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潘少颖
12月12日,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正式发布“科创力坐标”,并同步推出《2022年度中国企业科创力坐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2022年度中国科创领袖企业TOP100”与“2022年度中国科创新锐企业TOP50”。
科创力坐标是智慧芽自研自建的一套评估企业“科创能力”,识别企业“科创路径”的先进方法体系。有别于基于行业经验定性评估,以单一维度强弱排名的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模式,智慧芽“科创力坐标”旨在用更系统的视角和更多元的理念,科学衡量企业的真实科技创新能力,深度展现企业的差异化科技创新路径,并赞美这些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多样价值。
在“科创力坐标”企业科创能力评估模型中,智慧芽首先用数据揭示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真实表现,通过技术体量、技术质量、技术影响力、技术全球化四大维度共9个指标,对企业的“科创能力”进行系统性评估。
其次,通过企业科创路径识别模型深入分析企业的技术研发方向和技术产出模式两大关键科创特征。其中,纵轴代表技术研发方向,旨在辨识企业专注研发的技术领域,分析企业在技术版图上是更偏向于探索前沿、革新基础的前沿性领域,还是更偏向于技术落地、匹配市场的应用性领域。横轴代表技术产出模式,旨在辨识企业开展创新的战略思路,分析其在创新道路上是更偏向于效率导向、追求快速转化的进取型创新,还是更偏向于长期主义、注重厚积薄发的积淀型创新。在此基础上,将纵横两轴4个方向的科创路径两两结合后可以看到,科技创新企业具有的4种截然不同的典型“气质”——先锋派、思想者、匠心者、实干派。
基于“科创力坐标”方法论,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在报告中,评选出100家科创表现卓越、领航中国科技创新的年度科创领袖企业以及50家科创能力快速突破的年度科创新锐企业。
100家中国科创领袖企业代表着中国2022年度科创能力最优秀、科技成果最突出的企业,在技术体量、技术质量、技术影响力和技术全球化上,均发挥着强大的引领性价值。其中,24家企业属于“先锋派”,包括恒瑞医药、华为、商汤科技等;27家属于“思想者”,包括聚和新材、信达生物、兆芯等;25家属于“匠心者”,包括金发科技、浪潮集团、小鹏汽车等;24家属于“实干派”,包括金风科技、美的、盛美等。
在技术体量方面,科创领袖企业平均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约7100件,是中国企业平均水平的750倍;在技术质量方面,科创领袖企业的平均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高达83.2%,是中国企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在技术影响力方面,科创领袖企业平均对所在行业乃至整个科技创新领域产生过7万次的启发(按专利被引次数计),是中国企业平均的近1500倍;在技术全球化方面,科创领袖企业平均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000件,平均布局海外国家数约19个,而中国企业平均则不到1件。
从行业来看,半导体和生命健康两大领域是持续支撑起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在科创领袖企业TOP100所属的行业中,“半导体”位列榜首,占据近1/4的席位,并在科创新锐企业TOP50中占据20%的份额。由此可见,半导体企业既是当下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展现出持久的科创生命力。
与此同时,占据科创新锐企业行业领域榜首的是“生命健康”,不少科创选手正在涌入生命健康赛道,有望在未来释放创新能量,与15家生命健康领域科创领袖企业一起,引领中国科技创新。
此外,从区域来看,中国三大城市群的科创结构各有侧重,京津冀为领袖驱动型,粤港澳由领袖和新锐双轮驱动,而长三角科创新生力量更为耀眼。京津冀城市群中,科创领袖占据总量的30%,科创新锐则仅有16%,两者均主要集中来自北京。长三角城市群中,科创领袖占总量的29%,科创新锐占比高达38%之多,城市群内各省市均衡,江苏、上海分别有8家和7家科创新锐,浙江和安徽也分别有3家和2家。粤港澳城市群中,科创领袖和科创新锐的数量均占全国26%,其中深圳一家独大,分别有17家和10家(约占17%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