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4 特刊-
4特刊
  • ·让“机器人大白”活跃在抗疫前线

日夜奋战的科技“硬汉”:

让“机器人大白”活跃在抗疫前线

  

上海疫情封控期间,一个同样的“身影”同时活跃在很多方舱医院中。它是一个“机器人大白”,有着圆柱形的身体,圆形底座下安置着移动滚轮,椭圆形飞盘形状的脑袋,全身从上到下安装着超干雾化消毒液喷头、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液空气浓度传感器、空气过滤模块等配件。这就是钛米消毒机器人,它能定点喷洒、自主移位、精准监测,为方舱内的患者和工作人员带去了安心与便利。推动“机器人大白”走上“战场”的,是一群科技“硬汉”,他们克服原材料、运输、生产等环节一系列困难,打着“地铺”,吃着盒饭,日夜奋战在一线。IT时报见习记者毛宇
  2022年3月中旬,钛米机器人公司接到了方舱建设任务命令,于是公司组织年轻骨干一头扎了进去,大家白天待在方舱,夜里回到公司,日夜奋战。“但抗疫初期的困难,远比想象的多。”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及高级副总裁夏骐说道。
  首先是要克服生产层面的困难。封城,意味着切断了与外界的大部分往来。钛米公司所生产的消毒机器人,原材料多是由外地供应商直接供货,对于品质要求也比较苛刻,“封城的那一刻,原材料就断了,于是满城寻找替代材料。”
  终于,在夏骐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在上海本地及周边邻近的昆山,找到了可以暂时替代的原材料,加之与合作友商的资源置换,原材料的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
  但还没等大家松口气,第二个问题出现了。
  生产需要人力,但一例确诊病例足以封掉一整个小区。夏骐和同事们不敢回家了,已经回了家的同事则与小区居委、街道反复沟通,开了通行证明,离开家回到公司。“就不回家了,正好小区也不让我回了。”那段时间,夏骐听到太多同事重复了这句话。
  生产线上人手不足20人,为了防止再减员,大家在公司里打起了地铺,带上可以煮热面的电锅,在岗位上坚守了2个多月。
  生产有了保障,但如何把钛米机器人运进方舱,还需要动动脑子。
  当时因为疫情防控,路上有很多卡口,这可让大家犯了难。幸好有了上海市经信委的支持,钛米公司拿到了通行证。这张证,让钛米机器人入驻方舱的速度翻了几倍。
  对于自己进入方舱这件事,夏骐没有犹豫过。公司当时出台政策,鼓励员工进入方舱参与保障工作,夏骐更是以身作则,带头冲在一线。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这样做会带动员工。
  不出所料,公司很多20岁出头的年轻人,甚至在武汉、福建、广州驻地的年轻员工,打着“飞的”前来支援上海,大家“穿上战袍”“扛起战旗”,就跟着他一起进了方舱。
  方舱建设初期,夏骐的主要任务就是和不同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机器的放置、运输、使用等事宜。这些工作展开后,钛米机器人开始在方舱发挥价值。
  条件艰苦,钛米员工就一起打地铺;没有盒饭吃,他们就向别的建设单位购买。“没有怨言,真的!因为我们看到医护人员都在打地铺,他们比我们辛苦,我们怎么能有怨言。”夏骐看在眼里,多是心疼,自己能做的就是将最好的产品尽快带入方舱,为这里的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好服务。
  两个半月,钛米耗尽库存,于是加班加点又生产了200多台,总计700多台钛米机器人,走进了方舱、医院、学校、政府机关……消除了人工作业工作量大、感染风险高等痛点,有效满足公共卫生安全消毒要求,尤其是帮助一线医护人员分担了日常繁重的消毒作业压力。
  夏骐和他的同事们,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上海速度,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如今,上海正在重新恢复活力,钛米也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