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5 特刊-
15特刊
  • ·中国的核心优势中国的核心优势是互联互通是互联互通

元宇宙,

中国的核心优势中国的核心优势是互联互通是互联互通

《元宇宙改变一切》作者马修·鲍尔

  

“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出版的小说《雪崩》中,而元宇宙背后的技术矩阵已经悄然发展了近一个世纪。30年后,元宇宙再度喧嚣。苹果、Facebook、微软、英伟达、百度、腾讯、网易等全球科技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入局者认为,元宇宙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一个可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巨变因子。而不少旁观者认为,这不过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新概念。马修·鲍尔(Matthew Ball)试图解答关于元宇宙的困惑,他从2020年开始以元宇宙为题的系列随笔被誉为元宇宙《九章算术》。2022年,《时代》杂志刊登了他的封面文章《Into The Metaverse:The Next Digital Era Will Change Everything》。作为全球最早、最全面介绍元宇宙的趋势家,马修·鲍尔将其对元宇宙的完整思考注入了《元宇宙改变一切》这本书中,他的思考更贴近商业现实,也影响着扎克伯格等科技大咖,因此他被称为“元宇宙商业之父”。在此次对话中,马修·鲍尔中肯地解答了《IT时报》记者关于元宇宙何时爆发?哪些硬件产品将成为元宇宙时代的“操控中枢”?Meta、微软等科技巨头如何布局元宇宙?以及中国在发展元宇宙上的优势等十问。IT时报记者孙妍
  IT时报:元宇宙的爆发到底何时到来?
  马修·鲍尔:很多人认为,第一款主流AR或VR设备将引领元宇宙的重大飞跃。但我对此表示怀疑。我认为,元宇宙的爆发可能会在2030年到来。
  在考虑任何新技术的发展时,我们都应该分三步思考。第一步是新技术何时可用;第二步是使用该技术的一代人何时长大。比如iPad是在2011年推出,直到最近才实现了第二步,因为从出生就接触iPad的少年长大了。同理,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线创作游戏《Roblox》于2006年推出,直到2018年才真正流行,2020年才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而第三步则是使用该技术的一代人成为企业家。更加乐观地看,元宇宙的爆发可能在未来3~4年内发生。因为伴随着iPad、《Roblox》等3D社交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将开始创建伟大的新公司。而今时今日的元宇宙产品和平台还是由不属于元宇宙时代的人所创建的。
  下一次爆发总是难以预测。因为变革源于创新和进步,而创新和进步突然汇聚在一起,就能实现许多新的功能和行为。元宇宙商业化已经开始。到本世纪末,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毕马威和麦肯锡估计,元宇宙每年将产生2.5万亿至16万亿美元。在未来8年内,元宇宙所创造的市值将占世界GDP的2%~11%,占世界GDP增长的6%~40%,占数字GDP增长的15%~80%。
  IT时报:中国发展元宇宙的优势是什么?5G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会不会成为中国在元宇宙发展中的优势?
  马修·鲍尔:中国的核心优势在于5G、AI、机器语言以及半导体、CPU、GPU制造专业知识和生产能力上,中国多年密集投资于此。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互联互通上有根本性优势。元宇宙的前提的互联互通,即在不同自治系统之间交换数据,这涉及数万亿美元的风险和数十亿美元的建设投资,很多人对互联互通持怀疑态度。因为这需要Meta、微软、苹果、谷歌等公司“不得不”选择自由交换数据和用户,并采用竞争对手的技术或系统。就像互联网得以在全球发展,是因为它本身是为开放交流而设计,只有确立了交换标准后,商业公司才能加入互联网。同理,元宇宙如果想在全球发展,它就不能被某些大型企业所垄断。中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哲学,很有可能会打破短期的、单一公司的数据、平台的界限,建立起国家级的互联互通性。在某种程度上,西方公司将会陷入困境。
  IT时报:什么硬件产品将会成为元宇宙时代的“手机”?什么时候大多数人都买得起?
  马修·鲍尔:大家普遍认为,AR眼镜可能是元宇宙时代的“手机”,但AR眼镜取代手机的时间还远没有到来。AR眼镜要达到数十亿人都可以承受的价位,还需要时间。AR眼镜重量需要小于1/4磅,自带屏幕和电池,还需做得美观,具有扫描周围环境、联网、应对亮度巨大变化等功能,非常困难。话虽如此,但我们不能低估AR眼镜等硬件设备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也很难想象,每个月,数十亿人通过键盘、鼠标、触摸屏在3D世界中遨游。
  IT时报:Meta、微软等科技巨头,在元宇宙的技术和资本投入上,主要集中于哪些方向?
