理想并称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的威马,就陷入困境之中。经历销量下滑、亏损百亿之后,降薪、裁员、关店接踵而至,威马挣扎在上市关键期。
外包团队成离职重灾区
  近日,一封名为《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威马沟通信流传开来,威马汽车CEO沈晖在信中表示,今年10月以来,高管主动降薪一半,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公司还实施了发薪时间调整,不发额外奖金(13薪和14薪)、年终奖及购车补贴等一系列财务降本措施。
  11月23日,《IT时报》记者走访威马汽车上海总部时发现,降薪只是其中一环,裁员、停止招人,外包公司更是裁员和离职的重灾区。
  下午1点,不少就餐归来的威马员工环绕着园区散步,有的坐在长椅上刷手机,有的站在吸烟区吞云吐雾。“现在威马各部门在按比例裁员,整体收缩的情况下,怎么还会招人?”一位负责系统管理的威马员工与《IT时报》记者沟通时说道,虽然裁员比例并不高,但确实存在。“都降薪了,年终奖想都不要想。”他无奈说道。
  裁员、不招新这一消息,在其他四位威马在职员工口中得到证实。在脉脉社区,一位名叫“小蜻蜓在雅典下棋”的威马前员工10月28日回复帖子时表示,自己已经被裁员,拿补偿后就走人。
  外包人员是离职重灾区。“我们那层楼原来有一百多号人,现在只剩三四十个。我的领导是威马正式员工,他决定下个月离职,我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威马汽车外包员工王琦(化名)向《IT时报》记者透露,其所在楼层大部分是外包员工,最早一批已于去年底离职,又有一批于上海今年疫情期间离职,每批离职的都有二三十人。
  今年7月以后,外包员工离职越来越频繁,王琦大部分同事也将在11月底前陆续离开。“我听说,威马已经拖欠外包公司一年的费用。”王琦向记者透露,威马内部员工的工资都打了折扣,福利奖金也全部取消,五险一金还在交,自己工资没受到影响的原因是外包公司替员工扛了下来,如今眼看公司也要扛不住,离职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在威马员工看来,疫情导致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收缩,唯有上市融资才能带来一线曙光,没成想,威马6月赴港IPO至今没有进展,反倒被零跑汽车在港交所上市“领跑”。
上海近半门店已关闭
  资金困局,不只传导给了员工,更传导至销售前端。
  近日,《IT时报》记者走访江桥万达商场时看到,威马汽车的立柱广告仍占据着中庭最佳位置,商场入口最佳位置的威马体验馆招牌也未撤下。但是,这家门店早在今年7月就关闭了。“威马汽车在上海商场里的门店大多数都关了。”一位曾在威马汽车工作的销售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自己是在今年7月门店关闭后离职的,“威马现在卖的,很多都是库存车。”
  随后,记者随机拨打上海威马纪鹏路店、普陀同普路店、南翔印象城店的销售电话及售后电话,均无法接通。
  如今,汽车官网显示的网点,只剩下17家,还有1家即将开业,其中负责销售交付的用户中心和星创中心只剩8家,其他只提供展示、售后等服务。记者又一一拨打了各个门店的联系电话,发现并不是所有门店都能接通。“威马汽车原来在上海有20家门店左右,但现在只剩下12家左右,其中售前售后一体的4S店只剩五六家了。”一位威马加盟商向《IT时报》记者透露,“有些门店最近关闭,官网还没及时将名单撤下来。”
  根据威马官方客服的回复,上海威马汽车售前门店有5家,售后门店有7家,售前和售后有重合。
  去年,威马汽车仍在快速扩张门店,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汽车共有621家合作伙伴门店,比上一年翻了2.5倍。这些门店分布在全国211个城市,其中,397家为威马体验馆(提供车辆展示而非销售)、180家为威马用户中心以及44个威马星创中心(提供车辆展示以及销售)。这621家门店中只有3家为直营店,位于上海和北京。
  2021年蔚来门店为289家,小鹏为259家,理想为165家,造车新势力三强总和才能与威马汽车比肩。
  去年迅速扩张的威马汽车,在销售毛利上没有实现转正,2021年度为-41.1%。据媒体报道,威马汽车快速扩张的原因是采取“直营+加盟+代理”的销售模式,而开店的出发点是“吃库存”快速抬高销量,而这导致其经销商网络混乱,不少经销商为了不让资金链断裂而亏本大甩卖。
  “前几个月很多经销商随意降价,卖完就关店了。”一家经营中的威马加盟商向《IT时报》记者表示,“现在威马不再让经销商低价甩卖,规定了最低售价。”
  “厂商指导价为17万元的E5,现在我们卖13万多,降价3万多。放了半年以上的库存车可以降到12万。”上述加盟商人士说道。记者在询价过程中发现,各家经销商的报价差别较大。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