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信心、勇气、毅力三者具备的时候,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你做不到的。”这是自行车运动电影《破风》的经典台词。在生活中,同样也有这样一群骑行爱好者,一人一车用热爱与风竞速,用双脚与车轮丈量大地,用身心去体会骑行的乐趣……当然,也需要用手机来打卡记录。尽管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都相继在App上推出骑行运动功能,但依旧偏向导航指示,相比专业的骑行App来说,不足以满足骑行爱好者社交、记录、学习等需求。下面这几款App和公众号或许更加符合骑行者的需要,让骑行者越来越会骑行。IT时报记者■沈毅斌 图东方IC
行者骑行:一本全国各地的骑行路书
人来人往的繁华市区,哪里才有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尽情“飞驰”的自行车路线?跨省长途骑行,又该向何处行驶?
路线永远是骑行爱好者出行前的首要考虑,与其费尽千辛万苦对着地图设计出合理路线,不如使用行者骑行App,成百上千条骑行路线尽情筛选。
在行者骑行的加载界面上,公路美景图配上“虽千万里,吾往矣”文字,一边骑行一边欣赏美景的感觉立刻袭来。
与其他App不同的是,行者骑行将“我的”作为首页,登录后就能十分醒目地看到骑行里程、本地排名与运动时间。骑行时,只需要点击页面下方蓝色的“运动”按钮,就能记录数据。“发现”界面是行者骑行的社交功能,其中,不仅能看到其他用户发布的骑行动态,还能添加好友,相约骑行。若是觉得一条条查看过于麻烦,也可以选择最上方的“约伴”,行者骑行会根据附近情况来推荐骑行团队,并标注出团队人数、骑行时间、骑行里程和骑行难度。用户可以选择“立刻加入”,也可以通过预留电话,与队长联系后再做定夺。
要说行者骑行最大的特色,就是“收集骑行路线制成路书”。进入“路书”界面后,如果想进行强度训练,可以选择爬坡路线;想进行速度训练,可以选择直线赛道路线;希望看到美景,川藏骑行路线也应有尽有;甚至城市内骑行,也都有详细路线规划。
以上海为例,在搜索栏中输入“上海”,有绕公园、环市区、沿滨江、跨城市多种路线供用户选择,最具吸引力的路线要数在上海市内“画”出“中国地图”。路线显示,从黄兴公园出发,北至高逸路,西至金运路,南到龙耀路,东达浦东滨江,最后再返回黄兴公园,共104.7公里。用户在查看路书的时候可以使用3D技术,演示骑行过程的同时,上坡路段还进行标黄,提醒用户。
路书下方的评论也值得关注,有许多骑行过该路线的用户会分享经验,比如何处需要推行,哪段需要注意道路坑洼等。此外,还可以在评论区找到共同骑行的好友。
黑鸟单车:领黑豆买装备
与行者骑行相似的是,黑鸟单车同样也有骑行记录、参加车队等功能。不同的是,启动骑行后,黑鸟单车有“黑鸟频道”功能,点击右上角的“地图”标识,输入与队友建立的六位黑鸟频道号,就可以上报自己的位置,同时互相查看队友位置,长途骑行也不用担心掉队。值得一提的是,黑鸟单车拥有长途省电模式,骑行过程中可以关闭数据网络,待骑行结束后,在有Wi-Fi的环境下,数据记录会自动上传。
想要加入骑行队伍,装备怎么少得了。对于新人来说,在淘宝上逐一寻找购买会眼花缭乱,而在黑鸟单车上挑选,不仅有统一清晰的分类,还能通过骑行赚取黑豆,抵扣现金。
进入黑鸟单车首页中的“黑豆商城”,从服饰到补给用品,从单车配件到保养装备,都在顶部有序地分类出来。向下浏览,几乎每一件商品都有一行标红的黑豆抵扣金额。所谓的“黑豆”,可以理解为黑鸟单车专门为骑行者提供的优惠折扣。
那么,黑豆怎么获得呢?在“骑行”界面,一个红色的记录非常醒目,它就是每次骑行的得分。为了鼓励用户坚持运动,保持健康,黑豆的数量会与得分挂钩,用户获得黑豆后,在黑豆商城购买商品时,可以直接获得两元到两百元不等的抵扣。
黑鸟单车中除了有“淘宝”,还有“闲鱼”。
进入首页的“二手”界面,可以找到众多用户发布的二手自行车、装备、零件等,尽管照片不够精美,但都是实拍。想要购买的用户可以通过留言、加微信号等方式联系卖家,或直接通过平台购买。
公众号
骑行:骑行中的百科全书
在微信中,以“骑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出现许多各式各样的公众号,但与骑行运动同名同姓的公众号仅此一个。它的存在,就像一本知识齐全的百科全书,除了教会骑行者正确的骑行动作、呼吸方式等细节外,更重要的是教会骑行者如何在骑行过程中保护自己。
打开骑行公众号,每天6—8篇的推文称得上是公众号中的“劳模”,骑行技巧、爱车保养、骑行知识、骑行故事、好物推荐等内容基本都会涵盖,覆盖了骑行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地说,用户可以在公众号里找到关于骑行的所有小知识。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推文标题。以最近一篇《骑行,你行不行?》为例,这样略带挑衅意味的疑问句,最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点开阅读后才知道,这是一篇关于骑行健康的文章。文章采用分段式结构加上蓝色加粗的小标题,没有花里胡哨的排版和边框,让读者一目了然骑行中最容易受伤的身体部位,同时利用小贴士来告诉读者改进方法,这也是骑行公众号推文最常使用的格式。
到了爱车保养和好物推荐文章,图片就成为“主角”。尤其是爱车保养,为了能让新手学会保养自己的爱车,作者常常用实拍照片向读者展示保养步骤。例如自行车链条保养,文章先用文字介绍了链条何时需要保养,同时将保养需要的工具也一并罗列,保养过程则采用一行文字说明配一张实拍图进行步骤演示。
骑行圈:分类更细内容更多
骑行圈公众号的简介是这样表示的:每天奉送骑行路线攻略,山地车、公路车骑行技术,买车用车经验、骑行安全健康以及跟自行车相关的有价值的内容。
无论是名字、头像,还是内容,骑行圈公众号与骑行公众号,都像极了“俩兄弟”。但相比骑行公众号,骑行圈公众号凭借更加完备的内容分类可以当“哥哥”。
骑行圈公众号由历史消息、骑行宝典、参加活动三大板块组成,其中,“骑行宝典”是公众号的重中之重。而“骑行宝典”又细分为买车用车、路线攻略、经验技术、骑行健康和活动报名五大内容。以“骑行健康”为例,点击进入后,用户可以根据骑行需求,按照运动医学、户外安全、健身增肌筛选推文,更有针对性地了解骑行。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也是骑行圈公众号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但视频内容不是枯燥的骑行教学,而是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拍下的沿途美景。在美景的激励下,一种骑行去远方的心情会涌上心头。Tips:
高德地图里的骑行路线
在高德地图中,骑行爱好者可以打开“高德指南”,在用户推荐标签中找到所在城市收录的骑行路线图,点击选择后就可以实现一键导航。打开“高德指南”,周边游、美食、达人热评……仿佛打开了一本用户的手账本,黄浦滨江骑行路线就藏在“周边游”下方的“热门路线”小标中。其中,上海自驾游路线、上海摩托车打卡点、周边跑步地图以及自行车骑行路线都能被找到。以黄浦滨江骑行线路为例,进入后不仅会展现整条线路的地图,其中出现的主要地点也会用星号标记,便于骑行者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