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因此,他认为虽然AI大模型是社会创新的潜力方向,但未必适合所有企业入局。而企业应该尝试跳脱出大模型,去发现新的机会和商业价值,“‘对抗AI’才是新入局创业者应该关注的方向,例如识别AI生成的工具、区分不同厂家大模型生成品的软件等。若能精准辨别,大模型生成品的版权归属也将更容易区分。”
版权风险仍需警惕
今年3月文心一言开放邀请测试时,《IT时报》记者在《百度文心一言潜藏风险,AI视频素材来源不明,创作者或陷版权风暴》报道中提出,AI图文转视频功能可能存在版权风险的担忧。随着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大模型正式开放,版权纠纷、生成物归谁、是否可以商用等问题将直接摆在亿万用户的面前。
根据讯飞星火、文心一言、豆包的《用户协议》。讯飞星火《用户体验规则》第二条2.2明确规定,您仅可以非商业的、个人研究学习的方式使用本平台及其程序、软件、信息、数据、开发文档及相关的元素、组件等内容。未经我们书面同意,您无权复制、传播、转让、出售、出租、出借、许可、提供他人使用或以任何商业化方式使用本服务生成的内容(输出内容)。4.2规定,您理解并且同意,除非有相反证明,您使用本平台服务上传、发布或传输内容即代表了您不可撤销地授予科大讯飞及关联方非排他的、无地域限制的、永久的、免费的许可使用(包括存储、使用、复制、修订、编辑、发布、展示、翻译、分发上述内容或制作派生作品等商业或非商业使用)及可再许可第三方使用的权利,以及可以自身名义对第三方侵权行为取证及提起诉讼的权利。
据此协议可以理解为,在讯飞星火上生成的作品,即便由用户主导生成,未经讯飞同意也不能商用,用户没有生成作品的著作权;但用户在讯飞星火上传输的文本、图片等无论商用或非商用,都可以被免费授权供平台使用。
文心一言《用户协议》第五条、豆包《用户协议》第八条也有类似规定。
针对大模型生成作品的版权归属问题,《IT时报》询问了部分大模型公司,均未得到回复。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刘松慧表示,著作权归大模型企业,还是用户,往往在使用过程中有着较大分歧,需要具体分析。但她更倾向于归使用者所有,原因是使用者与大模型最直接接触,生成物也是在使用者的反复对话和训练下产生,会直接体现使用者的思想。
对于大模型生成物是否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刘松慧的观点是,主要取决于生成物是否具有独创性和人类智力成果。首先就独创性而言,如果只是单纯让大模型写一首诗或策划一份旅游方案,不符合上述要求,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创作者提供了充分的内容大纲或图片模板,对于大模型反馈的文本进行反复调整与润色,让AI生成物体现出创作者的个性化选择、判断、安排和技巧等,这样就可能具备作品的独创性要求,可以受到相关法律保护。
一位互联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生成式AI的作品版权问题业内尚无定论,大模型公司和平台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常常会出台较为严苛的用户版权协议,首先保护自家平台的合法合规性,“对用户来说,暂时可能不是很友好,但随着法律解释的完善,相信未来用户将能够通过生成式AI获得属于自己的版权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