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4 新闻产业-
4新闻产业
  • ·科技创新成我国游戏产业下一步发展重要引擎
  • ·我国游戏行业强劲反弹 亚运会催热电竞市场

ChinaJoy 2023开幕

科技创新成我国游戏产业下一步发展重要引擎

中国游戏企业60%应用人工智能、40%采用云游戏技术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

  

IT时报记者王昕
  7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在上海正式开展。7月27日,在开幕致辞中,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表示,数字内容产业是数字时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迫切需要数字内容产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作为。
数字内容产品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杨芳表示,数字内容产品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觉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融入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数字内容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各方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数字内容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杨芳强调,游戏行业要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审查把关、强化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消除风险隐患、弥补漏洞不足,坚决维护内容安全,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始终不碰红线、不越底线。
  同时,杨芳表示,数字内容产业是文化内容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一直是高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孵化器”和“试验场”。我国游戏产业要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做好前瞻布局、加大研发投入,着力实现人工智能、游戏引擎、虚拟现实等技术突破,夯实产业发展根基。要注重高新技术应用转化,让技术更好赋能创作生产,努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
  近年来,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不断成长壮大,逐渐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杨芳说,我国游戏行业要发挥数字内容产品天然落地、直抵人心的优势特长,潜移默化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润物无声地传播中华文化,帮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游戏技术发展面临“六大挑战”
  7月27日,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表示,今年上半年,游戏产业开始步入承压后的回升期,新品发行数量稳定增长,企业出海步伐更加坚定,游戏文化价值越发凸显,游戏领域的科技创新表现尤为抢眼。
  同时,孙寿山强调,在主管部门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行业口碑持续向好,数据显示,超过80%的家长认可现阶段防沉迷工作成效。
  孙寿山说,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工作,也是游戏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科技创新是游戏产品开发、市场模式演变、企业管理提效的催化剂,推动了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迭代升级。更进一步地说,游戏正从科技的应用者向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新兴技术的创造者转变,科技创新影响力正辐射各传统领域,为实体产业注入活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身力量。
  今年3月,游戏工委开展了游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调研工作。调研发现,近90%的企业聚焦游戏引擎和游戏图形渲染技术应用。同时,AI技术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应用前景,超60%的企业应用了游戏AI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云游戏技术处于领先水平。数据显示,国内近40%的游戏企业已采用云游戏技术。云游戏技术在帮助游戏公司拓宽应用场景、增加互动形式、提升用户体验、布局海外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内5G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游戏企业在云游戏领域积累的优势逐渐明显,正在成为游戏出海的新突破点。
  孙寿山表示,虽然我国游戏企业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我国游戏技术发展依然面临六方面问题。
  一是核心技术“卡脖子”现象严重,我国游戏企业应用的核心技术大多源自国外,尤其是游戏引擎技术,数据显示近2/3的企业采用国外游戏引擎进行产品开发;二是自研、创新能力基础薄弱,特别是在开发工具、硬件设施层面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三是高水平、高素质研发人才短缺,存在顶尖人才“育不出、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四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成效不高;五是投入产出比难以预期,研发动力不足,技术研发和创新存在成本高、周期长、产出不确定的特点,而游戏公司特别是中小型游戏企业,面临的经营和生存压力较大,试错成本较高;六是交流渠道、平台亟待搭建,目前游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进入“深水位”,技术创新的难度增大。国际上已有“游戏开发者大会”等专业活动为全球游戏企业搭建了分享科技创新经验的平台,国内游戏行业也亟须搭建自己的技术交流平台。“ChinaJoy与数字内容产业一起走过了快速发展的黄金二十年。”孙寿山说,中国的游戏产业一定能够在创新的浪潮中取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