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3 乐活电信-
3乐活电信
  • ·春晚三上热搜的她春晚三上热搜的她为上海舞动三分钟为上海舞动三分钟穿越了百年穿越了百年

春晚三上热搜的她春晚三上热搜的她为上海舞动三分钟为上海舞动三分钟穿越了百年穿越了百年

  

IT时报记者孙妍
  2023年元宵佳节,央视春晚三上热搜的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舞者朱洁静,和上海电信梦幻联动了。
  朱洁静领舞的《碇步桥》被称为春晚“最仙”的节目,她宛若江南水乡温婉灵动的少女。而在上海电信贺岁舞蹈作品《海上云霓》里,朱洁静又有了三个截然不同的新形象。
  在三个朱洁静起舞的背后,是跨越百年的三个大时代:红色电信峥嵘岁月,初心不改,电波永存;改革开放通信跨越式发展,时代蝶变,信息漫舞;三千兆拱卫云上之城,赛博云端,数字畅享。
  在三个大时代背后,又是三首原创曲目,上海电信将五年的创作集于《海上云霓》。
  老百姓的信息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BP机、大哥大,到小灵通、智能机,从铜缆宽带到光纤入户,从KB冲浪到千兆疾驰,从拨号上网到云宽带直连,从磁盘刻录到云端海量存储。
  若以此为题,创作一部3分钟的舞曲,你会如何呈现?需要多久完成?
  上海电信交出的答卷是《海上云霓》,百年浓缩成3分钟,3分钟又花了整整5年。
三首原创曲目穿透三个时代
  “红色电信贯穿全场,雨夜的永不消逝、信息的漫天飞舞、朋克的云端宇宙。”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视频号评论里,一位“知音人”精准地表达了这曲《海上云霓》的内涵。
  朱洁静翩翩起舞,《永不消逝》《城恋》《云上之城》的旋律一一响起,这三首其实都是上海电信的原创曲目,穿透了三个大时代。
  上海是红色通信的起源地,上海电信在建党百年之际创作了音乐“史诗”级的《永不消逝》。“孤岛的狐步,情报的幕布,食指间的乐章,发送着未来的希望”,歌词、曲调、微电影中,都诠释着血色浪漫。主创团队多次研读《IT时报》系列报道《石库门里的红色通信》,女主角颜丹晨口中吹的口琴、跳舞的舞步,帮忙传递情报的卖报童……每个镜头都严谨地复原历史。一经发布,《永不消逝》便成了一首出圈的红歌,被改编,被传唱。
  上海是改革开放排头兵,上海电信在改革开放40周年时推出《城恋》。
  《城恋》改编自李谷一的《乡恋》,融入了上海老歌《玫瑰玫瑰我爱你》、沪语rap和儿时童谣。上海姑娘黄龄一人分饰多角,她独具上海风情的歌喉穿透了改革开放40年,复原了一部最生动的上海通信改革史:70年代电波传情,见字如面;80年代传呼亭子间,电话诉衷肠;90年代谈朋友,大哥大来面孔烫;新时代网络视频表情包,爱在WiFi蔓延时。
  上海正在建设国际数字之都,上海电信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制作了数字城市推广曲《云上之城》。
  沪上老牌独立摇滚乐队羽果登上上海信息大楼,唱响了天台演唱会。在5G、千兆WiFi和千兆光网的“三千兆”加持下,上海市民已不知不觉生活在“云上之城”:出门在电话亭叫车或无人驾驶,看XR演唱会,喝着机器人冲的咖啡。
  百年风华,继往开来,一曲《海上云霓》,舞动的是穿透岁月的光芒。
三度登上春晚的她与电信有不解之缘
  “春晚审美、电信底蕴、有首席姐姐的地方惊艳四座……”在中国电信集团视频号的评论里,观众们最好奇的是,电信怎么与朱洁静梦幻联动了?
  朱洁静三登春晚舞台,兔年春晚更是引爆三次热搜。
  其实,她早已与电信结下不解之缘。2020年,朱洁静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表演的《晨光曲》,正是脱胎于上海歌舞团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巡演400多场,朱洁静技惊四座,在舞台上,她就是兰芬,而兰芬的原型便是李白的妻子裘慧英,李白则是“电台三烈士”之一。
  当她在《海上云霓》里演绎第一段舞蹈“初心不改,电波永存”时,她似乎唤醒了刻在身体里的记忆,当她接过红色围巾时,果敢、坚毅、大爱写在脸上,红色通信峥嵘岁月的一幕幕被唤醒。
