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值得一提的是,林晧还对足球中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越位规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越位判罚其实一直都存在争议,只不过这次是因为VAR将细节放大,导致争论的声音更大。而‘体毛越位’是否判罚,还是需要依据裁判感受与球场上的真实情况进行判断。”林晧告诉记者,“半自动越位系统”让判罚更合理更精准的作用毋庸置疑,随着科技手段越来越精细化,越位规则也可能做出细微调整,不过最终还是让科技服务规则,而不是改变规则去适应科技。“至于球迷们抱怨,越位判罚时会影响球赛的流畅性与观看体验我也可以理解,但作为一名裁判,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判罚的准确性和球赛的公平公正,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其他。”林晧说。
误判依旧是足球的一部分
1.88毫米重合、“体毛级”越位画线、一缕头发碰到了皮球……正当VAR展现出毫米级的精确性时,也迎来了本届世界杯的第一次误判。
在H组第二轮乌拉圭队对阵葡萄牙队的比赛中,补时阶段,B费突破禁区,乌拉圭球员吉梅内斯因防守摔倒在禁区内,本能地用手支撑时碰到球,主裁判法加尼被提醒观看VAR后,错误将点球判给葡萄牙。最终,葡萄牙2:0击败乌拉圭。
乌拉圭足协官员爱德华多透露,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承认,这个点球是误判。
爱德华多说:“吉梅内斯的那个球,裁判很好地把握了尺度,但VAR叫住了他,然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不过,相比没有采用VAR之前,球场上的误判率确实降低了许多,“上帝之手”成为永恒的经典同时,可能也不会再次出现。
数据显示,2018年世界杯前48场比赛中,VAR总共检查出335个事件,平均每场比赛7个事件,其中主裁判共14次在场内观看回放,VAR团队共3次针对疑似事件观看回放。在这些事件中,即使没有VAR的帮助,主裁判也对其中95%的犯规进行正确的判罚,但在VAR的参与下,判罚准确率提升至99.3%,修正14次判罚。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落幕后,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和他的同事们均表示VAR的运用获得初步成功。“我们一直在说,VAR不代表完美,错误或者失误无法根除,但是我相信,99.3%是一个接近完美的数字。”四年后,科里纳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