  马修·鲍尔:2022年,可能有超过2000亿美元将投资于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包括大型科技公司、风投和私募。
  Meta宣称将90%的元宇宙支出都用于AR/VR硬件。首先,制造轻便的可穿戴设备需要在光学、电池、半导体等技术研发上投入巨资;其次,为了教育用户,Meta以低于成本100-300美元的价格出售其设备,所以卖一件亏一件;再者,Meta正在投资AR/VR专用操作系统、服务器架构和软件,他们需要在用户研究上投入巨资,因为目前还没有开发者能熟练地为混合现实和可穿戴设备设计界面和软件。这笔支出是惊人的,相应地,它所能获得的经济机会也是惊人的。
  IT时报:哪些公司将成为元宇宙最大的赢家?
  马修·鲍尔:每当一个新计算平台出现时,我们都能观察到一致的结果,所有公司在元宇宙时代的结局都能归为五类。
  第一类公司没法适应新时代而被淘汰。在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是Blockbuster和AOL;第二类公司存活下来却已经被时代遗忘。比如雅虎依然存在,但今天的谷歌比巅峰时期的雅虎价值高25倍;第三类公司适应了新时代并发展壮大。比如Facebook是一家触及数十亿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但是它仍旧不断地自我革新;第四类公司在其核心市场被取代,但在数字经济整体增长中分得一杯羹。微软在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从未如此之小,但其软件和服务器业务比任何时候都大;第五类公司是新进入者,比如TikTok、Snapchat,倒逼前四类企业变革。
  预测谁是赢家,是一个挑战。这些巨头都拥有数亿甚至数十亿的用户、数千名工程师、数十亿美元的利润等。但从长久的经验来看,每个时代的赢家大都是新人。所以,元宇宙时代的赢家也许还未出现。
  IT时报:哪些核心技术,是元宇宙构建的重要元素?
  马修·鲍尔:计算机和数据中心,模拟软件和虚拟平台,AR/VR/混合现实设备和全息影像,此外,网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比以往更快、更可靠、延迟更短的网络,简而言之,更快的网络,更少的GPU需求。虚拟现实是几十种不同技术的捆绑,每一种技术都相互依赖。
  IT时报:目前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马修·鲍尔:我们拥有的技术与想实现的技术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计算能力。我们需要将计算效率提高500倍至1000倍,需要重新思考计算架构,很多人认为这将仰赖于量子计算的发展。
  目前核心技术突破最大的困难是网络基础设施,同时,互联互通也是一大困境,推动标准的建立,难的不是采用何种技术,而是解决人的问题。为了使元宇宙存在,竞对公司必须同意交换信息,并接受非独家的技术,而这些技术可能是由竞争对手所提供。
  IT时报:数字人、Web3.0、区块链等是否会成为元宇宙的前奏?游戏行业是否会最先出现颠覆者?
  马修·鲍尔:元宇宙其实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第一个前奏是20世纪中叶,大型机的出现使得人类能够在数字空间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经拓展到全球同步模拟,从文本到音频,从2D到3D以及AR渲染,数字人、Web3.0就在这条路上。
  游戏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元宇宙的先驱,微软正对动视暴雪进行史上最大规模收购,而动视暴雪则是为元宇宙提供构建模块。游戏公司在实时3D模拟、对抗互联网的局限性和构建我们真正想要生活的虚拟世界方面,拥有最丰富的经验。
  IT时报: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方式会改变吗?
  马修·鲍尔:远距离的互动方式将会改变。从电话到即时消息、视频通话,以后将转变为全息影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混合,3D社交网络将流行,我们都将会进入《Roblox》或《英雄联盟》的世界。我不相信科技会取代拥抱,减少你与好朋友在酒吧喝酒的机会,或者你宁愿在虚拟现实里看体育比赛而不愿意到达体育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远距离社交,也不是所有我们爱的人都能住在附近。至少与视频通话相比,全息技术增加了眼神交流、面部运动。
  IT时报:人类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才能把握住元宇宙的机会?
  马修·鲍尔:元宇宙价值数万亿美元,它将触及地球上每一个人,影响文化、社会、政治和生存。我希望元宇宙有数十亿个创作者,抓住机会最好的方法是先了解它:元宇宙到底是什么?需要什么技术?将如何运作?如何发展?有何风险?这也是我写《元宇宙改变一切》的初心。我希望元宇宙的终极未来不是实现“数字永生”。元宇宙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繁荣的互联网,为世界各地的人带来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