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 时报要闻-
V1 时报要闻 下载阅读 下一版
1时报要闻
  • ·“上帝之手”躲不过“科技之眼”
  • ·重磅导读《我的折叠屏手机,买早了?》

“上帝之手”躲不过“科技之眼”

戏世界杯赛场抢戏多了公正却少了欢乐

  

IT时报见习记者沈毅斌图东方IC
  与往届世界杯一样,本届世界杯可谓精彩纷呈,黑马涌现、强强对决,给全世界球迷带来欢乐,这就是足球的意义所在。
  每次世界杯,都会产生话题或者争议焦点。但不同的是,往届世界杯争议聚焦在球员、裁判、教练这些“人”上,本次卡塔尔世界杯,最大的争议点却是球场上的黑科技——VAR(视频助理裁判)。“从我们角度来看,球已经出了底线,但在主裁判与VAR沟通后,最终判定进球有效。”在本次世界杯E组第三轮日本队与西班牙队的比赛中,解说员说道。而这成为本届世界杯到目前为止最具争议的判罚,VAR随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国内知名体育解说和评论员黄健翔在微博上表示,VAR毁了足球,犹如特效毁了电影;本届世界杯冠军已经诞生:VAR。不过,也有支持者表示,VAR能让判罚更加准确,让足球比赛变得更加公平。
球迷称“球赛越来越难看”
  2018年6月16日,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C组法国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主裁判在VAR的提醒下改判为点球,这是VAR首次在世界杯亮相。时隔四年,今年的卡塔尔世界杯对辅助判罚技术再升级,不仅将VAR技术发挥到极致,还新引入“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
  在“科技之眼”的监督下,一切“小动作”都无处遁形,不过,看似越来越公平的判罚却遭到了许多球迷的反感。“上半场4个进球,3个被判越位,这还怎么踢。”老球迷赵旭伟(化名)在观看阿根廷对阵沙特比赛时激动呐喊着。他告诉《IT时报》记者,球迷们看球不光是看射门一瞬间,还要看赛场上激烈对抗、团队配合和技术比拼,这些都需要一气呵成。
  尚且不论VAR系统的对与错,单就一场比赛而言,因为VAR判罚,裁判多次吹停,已经严重影响足球比赛的流畅度和连贯性。
  以小组赛阿根廷对阵沙特为例,仅上半场比赛,阿根廷因为越位被吹停7次,这已经超过阿根廷在2018年世界杯中6次越位的总次数。据媒体统计,这是世界杯引入VAR视频助理裁判以来越位次数最多的单场比赛。
  除了越位,频繁的点球判罚也让抗性强、战术多变的足球比赛变得索然无味。数据显示,2014年巴西世界杯总的点球数为13个,而今年世界杯,仅小组赛就已经出现14粒点球。“还看什么跑位、战术,看点球大战算了。”赵旭伟说。
  不少人认为,过度依赖科技,足球就只剩冰冷的数据,就像是让AI写作,虽能引经据典,却缺少人类情感。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互联网专家刘兴亮撰文认为,科技帮助裁判进行更准确的判罚,但这意味着一些行云流水的比赛和精彩的配合进球会被吹掉。从观众的角度看,体验太差,因为在屏幕前看直播的每个球迷,都会靠自己的肉眼和经验进行判断,这便与VAR产生矛盾。
  以日本队对阵西班牙队第二球为例,众多观众、解说员肉眼可见球已经出界,但VAR显示,皮球与底线重合1.88毫米,判定进球有效(上图)。“体育竞技都成了科技产品的附属物,丧失了人文因素,变得冷冰冰的,我不想看到。”刘兴亮认为,科技与人性的矛盾,应该是世界杯最大的困境。而怎样在科技与人性之间找到合适的度,是国际足联尽快要解决的大问题。
VAR做不到铁面柔情
  在微博中,黄健翔表达的不是对VAR精确性和公平性的否定,而是认为将判罚权完全交由VAR,权力过度集中,导致裁判被架空。“裁判名存实亡”“科技可以取代人类裁判”等话语也甚嚣尘上。“我认为,VAR的主要作用还是帮助裁判进行公正判断,取代裁判的可能性不大。”国家一级足球裁判林晧(化名)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主裁判的权力依旧是球场上最大的,VAR只是提供参考来降低判罚失误率;要不要观看回放、要不要采用VAR建议,决定权依旧在主裁判手上。只有进球、点球、判罚红牌和判罚出错的情况下,VAR才能够介入。
  其次,裁判的工作不仅仅是判罚犯规,还要发挥引导作用;比如引导任意球正确摆放、化解球员矛盾等,从而掌控比赛秩序与节奏。
  最后,足球之所以能让全世界如此多球迷疯狂,除了精彩的配合与技术外,人情味也是一大魅力。而裁判作为规则的执行者,在做到判罚公平公正的同时,也要尽量展现出温情的一面,这是VAR所做不到的。
  在喀麦隆队对阵巴西队的比赛中,阿布巴卡尔在第92分钟,一记头球破门,喀麦隆队1:0战胜对手。阿布巴卡尔兴奋得脱下上衣进行庆祝,这在足球比赛中属于犯规行为。此时的主裁判埃尔法斯并没有打断这令人兴奋的时刻,而是等到阿布巴卡尔庆祝完后,才面带微笑走上前去,与阿布巴卡尔握手表示祝贺,并将手中的黄牌举起。加上此前一张黄牌,两黄变一红,阿布巴卡尔被罚下场。
  下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