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 -V12 数字上海-
12数字上海
  • ·无标题

无标题

  

大模型助攻教学AI赋能课堂参评项目 iClass智慧课堂平台、精准督导系统、教学GPT大模型
参评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被动听课,而是通过手机随时参与到课堂中。在iClass智慧课堂平台上,他们可以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甚至可以通过弹幕形式,对老师的讲解通过智能合成语音方式实时反馈。这样的互动模式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从教师端点名、发布作业、答题情况,到学生端课堂签到、互动,甚至还设有问题抢答等趣味功能,iClass智慧课堂为师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则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接收来自助教机器人的课程资料、作业提醒、作业批改等信息,课后通过平台复习和拓展学习。
  在课后,iClassGPT大模型为学生们提供在线教学支持。iClassGPT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无论是教材知识还是前沿理论,只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它都能给出满意的解答。iClass GPT适用于教学场景中的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例如生成教学资料、辅助教学、智能答疑等方面。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辅助督导可以帮助学校更加客观地评估教学质量。精准督导系统提供的线上督学平台,对学生出席率、前三排入座率、老师板书次数、板书时长进行自动识别,既减少督导人员的工作量,又提供客观数据进行分析打分。此外,还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系统将考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输出对应图表,方便管理人员直观了解校园课程质量变化和趋势,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这套系统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国中带领团队自2013年开始研发,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新疆科技学院等多所高校广泛应用,用于多个专业多门次的课堂教学中,为老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手段。此外,精准督导系统也已经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新疆科技学院全面运行,覆盖两校大部分教室,合计服务课程万门次以上,完成上千次线上听课与督导任务,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改革、教学评估等工作赋能。 (贾天荣)
把居委工作装进一朵“云”里
参评项目 上海社区云
参评者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临汾路街道
  以往居民开具居住证明,需要携带身份证或租房合同等相关材料前往居委会核实后办理。这样的流程,不仅居民疲于奔波,也占用了居民区工作人员的时间。
  “上海社区云”小程序以“1+2+X”模式,“1”是指全市统一的社区主题数据库;“2”是社区治理、居社互动双应用平台;“X”是开放性的智能化应用集群,进一步赋能社区治理,让基层工作人员从“表哥”“表姐”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走访群众、服务群众。
  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将近半夜11点,家住临汾路街道江杨南路的田先生因为工作需要,通过“社区云”仅用10秒钟就开具好了居住证明。和源名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华娟介绍,临汾路街道依托社区云平台创新上线了30秒“一键开证明”功能,只需居住信息正确,居民随时能在线一键获取居住证明,大大方便了居民群众。
  居民区工作人员通过后台管理可以在“社区云”小程序上发布社区公告、活动信息等,居民就能在手机上及时知晓社区动态,高效便捷。比如,近期寒潮来临,12月15日,临汾路街道召开社区防寒防火安全会议,居民在手机上就收到了居委会发布的防寒降温通知。此外,居委会还通过发布社区问卷,常态化收集居民需求和意见,及时回应居民期盼。
  同时,PC端上最近上线的“报表工具”功能实现了“数据回家”机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标签查询,查看市级、区级、街道下发的权威数据,如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特困人员等,切实为社区赋能,也让基层社区服务更加精准、精细。
  “楼长上报”也是临汾路街道通过“社区云”首创的应用,楼组长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可以通过“社区云”及时反馈楼道居民的需求以及楼组存在的问题,助力基层工作人员“四百”走访更加精准,确保及时回应群众急难愁盼。 (沈毅斌)
政务热线接通更快、答得更准
参评项目“星辰” 政务热线大模型
参评者 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被许多业界人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年”,大模型迅速成为科技产业新赛道。这一刻,电信运营商也跨入大模型领域,发挥自身具有庞大的数据集、强大的算网能力等方面优势,推动自身服务迭代升级,更好赋能千行百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星辰”政务热线大模型是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大量客户实践,专门为政务公共服务领域场景打造的自研垂直领域大模型,拥有百亿参数,支持国产算力私有化部署。产品聚焦政务热线“服务市民、辅助政府、数字转型”的业务发展需要,提供政务热线客服领域大语言模型场景化应用。
  目前,“星辰”政务热线大模型已经投入实际应用,深度嵌入政务热线生产和运营流程,优化服务体验,提升工作效能,取得明显成效。
  “星辰”政务热线大模型着重解决热线接通率、座席工单处理效率、派单准确性、数据报告及时性等问题,最终提升市民满意度。比如“智能问答”,能自动识别市民意图,形成问题答案,提升话务员回复市民问题的效率,进一步提升政务热线接通率;“智能工单”实现AI自动填单+智能转派,让工单填写能效从分钟级提升至秒级,使得及时率和派单准确率进一步提升;“智能分析”能高效助力报告编写,使得报告编写从按周提升到按天,为决策研判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支持;“智能培训”让大模型自动学习培训资料,快速生成考试题目及试卷。 (钱立富)
AI大模型智绘气象“迷踪步”
参评项目 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风乌”
参评者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2023年8月7日,台风“卡努”再度冲上热搜第一,自生成开始,其路径如同“凌空微步”,琢磨不透。在人们“台风到底还来不来”的疑惑中,一个“智慧大脑”正密切留意“卡努”动向,并在“卡努”每次转弯前预测出可能路径。
  它便是“风乌”,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及上海中心气象台研发的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
  “风乌”取名自秦汉时期的“相风铜乌”,世界上最早的测风设备。从古代的相风乌和铜凤凰,到后来的风速计、风向标,但最终的预测结论通常依赖于人工经验,直至计算机和大模型的出现。
  气象预测是最早应用计算机的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同时气象数据亦是数据最多的领域之一。位势、湿度、纬向风速、经向风速、温度以及地表等大气变量这些多模态信息,如果放在一起计算,所需算力惊人。“风乌”将多个大气变量间的相互影响看作多任务学习问题,采用多模态神经网络和多任务自动均衡权重,解决多种大气变量表征和相互影响的问题。通过不断学习调整,“风乌”自动学习每个大气变量的重要性,使得多个大气变量之间能够更好地协同优化,不断提升大模型的精准度。
  “风乌”提供了一个强大有效的全球中期天气预报AI框架,在预报精度方面,相比DeepMind的GraphCast,“风乌”的10天预报误差降低10.87%,而相比传统的物理模型,误差降低19.4%。
  基于多模态和多任务深度学习方法构建,“风乌”首次实现了在高分辨率上对核心大气变量进行超过10天的有效预报。此前,全球范围内最好的物理模型HRES有效预报时长最大为8.5天。
  2023年7月以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国家气象中心、上海市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合作,完成了“风乌”模型实验实时运行部署工作,并针对今年“卡努”“海葵”“苏拉”等多个台风开展对比试验评估,其中,“风乌”显示出较强的业务应用潜力,为台风预报预警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现有物理模型往往运行在超级计算机上,而“风乌”AI大模型仅需单GPU便可运行,仅需30秒即可生成未来10天全球高精度预报结果,气象大模型的预测效率大大提升。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告诉《IT时报》记者,如今AIfor Earth团队还将把人工智能应用到更广泛的气象、环境、天文、地质等地球科学问题研究中,助力“碳中和”、防灾减灾、能源安全等重大需求。
  (郝俊慧)