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9 时报独家-
9时报独家
  • ·一个“大脑”一群铁军日行45000步丈量亚运村
  • ·英特尔:解锁网络与边缘的无限潜能

一个“大脑”一群铁军日行45000步丈量亚运村

AR巡检上阵,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上接08版
  跳跃、挥拍、转身,羽毛球运动员每个精彩瞬间都能被定格、360度回放,生成子弹时间特效。如果这些子弹时间插播到亚运会直播的精彩花絮中的话,观众们能看到更多比赛细节,甚至在App上分解、放大一个瞬间动作,还能帮助裁判更公正、精准地判罚。
  子弹时间看台后方,一位技术人员正在操控着后台,十几台摄像机捕捉这些精彩瞬间,并在5至10秒内生成一颗子弹时间精彩回放。而4K以上高清影像的实时处理极其考验网络和算力,因为要在云端实时拼接、切片、渲染,没有万兆宽带和云网融合能力的支持是实现不了的,引入5.5G后,这些设备甚至能实现随时转场。
  在今年5月30日举办的全国击剑冠军赛分站赛(第二站)中,子弹时间等5.5G沉浸式观赛应用已经亮相。
  坐在看台上,记者戴上VR眼镜,眼前是挥汗如雨的羽毛球运动员,抬头可见体育馆天花板耀眼的灯光,低头可见看台上前排的座席,耳旁仿佛响起裁判的哨声和观众的欢呼声。只要在家头戴VR眼镜,即便是首登亚运会、一票难求的电竞赛事,你都可以亲临现场摇旗呐喊,甚至跳到赛场中央,站在运动员跟前观赛,不错过任何一个突破、防守的激战瞬间。
  步入网球中心“小莲花”时,记者看到一圈配备全景玻璃窗的VIP房间,也是一票难求。有了双千兆和5.5G的加持,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拥有VIP观赛体验,甚至360度自由观赛,比如远程观看排球比赛时,观众可以任意从四个视角中选择一个,裁判员视角可以看到进攻和防守的瞬间,球网侧视角可以看到近在眼前的拦网瞬间。
5G新通话、裸眼3D全民拥有运动员同款
  车行至亚运村,运动员餐厅、电动车接驳站、健身中心、商业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
  穿过商业中心和健身房,记者进入了一座“小黑屋”,里面却别有洞天,穿越热带雨林,来到一座孤岛上,抬头只见海鸥盘旋,更奇妙的是,手按遥控前进时,仿佛置身真实的三维世界般,树叶迎面飘过,引得你不由自主地侧身。这是浙江电信建造的沉浸式裸眼3D体验厅,运动员也可以在比赛之余舒缓紧张情绪。
  普通老百姓也能拥有运动员同款,在中国电信杭州亚运会通信保障指挥中心,记者见到了全球第一款裸眼3D平板,一条2D视频可以一键转换为3D视频。
  不懂外语如何与外国运动员交流?线下交流可以用翻译机,那线上视频或电话呢?浙江电信正在测试5G新通话,视频通话时,你讲中文,对方讲英文,云端AI实时翻译结果会显示在屏幕上,不再有实时语言沟通障碍,这一服务将在亚运会期间上线,届时将支持中文与英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实时翻译。
  该功能全面上线后,普通老百姓也能拥有运动员和亚运志愿者们的同款。5G新通话还能打破次元壁,拨打语音电话时,你的数字人、音视频、图片等信息流都可同步传送给对方。
Part3
  87个场馆,分布在浙江6个地市,中国电信将如何统筹这盘棋?
  来到中国电信杭州亚运会通信保障中心,一块数字大屏还原了“大莲花”“小莲花”等主要场馆的3D模型,各场馆的网络保障数据实时跳动着。
  这一“天目”通信保障系统,正是电信亚运会通信保障的“中枢大脑”。网络、场馆、客户、资源等一目了然,使得指挥中心能在最快时间发现“一云六网”的问题。“一云”为天翼云,“六网”是指城市侧的无线网、千兆光网,以及赛事的四张专网AGIS专网、互联网WIFI专网、广播电视专网及视频会议系统。
  同时,指挥人员像是驾驶AI驾驶舱,让AI自动巡检海量的网元并处理汇报数据。
他们在亚运村日行45000步AR和无人机“战队”来减负
  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入住后,亚运村将接待1万多名运动员、5000多名媒体记者等,加上随队人员、技术人员等,总规模将超过3万人。
  亚运村占地1.13平方公里,8000多个房间WiFi要全部上线,预计将有33000多个通信设备需要运维,对中国电信来说,这是一场起点高、范围广、时间长的通信保障战。“网络一旦出现故障,我们要在15分钟内恢复。”杭州电信亚运村保障组一位负责人说道。
  谁每天走45000步?“电动车没法用,自行车没法骑,我们有200多位重要保障人员,很多人最近每天都要走45000多步。”杭州电信一位重大保障工作人员讲道。
  重保人员步履匆匆,“黑科技”也在激情奋战。
  在电信亚运通信专用机房,一位巡检人员头戴AR眼镜,手指对着空中一捏一点,就能分解机柜的模型,深入检查故障出在哪。现场解决不了的疑难故障,将由AR眼镜传回画面,由后方的专家实时指导和解决问题。
  仅在亚运村内,中国电信便建设了不下8个机房,AR巡检的出现,大大降低人工巡检工作量、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除了5G+AR加入机房巡检外,无人机“战队”也加入了主要光缆干线巡检中,为各条线保障人员减负。
空地一体“无死角”通感网络、RedCap齐上阵
  烈日当空,三辆大小中型应急通信车停在“大莲花”和“小莲花”中间的空地上,中国电信应急通信人员正在进行一场应急通信演练,把出现在抢险救灾场景里的“黑科技”搬到了亚运会场馆。
  一架搭载着4G和5G基站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当周边2至4平方公里移动网络信号中断时,无人机基站可滞空100米,10分钟内接通移动网络,接上一根复合系留缆,就能提供超24小时的供电和数据传输;通信保障人员穿上单兵外骨骼机器人,可以轻松地背起100多斤的“背包站”,进入需要应急开通信号的区域,有了中国电信独家运营的天通一号卫星通信业务,到达保障现场仅仅几分钟,就能通过高通量卫星实现网络覆盖。
  亚运会正式开幕后,中国电信四五十辆应急通信车将开往现场,严阵以待。
  除了空地一体的应急通信以外,空地一体的智能安防网也已建成。
  在空中,中国电信利用业界首个利用单AAU通感算控一体化技术,筑起了一道“电子围栏”,一旦有无人机进入场馆上空等禁飞区域,就会触发告警。
  在地面,中国电信祭出RedCap摄像头。RedCap是一种轻量化5.5G应用,在继承大容量、低时延等优势的同时,又兼具低成本、易连接等特性,迅速成为物联网的宠儿。RedCap摄像头只要插上电就能拍摄4K视频,其模组价格比传统5G模组便宜数百元。
  安全是重中之重,经验老到的应急通信铁军和“黑科技”双备份,形成空地一体无死角的一张安全网。“没有最快,只有更快!”0.01秒、0.1秒、1秒……体育盛会上,是人类运动员在挑战纪录。4G、5G、5.5G……技术盛会背后,是通信铁军在突破技术极限。
  3500多位通信大军相继加入,多的是酷暑下日行45000步的通信保障人员,多的是24小时监控中枢大脑的指挥人员,多的是夜以继日调试5G甚至5.5G智能应用的技术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