  “尽管经历了各种意外,上海电信还是坚持与朱洁静合作。”《海上云霓》总策划赖真道出了背后的考量,《永不消逝》做了一首出圈红歌,《城恋》翻唱了一曲穿越时空的老歌,《云上之城》开了一场天台演唱会,《海上云霓》想要以舞蹈的形式突破创新,贯穿前三首歌曲。要找能演绎电波、信息、数字化时代的蝶变,又与电信渊源颇深的舞者,朱洁静是最佳人选。
  在兔年春晚三上热搜之前,朱洁静就跳了这曲倾城之舞《海上云霓》。这次的坚持,让人联想到,上海姑娘黄龄在凭借《乘风破浪的姐姐》出圈之前,为上海电信唱了那首《城恋》。
史上最难创作5年浓缩成3分钟
  “大片既视感”,在国资小新视频号的评论里,观众们惊讶于电信一改既往的形象,以时尚年轻、科技创新的新形象示人。
  可曾想,这部大制作在一个半月内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变化,横跨2022年底防疫政策优化、2023年春节和元宵节,在各种不确定交织中,完成了“史上最难创作”。“全程异地拍摄又遇到春节,这真的是最难的一次拍摄,心理压力巨大。”《海上云霓》刚发布,总策划赵亮就病倒了。
  疫情政策优化后,主创团队、摄制团队、伴舞团,甚至主角朱洁静几乎都“阳”了,制作进程一度被按下了暂停键。
  而更大的不确定是,朱洁静接到了前往北京排练春晚的通知,拍摄时间悬而未决,原来精心筹备的伴舞团核心成员在阳康后陆续返乡。
  主创团队火速替换新的伴舞人员,1月12日,一行20人从上海奔赴北京,在北京花短短两天,临时组建起50人的大团队。制片史东阳回忆道,在北京的两天里,核心创作团队只睡了几个小时。
  此时距离元宵节发布《海上云霓》的最后节点只剩半个月,朱洁静只能在完成春晚排练之余参与此次拍摄,拍摄时间被压缩到一天,刨除服装、化妆、道具等准备工作,真正拍摄时间更被压缩到四五个小时的极限挑战。
  1月13日凌晨的拍摄现场,一群刚刚阳康的人正在通宵达旦地搭建场地。视频里,朱洁静随音乐翩翩起舞,其背后雨雪交加、光波流转,为了实现逼真的特效,摄制团队在现场搭起了长15米、高4米的LED炫彩大屏,仅播放的特效视频就准备了30个版本。
  担任此次编舞的是国家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唐诗逸的编舞指导高岩,为了让朱洁静能够尽早熟悉舞蹈动作,高岩自行找场地,提前录下编舞视频。由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张欢、陈干、蔡秉汝独立音乐人团队改编的两个版本的音乐已经准备就绪。
  “红,是光,是热,是革新和希望。是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数字之都的云霓。”这段开篇语中,解释了贯穿始终的巧思——红。
  第一段的红围巾,第二段的红色大裙摆,第三段的红色AR眼镜,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比如从红裙幻化到中国电信5G标志的红色“G”字,转场高级感满满,这些都是在拍摄和后期剪辑中“碰撞”出来的。
  《海上云霓》这四字片名的深意,也随之解开。霓,是虹,是漂浮轻柔的舞衣,是城市与云端之间的桥梁。
  “所有创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所有创意都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看懂作品。”上海电信主创团队回忆起,两年前,谢晖等音乐团队成员为了创作《永不消逝》歌曲而“闭关”多日;《永不消逝》MV中,为了验证主角跳交谊舞这个动作是否符合史实,查阅了几乎所有革命先烈的传记;2018年,上海电信创作了第一首歌曲《城恋》,改编自李谷一的《乡恋》,用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的创意,正是翻遍了改革开放之初的歌曲资料得来的。
  “《永不消逝》《城恋》《云上之城》这三首歌,分别致敬的是上海信息通信业的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海上云霓》的音乐贯穿了这三首歌曲,其中寄托着历史的自豪、开创的自信和未来的飞跃。”作为4部视频的总策划,赖真道出了其中的深意。
  5年,4个视频,浓缩成3分钟的舞曲,贯通始终的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变迁,通信业这部历史的进程。
  一首霓裳羽衣曲,一朝魔都上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